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找工作之四大和咨询公司分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4 10:0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找工作之四大和咨询公司分析\r<br>
<br>转载1
<br>
<br>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的日子总算结束
<br>我要感谢远方的父母,你们给予了我支持、信念和力量
<br>我要感谢同屋的jj,总是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出现在身旁
<br>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总能理解和认可我的选择
<br>当然,我还要感谢career版\r<br>这里始终是我找工作期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r<br>
<br>刚刚决定签了MK,对我而言虽然只是次优解\r<br>但我相信最优解一定在我能够企及的未来
<br>(我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工作就跟婚姻一样,
<br>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r<br>就像鞋穿在脚上,漂亮是别人嘴里夸的\r<br>而舒服是自己体会的)
<br>
<br>先简单的讲讲我的background
<br>1。成绩很好,属于Top 5%的那种\r<br>2。广泛的暑期实践:会计师事务所(AA)、咨询(Bain)、银行(CDB)、投行(DB)
<br>3。课余活动也很活跃,学生干部也做过不少\r<br>以上就是我的大体情况,根据我的经验(几乎都是外企)
<br>公司比较看重2,其次是1,3可能是与其它的综合考虑
<br>
<br>有人可能就会问了internship的经验不是一个dilemma吗?
<br>公司需要有经验的人
<br>对于没有经验的人不是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吗?
<br>其实不然
<br>关于internship的问题\r<br>我以后在专门讲讲我的经历吧。\r<br>
<br>在后面的几部分里
<br>我主要按行业分类,把我自己经历过的面试作个总结
<br>
<br>转载2
<br>
<br>
<br>
<br>说到会计师事务所,可能版上的人都不会陌生
<br>前段时间沸沸洋洋的四大讨论\r<br>相信所有非会计专业的人也对其略知一二了
<br>
<br>首先谈谈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r<br>在美国,会计师与律师、医生并称为三大独立职业
<br>我们讲叫做Profesional industry人、专业技能是这个行业最大的assets
<br>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所以也是工科学生转方向的好去处
<br>拿今年为例,四大每家几乎都招上百人\r<br>这么大的一个head count清华学生只要用点心思应该不成问题\r<br>就我知道四大发出的offer中不乏工科的学生
<br>
<br>四大进入门槛低,同时也是exit成本低的一个地方\r<br>干了2-3年,个人认为最好能做到senior
<br>你的出路很广的:读书、做CFO等等
<br>因为你是speciallist
<br>
<br>同时我们也看到,四大的turnover rate出奇的高
<br>这也是他们每年都大规模招人的原因之一
<br>这是因为做auditor的头两年实在是太苦太苦太苦了!!
<br>peak season的时候加班到2-3点是正常
<br>更可气的是manager不让你charge hour
<br>也就是说干的时间别人不承认\r<br>因为auditor是按时间pay的\r<br>我在AA的时候,同事都戏称我们拿的是蓝领工人的wages
<br>
<br>不过就我看来,这种付出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值得的\r<br>关键在于你是否喜欢auditor的工作\r<br>做到越高,工作强度越低,报酬成级数增长\r<br>
<br>以上就是我个人对这个行业的观点
<br>
<br>转载3
<br>
<br>我是学会计的,当然会投四大\r<br>而且我在AA的实习也增加了笔试offer的几率\r<br>
<br>先说笔试
<br>真的记不太清了\r<br>德勤比较变态,全是智力测验,还有让你写出尽可能多的曲别针的用途\r<br>然后是应用文,中翻英和英翻中各一篇\r<br>
<br>KPMG和PWC都有GMAT里的数学和逻辑
<br>E&Y比较简单,就让你写一篇作文,阐述投资西部的利弊\r<br>
<br>然后就是面试,因为我德勤申请表和答卷上的部门填得不一样\r<br>所以就没有面试机会。所以提醒大家以后笔试的时候一定要写清楚\r<br>自己申请表上填的什么部门一定要记清楚\r<br>
<br>安永的面试效率最高,从笔试到发offer两周内搞定\r<br>安永第一面见的是一个香港的manager,穿一件红色的毛衣,印象很深\r<br>因为我在AA做过,他就问我如果PWC给我offer我会去哪儿?
<br>你认为安永与别的firm不同之处?\r<br>我觉得自己好虚伪,一直夸安永好,不过最后还是据了它,此为后话\r<br>不管怎样,安永是我的第一个offer,我还是很感谢它的\r<br>
<br>PWC一面见的是一个HK的女manager,是我整个job-hunting的第一个面试\r<br>当时感觉有点紧张,发挥不是很好,不过最后也给了我二面\r<br>当时我就问了她作为manager会不会禁止staff charge所有的hour
<br>她的回答是所有我面试见过的manager中最令我感动的\r<br>她说她会鼓励staff记录所有的工作小时
<br>因为这是审计成本的重要体现,我们才知道应该向客户demand多少的fee
<br>可惜PWC的二面太变态了,恰好那天上午接到了安永的offer
<br>所以下午的group discussion就没有去了\r<br>当然也是为了第二天连着的MK和BCG休息一下\r<br>
<br>最后见的是KPMG,因为它给我的印象是四大当中最好的,所以我坚持去了
<br>第一面见的是annie xie,据说好多人觉得她很tough
<br>不过我觉得还成,主要是她的HK腔比较重,可能大家听起来比较费劲
<br>其实她也很不容易,刚生了小孩没几个月就举家迁到北京,还继续工作\r<br>所以说事务所的女人都不简单\r<br>
<br>咨询这个行业不用我多说吧
<br>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干什么的
<br>就我理解,可以说是救火队,也可以说是点子公司
<br>a problem solver
<br>
<br>咨询分几种\r<br>最上层的是战略咨询Strategy consulting
<br>代表公司是MK,BCG和Bain
<br>然后是management consulting
<br>代表公司是ATK,RB,LEK
<br>再下面就是做IT实施的\r<br>如IBM、BearingPoint等\r<br>
<br>下面我说说每个公司我的感觉吧
<br>MK:全球的咨询业如果MK自称第二的话,恐怕每人敢称第一(听说的)\r<br>   就国内业务而言,她做得最多,至于质量嘛,媒体倒是自有评论
<br>   不过就我的接触,我觉得MK的人做的东西的确很漂亮\r<br>   可能是树大招风吧
<br>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比较热门的实施问题,stragety如果高出不胜寒的话\r<br>   阳春白雪始终无法雅俗共赏的\r<br>
<br>BCG:那个著名的metrix学过marketing的人应该都印象深刻吧。BCG进入中国的时间\r<br>    其实比MK还要早一个月,但是国内的业务始终 不是太多。客户中大部分是 consumer products的。\r<br>
<br>Bain:中文叫贝恩,北京office很小,就20来人,时不时招一些tempo干活。\r<br>      Bain在美国很强,服务的都是一些行业的巨头,给人感觉小而精致。\r<br>      但是国内业务一直没有,招人也偏好海归或ABC
<br>
<br>ATK: 如果我们看历史的话,会发现ATK和MK是同宗同族,是从MK分割出来的。ATK最近动作很大,业务也蒸蒸日上。主要客户集中于汽车行业。\r<br>
<br>RB:罗兰贝格主要做国内的中小企业。\r<br>
<br>IBM: 收购了原PWC Consulting,也是安然事件的一个副产品。我很喜欢它的commercial就是一个老头说“cool”的那个。\r<br>
<br>BearingPoint:原KPMG Consulting。了解不多,只知道今年全国计划招100来人。\r<br>
<br>
<br>转载5
<br>
<br>谈到咨询公司的面试,关心过的人大概都知道case study
<br>这是面试的一种形式\r<br>就是给你一个问题,让你理个解决的思路
<br>现在的咨询公司都会进行interview training
<br>我下面举个MK的mock interview
<br>
<br>A:能否告诉我北京2008年需要植多少棵树?\r<br>B: (做沉思状)嗯~~~10万棵
<br>这种就犯了大忌,NO HASTY ANSWER
<br>记住,他们需要的不是答案,先不谈正确与否
<br>他们需要的是看你的logic,ability to crack problem
<br>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大问题分拆成小问题,化繁为易的能力\r<br>
<br>其实就是做一个完美的划分:不交不漏\r<br>比如说上面的例子,就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br>室外的和室内的盆栽\r<br>想这样,一般面试官不会让你都分析的
<br>他会选其中的一个来让你深入剖析的\r<br>
<br>发信人: KBC (我爱长跑), 信区: Job
<br>标  题: 转载6
<br>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3年05月15日16:24:5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br>
<br>MK一共有三轮,每一轮见两个人\r<br>其实就是一个大概8人的recruiting team几乎没个人都要见
<br>
<br>我第一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一家投行的
<br>它主要做IT中小企业的上市\r<br>Nastaq狂跌之后这家投行找到了MK
<br>想知道是否应该中止业务,如果否,怎样提高利润
<br>
<br>第一轮的第二个是关于房地产的
<br>一家台湾的房地产商想要进入大陆
<br>请问他是否应该进入,目标市场定位在什么地方\r<br>
<br>第二轮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发电机的
<br>也是市场进入的问题,关于韩国发电机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建议\r<br>
<br>第二轮的第二个问题是credit card
<br>中国的一家issuer想要海外上市
<br>如何提高利润,获得市场的青睐
<br>
<br>第三轮第一个其实有两个case
<br>一个是问每年洗衣粉污染量的问题
<br>另一个是关于如何推广一件手工艺品的
<br>最后见的是partner
<br>先随便聊了聊,然后又做了一个case
<br>是关于手机生产厂商的市场进入和市场定位问题\r<br>感觉不太好,没想到最后也给了offer
<br>
<br>
<br>其实我们归纳一下,无外乎这几类:\r<br>1。市场进入问题,就要涉及到niche market和segmentation了\r<br>2。利润问题:要么增加revenue要么降低costs
<br>3。market size
<br>
<br>转载7
<br>
<br>BCG有一个pretalk,我想就是看看英语吧
<br>然后是两轮面试\r<br>
<br>BCG北京office在京汇大厦,招商局旁边
<br>他们刚刚搬过去,办公室里很空荡\r<br>
<br>第一轮见了两个人
<br>其中一个问关于sport drink的产品定位问题\r<br>另一个问supermarket的product mix,layout什么的
<br>
<br>第二轮见了两个,其中一个partner
<br>case分别是食品的一个什么,不记得了
<br>另外一个是咖啡店的选址之类的\r<br>
<br>BCG动作很快
<br>还记得那天刚面完大摩的最后一轮\r<br>回来就受到了offer,很是安慰\r<br>第二天还请我们几个去Hilton Hotel吃饭
<br>之后寄贺卡、书,不一而足
<br>非常的细心\r<br>
<br>转载8
<br>
<br>就像我前面说过,工作关键看自己的兴趣和感受\r<br>我在MK和BCG面得都很顺\r<br>即便大多数人普遍反映比较tough的面试官我都感觉还行
<br>
<br>可是ATK对我简直就是nightmare
<br>极其的不爽,我总觉得他们事先已经想好了一个东东\r<br>拼命地把你往那个方向上套
<br>结果无缘二轮
<br>
<br>Bain就更莫名其妙了\r<br>两个面试我感觉都很好,最后也没拿到二面\r<br>
<br>所以说面试除了自身的实力,机遇也很重要
<br>我能拿到MK和BCG我觉得是因为比其它人更加的lucky罢了
<br>
<br>之后就拒绝了RB、LEK的面试\r<br>实在太累了\r<br>想歇歇\r<br>.............
<br>
<br>转载9
<br>
<br>其实说到投行,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r<br>因为至今为止我一个投行的offer都没有\r<br>
<br>大摩进了final
<br>DB进了二面
<br>UBS给了我二面,不过我已经决定去MK了\r<br>最ft的是CICC,明明发email据我了,前两天竟然打电话让我去面试\r<br>
<br>投行面试专业问题可能会更多\r<br>比如说financial lease和capital lease的区别呀
<br>公司valuation的方法呀
<br>债券收益曲线的问题呀
<br>反正就是专业问题相对来说较多
<br>
<br>
<br>转载10
<br>
<br>呵呵,写了这么多,不觉手指酸疼了
<br>很少在这里发文\r<br>突然想起前段时间有人抱怨说没有MK之类的面筋\r<br>不过说实话,我通常不发文\r<br>要发也无外乎两种情况:\r<br>1。极度郁闷,想发泄一下\r<br>2。到属于自己的版上,小圈子内发文
<br>
<br>找工作的过程很磨人的
<br>其实在拿到offer前,不瞒大家,我真的很没底\r<br>我知道今年经济是如此之差,\r<br>我知道今年准备就业的应届生是如此之多,\r<br>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同样的欣喜、失落的周期反复
<br>
<br>谨把此系列作为那一段日子的记录
<br>给自己和所有为工作奔波的人们\r<br>与大家共勉\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2:13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