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九具体资料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6 17:0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 现任台北市市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国民党中生代代表人物。他被认为是国民党的政治明星,为国民党2008年+++国第四任民选总统的热门候选人。\r<br>
<br>【早年生活】\r<br>
<br>马英九祖籍湖南省衡山县(世居湘潭马公堰),出生于香港九龙广华医院。父亲马鹤凌,母亲秦厚修,家中育有5个子女,但马英九是独子。“英九”的名字源于他的出生地:即“英国的殖民地”和“九龙”的简语。他在一岁时随双亲定居台湾,并在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国攻读法律,获得纽约市立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美时期颇活跃于侨界中,是当时台湾学生团体的活跃份子,曾任学生刊物《波士顿通讯》的主编,在当时马英九已受到中国国民党海外党部的关注。哈佛大学病毒学权威李敦厚指控马英九留美时为中国国民党的海外职业学生,帮助国民党打击异议分子。\r<br>
<br>毕业后,马氏成为马里兰大学法学院研究顾问、波士顿第一银行法律顾问,并在纽约一家律师事务所任职。\r<br>
<br>【政治生涯】\r<br>
<br>1981年马英九回到台湾,步入政界发展,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是蒋经国的英文翻译。1984年马英九出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1988年任行政院研考会主委兼大陆委员会(陆委会)工作汇报执行秘书,1990年任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员。1991年马英九不仅升任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还成为国民党不分区国大代表。1992年出任法务部长,但由于对地方上的黑金势力打击过力,憾动国民党长年来经营的人脉基础,遂转而在1996年出任行政院政务委员。\r<br>
<br>1998年,具优质形象的马英九被国民党提名为台北市长候选人,他在当时被党内认为是唯一有希望击败陈水扁的强棒,因此马英九虽然并无意愿参选,说过超过一百次“不选市长”,惟最后还是接受选战的洗礼,并以微弱多数获得胜选。\r<br>
<br>马英九任内推动的主要市政项目包括发展台北市的文化建设,持续陈水扁任内即大力关注的台北市交通,并进一步完善捷运网络等。马英九任内的施政得到大部分市民的肯定,但是许多人认为,马英九在处理紧急状况时的应变能力有限,每逢水灾、缺水、台风等天灾时,市政府反应还不够迅捷,例如在2002年的台风灾害中,市政府没有及时处理垃圾焚化的工作,导致全市环境受到影响。\r<br>
<br>虽然马英九在当选市长之后不久,即宣布将争取连任,但在2002年台北市长选举前,仍然有传言认为马氏将不会竞选,以准备角逐2004年的总统。在这次的市长选举马氏宣布要以“不一样的方式”来打这场选战,因此选告要发表自己的政见,举行各种与市民的讨论会等,其竞选对手民主进步党所推派的候选人李应元也著重于政见发表,从一方面看可以说说成是台湾近年来选举时少见纯粹用政见来争取选民认同的高格调选举,从另一个角度看一方面则是马英九利用其外省人在台北市比例高的先天族群优势,而故意冷处理选举。马英九最后以压倒性优势连任成功。\r<br>
<br>对于马英九的评价相当两极化,很多人认为他是国民党的希望,甚至认为如果由他而不是连战、宋楚瑜出来参选2004年的总统,国民党应能顺利取回执政权。但是也有一些看法认为马英九是外省人,这是对他参选总统最大的不利因素,他尽管在台湾北部声望很高,但到台湾南部就没有胜算。另外,无论是媒体、同志或政敌,许多人喜欢形容他是“软脚虾”、“乖乖牌”、“不沾锅”,有“政治洁癖”,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反应出马英九在政坛的发展可能即将面临侷限,隐约对其未来更上一层楼将构成一种“玻璃天花板”,不利于他日后领导国民党或也可能影响他竞选2008年台湾**大选总统的胜算。\r<br>
<br>在2004年总统大选结束后,就出现一些新闻报导马英九与国民党中央出现矛盾,马英九不赞成采取体制之外的诸如发动群众*会游*之类的活动来抗议选举结果,当台北市出现泛蓝示*群众骚*时,因马英九同情泛蓝群众,最后在中央政府命令下才驱散滋事者。到6月,则出现了所谓“马家军”的传闻,马英九市府团队内多人公开宣布将参选年底的立法委员选举,这被认为是为马英九2008年总统大选铺路。对此马英九本人虽然否认,大多数人却还是认为马英九有意参选总统,而这在亲民党和国民党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许多泛蓝的地方首长和立法委员都公开支持马英九,但是亲民党内也有宋楚瑜将被取代的忧虑。而国民党的本土派成员则更希望看到未来马英九和王金平共治,而非马英九独揽大权。\r<br>
<br>【个人著作】(节录)\r<br>《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台北:正中,1986年
<br>《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台北:陆委会,1992年
<br>《法务部新加坡考察报告》,台北:法务部,1995年
<br>
<br>【姓名渊源】「根据上尊大人,英才继起」的族谱而来;取名「九」字,则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意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另希望身体如「九如」般健康之意,意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br>
<br>生日:民国三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出生。
<br>身高:178公分
<br>体重:77公斤
<br>胸围:44吋\r<br>腰围:34吋\r<br>腿长:41吋\r<br>鞋号:10.5号\r<br>蛀牙:三颗(24年前已补好)
<br>家庭:先祖父马立安、父亲马鹤凌、母亲秦厚修、上有三个姊姊、下有一个妹妹,为家中独子,妻子周美青(目前在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担任法务室主任,1977年与马英九结婚,很少在媒体上曝光),两个女儿: 马唯中、马元中。\r<br>
<br>【生活最爱】\r<br>
<br>嗜好:读书,运动,关怀社会
<br>有没有养宠物:没有
<br>最喜欢的动物:狗
<br>喜欢的颜色:蓝、红、绿
<br>最讨厌的颜色:无
<br>喜欢的花:煮饭花
<br>最爱的电影:原乡人、六壮士、霸王别姬、阿甘正传
<br>最爱的一本书:新人生观、胡适文选、让高墙倒下吧!
<br>最爱的音乐:天鹅湖
<br>最爱的歌:朋友情、古月照今尘
<br>最爱的歌手:殷正洋、叶启田
<br>最爱吃的食物:小吃、荫鼓蚵仔
<br>最讨厌吃的食物:无
<br>您的拿手菜:鱼香鸡丝、魔鬼蛋
<br>最喜欢的观光地点:太鲁阁国家公园
<br>最爱的运动:跑步、篮球、游泳
<br>怕的东西:冗长的演讲
<br>最得意的事:推动肃贪、 查贿选、扫黑、狱政改革\r<br>最想做的事:建设台北现代化而温馨的城市
<br>有没有崇拜的偶像或是名人:国父、刘铭传、丘逢甲
<br>有没有什么怪癖:偶尔吃一些奇怪但营养的东西
<br>童年的糗事:偷坐牛车逛街
<br>学生时代最难忘的事:1.代表台湾访问美国 2.挚友去世
<br>学生时代最喜欢的科目及最不喜欢的科目:文史、化学
<br>无座右铭:待人以诚,治事以敬
<br>
<br>【画外音】\r<br>
<br>马英九不但是「**」的行动派,而且更是「**」的理论研究者。实际上,他在美国哈佛大学修读博士学位时的博士论文《怒海油争:东海海床划界及外人投资之法律问题》,就是台湾地区首部研究钓鱼台问题的学朮论着。马英九返台并在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教书时,又在这篇英文论文的基础上,再对钓鱼台问题深入研究,于一九八六年一月以中文写成《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一书,由正中书局出版发行。一九九六年十月间,海峡两岸四地的中国人再次掀起「保卫钓鱼台」高潮,正中书局趁热再版了马英九的这本力着,笔者亦购入了一本。\r<br>
<br>马英九的这本力着,共分「钓鱼台列屿的自然环境与石油蕴藏」、「钓鱼台列屿在中国东海划界主张中的地位」、「就国际法〔新海洋法〕泛论岛屿在海床划界中的效力」、「从国际法〔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在东海海床划界中的地位」等四章,并附有一篇题为「一九八五年利〔比亚〕马〔尔他〕大陆礁层案对钓鱼台列屿划界效力的意义」的「补述」。这本书引述了大量的国际司法判例及国际条约,指证了钓鱼台是中国领土的法理依据。著名国际法学专家丘宏达在为该书作序时指出,近十年来,国际法在国家海域主张及其划界问题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许\多国家签订了不少双边海域划界条约,各国学者论着也纷纷出版。在我国〔按:指台湾地区〕学界,对国际法在这方面的快速发展,还没有详尽与有系统的研究著作出版,马英九君这本书是第一本这样的著作。本书针对国际法上海域划界的理论与实践及如何适用到钓鱼台列屿上等问题,作了分析研究。\r<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7-16 17:28:16 | 只看该作者
老乡,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1 13:1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