|
布什上台之初的中东政策
<br>1989年布什政府上台之初,世界局势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苏联实施的政治、经济改革遇到严重的困难,使它的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已经明显地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倾斜。在中东,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伊朗亲美政权巴列维国王的****,使美国在中东的势力受到重创。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注:阿富汗属于中亚地区),以及1982年美国干涉黎巴嫩战争的失败,都削弱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但是,在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中,美国通过支持伊拉克削弱反美的伊朗的影响,取得了它预期的效果。在80年代后期,美国支持阿富汗的穆斯林游击队,迫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87年美国海军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以及1988年美国恢复与巴解组织的对话,这一系列活动又使美国渐渐地恢复了它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力。\r<br>在此背景下,为了维护美国的石油利益和在中东的影响力,布什政府执政之初尽量与伊拉克保持良好关系。除了反对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外,美国并不阻止伊拉克扩充军备,力图使其成为牵制反美的伊朗和叙利亚的力量,以达到维护中东地区的均势,保障美国在波斯湾的石油利益的目的。\r<br>布什总统1989年10月2日签署的总统国家安全指令第26号指出:“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正常关系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并能促进海湾和中东地区的稳定。美国政府应该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和政治的刺激,使之行为更加温和,并加强我们对伊拉克的影响。”1 尽管26号指令也指出,如果伊拉克重新使用生化武器或是侵犯人权或是介入别国事务,对中东和平进程采取不合作的态度,那么美伊关系将遭到破坏,但是总的来讲,这个指令强调了美国与伊拉克合作的必要性。\r<br> 尽管伊拉克在1990年春对周边的石油富国进行威胁和敲诈,但是直到1990年5月,国务院负责近东与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凯利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发言时,仍然反对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当时国务院反对制裁伊拉克的政策考虑主要是担心制裁会损害和平进程;使苏联势力卷土重来;影响美国的能源供应(美国一天消耗675000桶石油,其中进口石油的8%来自伊拉克);损害美国对伊的食品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从而使其他大国有机可乘等。2
<br> 基于上述政策考虑,甚至在萨达姆1990年4月2日发表讲话,威胁要用化学武器毁灭美国盟友以色列的情况下,布什也没有作出强烈的反应。10天之后,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罗伯特?多尔率领另外4名参议员正式访问伊拉克。在与萨达姆会见时,他们虽然警告萨达姆不要发展生化武器,但同时向萨达姆保证,布什政府将与伊拉克建立更为良好的关系。3
<br> 总之,在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前,虽然萨达姆坚持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屡次表现出称霸海湾的野心,美伊关系因此时有摩擦,但是美国基本上坚持了总统国家安全第26号指令确定的对伊方针,一直没有对伊拉克采取强硬政策,而是尽量安抚萨达姆,促使其按照美国的意图成为平衡地区均势的重要砝码。\r<br>上台之初,在重新恢复海湾温和国家对美国信任的基础上,布什政府还积极改善美国与阿拉伯各国的关系,保持美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美国积极在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居民中寻找温和的派别替代巴解组织,支持以色列工党“以土地换和平”的政策,推动和平进程按照戴维营协议框架实施,排挤苏联参与阿以和谈,竭力保持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主导权。\r<br>
<br>2、海湾危机的爆发以及美国的政策\r<br>(1)海湾危机的爆发
<br> 伊、科争议由来已久,其核心是边界和债务问题。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势力的坐大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伊、科争端的根本原因。\r<br> 自科威特1961年独立以来,伊、科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伊拉克始终认为科威特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在两伊战争中,科威特支持伊拉克,边界问题暂告平息。但是两伊战争结束后不久,边界争端又起。\r<br> 伊、科间的债务争端则主要起因于伊拉克称霸海湾的野心与其经济严重困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两伊战争中,美国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使战后伊拉克的实力大增,成为首屈一指的地区军事大国,萨达姆称霸海湾的野心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两伊战争后,伊拉克经济面临严重困难,阻碍了萨达姆实现称霸的目标。因此,萨达姆企图把经济危机转嫁到科威特等石油富国身上,从而摆脱经济困难,实现其称霸海湾的目标。\r<br> 1990年春,萨达姆在不同场合不断威胁阿拉伯石油富国,要求他们补偿其在两伊战争中付出的代价。在1990年5月举行的阿盟首脑会议上,萨达姆指控科威特等国向世界石油市场倾销石油,使油价下跌,造成了伊拉克的经济困难。另外,伊拉克还提出,科威特应该免除它为两伊战争所欠的债务。\r<br> 尽管萨达姆自视实力雄厚,但他不能不顾及美国的态度。萨达姆十分清楚美国在中东的根本利益是控制石油资源,所以,他向布什保证伊拉克不会损害石油输出的安全,想以此换取美国默许其扩张。而布什政府也确实对伊拉克对邻国的威胁采取了姑息的态度。于是,萨达姆更加有恃无恐。\r<br> 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的要价越来越高。不但对其石油政策不满,而且指控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蚕食伊拉克的领土,偷采伊科边界的鲁迈拉油田南部属于伊拉克的石油。科威特对伊拉克的无理指责进行反驳,双方关系剑拔弩张。\r<br> 从1990年7月中旬起,双方的外交战开始向军事冲突演变。其间,萨达姆7月24日召见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佩,指责美国纵容科威特等国压低石油价格,致使伊拉克受到巨大经济损失,并威胁要发动战争。萨达姆还表示科威特是主要敌人。格拉斯佩回答称,美国将不在伊科边界问题上表态,理由是这个问题与美国无关。美国希望伊拉克通过阿盟秘书长卡利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来解决这个问题。格拉斯佩还表示她已经得到布什总统的指示,要求与伊拉克尽快改善两国关系。会谈后,格拉斯佩向华盛顿建议,在伊科解决争端以前,美国最好少作评论。4
<br> 7月30日,伊拉克在伊科边界陈兵10万,美国仍保持沉默。31日伊科双方在沙特的吉达谈判,科威特拒绝伊拉克提出的领土要求,8月1日谈判破裂。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迅速占领科威特全境,海湾危机全面爆发。\r<br>(2)美国的政策
<br>①制裁伊拉克,大规模出兵海湾
<br>对于伊拉克武装入侵科威特,世界各国先是感到震惊,继而纷纷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在科威特的请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于8月2日当天通过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撤军,恢复科威特的合法政府。一向视海湾地区的石油为其生命线的美国,迅速对此作出强烈反应。8月2日,布什政府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美国还同英、法两国一道宣布冻结伊拉克的财产,禁止与伊拉克进行金融交易。与此同时,美国派遣在印度洋的“独立号”航空母舰驶往海湾。5
<br>8月3日,布什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且签署对伊、科实行全面禁运的两项行政命令。命令禁止美国人与伊拉克进行任何经贸活动,防止伊拉克利用其占有的科威特的经济资源扩充其军事实力。6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与苏联协调立场。时值国务卿贝克从蒙古国乌兰巴托返美途中,在莫斯科作短暂停留,即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紧急磋商,并发表美苏联合声明,敦促伊拉克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r<br>对于安理会的决议和美苏两国的联合声明,伊拉克玩弄起假撤军的把戏。3日,伊宣布将从5日起从科威特撤出部分军队。但实际上,所谓撤出的军队只是被调往伊拉克和沙特交界的边境地区。这使沙特局势骤然紧张起来。8月3日,布什警告伊拉克不要入侵沙特。如果沙特请求,美国将尽一切可能提供援助。7 为了应付伊拉克的威胁,沙特决定向沙-科边界增兵,同时请求美国出兵保卫沙特。\r<br>鉴于中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对美国这样的工业国来讲,石油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控制中东,特别是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作为其在该地区的首要战略目标。而冷战时期美苏在中东的争夺,使美国难以实现独占中东资源的目标。80年代末,随着苏联势力的衰落,美国认为单独控制中东地区的时机渐渐到来,但是苦于没有借口,不能妄为。而伊拉克出兵科威特,虎视沙特,沙特主动求助于美国,正好为美国出兵海湾提供了绝好的理由。8月7日,布什签署命令,宣布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沙漠盾牌”的军事行动。美国开始大规模地向海湾地区集结兵力,并在沙特驻军。美军中央总部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被任命为美军驻海湾部队总司令,他于8月下旬抵达沙特。\r<br>为了向美国公众解释出兵的原因,论证出兵海湾的正当性,布什于8月8日向全美发表电视讲话,阐述了美国政府处理海湾危机的四项政策目标――要求伊拉克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合法政府;确保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保障在国外的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8 此后,在海湾危机中,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曾多次重申这四项目标。\r<br>勿庸置疑,这四项目标具体地体现了美国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的需要。布什在他1990年提交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是“自由世界对这一地区能源供应的依赖,以及我们与这一地区许多国家的密切关系。”“在这一地区对美国利益造成的威胁来自不同方面。包括对以色列和温和的阿拉伯国家的安全的威胁和对石油的自由运输的威胁。”9
<br>显而易见,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首先是严重触犯了美国在中东的根本利益――石油输出的安全畅通,破坏了美国寻求控制石油资源,从而维护自身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命脉的战略意图。据1995年统计,美国、西欧和日本石油进口的25%、45%和65%来自海湾地区。按照美国战略研究界人士的话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如果再兼并沙特阿拉伯,就掌握了世界近一半的石油资源,这无疑等同于取得了对西方国家经济的生杀大权。” 10 其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为,也是对亲美的温和阿拉伯国家的严重威胁。因此,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布什政府认为,必须出兵惩治伊拉克的地区霸权行径,从而恢复和维护海湾地区石油输出的安全和地区稳定。\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