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应向美国学什么(转载)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20 12: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p><p> <br /> ■我们依然需要向美国学习,但不再是&ldquo;追星族&rdquo;式的学习,而是自主的学习,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复兴背景下的学习。这种学习意味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不丧失自我、又要取长补短<br /> <br /> ■作为一个民族,中国最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应该是美国的独立精神。亦步亦趋地跟在美国后面,是永远学不到美国的独立精神的。只有做到脱美国化,才能真正学到值得从美国身上学习的东西<br /> <br /> 许多传世的观念,最初都是出自新闻记者之手。如世界流行语&ldquo;全球化&rdquo;,在中国思想界人气渐旺的&ldquo;新左派&rdquo;,最先都是由记者说出来的。最近,人民日报记者丁刚先生发明了一个新词汇&mdash;&mdash;&mdash;脱美国化,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新概念。<br /> <br /> 初见丁刚先生在《环球时报》上的文章《脱美国化&mdash;&mdash;&mdash;不可回避的问题》(2004年9月13日&ldquo;国际论坛&rdquo;),眼前一亮。一口气读完,心中感慨万千。蓦然回首,&ldquo;脱美国化&rdquo;不正是我及我们这一代人十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吗?<br /> 美国化,合情合理地发生着<br /> <br /> 我是七七级的大学生。&ldquo;**&rdquo;结束,国门打开,给我们这代人的震撼实在太大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像海里的鱼群,头都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美国。大家相互嘲笑说谁谁是&ldquo;出国迷&rdquo;,可往往是说别人最起劲的那位,自己最先去了美国。在20多年里,我们把好奇、羡慕,进而崇拜的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似乎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都属于美国,美国成了新的&ldquo;理想国&rdquo;。丁刚所说,美国化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确非虚言。屈指数来我们被美国洗礼已逾廿载。<br /> <br /> 为什么被&ldquo;美国化&rdquo;?因为落后了!国门顿开,&ldquo;外面的世界真精彩&rdquo;,齐秦的这首歌,时常回荡在我们耳边。开放造成的压力,转化为巨大的学习的欲求和动力。这20年,是我们民族最为虚心的20年,我们如吸墨纸般吸吮着美国的经验。<br /> <br /> 美国化,就这样合情合理地发生了。美国化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然而,就在一切顺乎自然地发展着的同时,我们对美国的看法却悄悄地在发生变化。<br /> 中国无法变成第二个美国<br /> <br /> 我们发现,美国不少好东西搬到中国后变味儿了。开放之初,最令我们羡慕的是,美国的汽车、美国人的大房子,当然还有&ldquo;可乐&rdquo;、炸鸡、汉堡包&hellip;&hellip;今天这些都被我们学来了。但是,当汽车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在城市里挤作了一团,空气也变得混浊不堪;当房子越来越宽敞的时候,原本辽阔的田野却日益显得局促狭窄,倒是尽情享受&ldquo;可乐&rdquo;、炸鸡、汉堡包的新一代的体形,越发膨胀起来。<br /> <br /> 我们发现,美国并非如想像的那样友好。我们诚恳乃至谦恭地学习美国,但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却越来越骄横,越来越不客气,以至越来越敌对。<br /> <br /> 我们发现,美国是个&ldquo;己所不欲,偏施于人&rdquo;的国家。自80年代以来,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大力推销&ldquo;新自由主义&rdquo;,软硬兼施迫使它国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让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放松管制。从美国自由主义的&ldquo;大本营&rdquo;训练出来的&ldquo;芝加哥弟子&rdquo;,终于在2001年搞垮了拉丁美洲经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使拉丁美洲像战争中不设防的城市,被国际垄断资本肆意搜刮,一夜回到了&ldquo;起飞&rdquo;前。而美国却对自己的经济严加管理,调控措施细致入微。为防范金融危机,2001年美联储调整利率11次,而&ldquo;管得越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rdquo;却是美国学界灌输给发展中国家永远的教条。<br /> <br /> 我们终于意识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与其生产方式,乃至建立在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零敲碎打,只能学些皮毛,不能取其精神。但是,我们能把美国作为整体搬来吗?美国以其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了世界石油产量的30%;一个美国儿童的资源消耗量大约是中国儿童的30倍;以美元象征的金融霸权,每年为美国从全球转移着无法确切估算的财富。中国要变成美国,至少还需要另外两个地球。我们向美国学习,最新的也许是最终的结论是,中国无法变成另一个美国,美国也不会允许中国变成另一个美国。<br /> 要学习美国的独立精神<br /> <br /> 20多年的学习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有些令人沮丧,但如果这意味着我们终于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走自己路,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经验,那么,我们为学习西方、为学习美国付出的辛苦和代价就没有白费,就是值得的。在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都需要学习,但学生总要毕业,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脱美国化,恰恰说明我们的学习取得了成效,说明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在走向成熟。能够提出脱美国化的概念,反映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觉悟!<br /> <br /> 脱美国化,是符合规律的。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为摆脱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为求得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追赶世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奋斗和探索。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先贤们曾&ldquo;以俄为师&rdquo;,向苏维埃俄国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俄国&ldquo;十月革命&rdquo;的指引下掀起了中国革命的高潮。当时,也曾提出过&ldquo;布尔什维克化&rdquo;的口号。但是,&ldquo;布尔什维克化&rdquo;使革命遭遇了挫折。经历挫折之后,以毛**为代表的中国***人找到自己的道路,独立自主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可见,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脱苏俄化的结果。<br /> <br /> 脱美国化,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骄傲自大,不再谦虚。谦虚,本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的美德,倒是在美国化的过程中丢掉了不少。我们依然需要学习,包括向美国学习。但这种学习不再是&ldquo;追星族&rdquo;式的学习,不再是把自己对象化式的学习,而是自主的学习,是中华民族主体意识复兴背景下的学习。这种学习自然意味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不丧失自我的学习、又取长补短的学习。<br /> <br /> &ldquo;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dquo;也许只有做到脱美国化,才能真正学到值得从美国身上学习的东西。美国原本不是一个国家,这块由移民建立的殖民地却具有极其强烈的独立精神。1987年,我在美国进修时,学校特意为我们请了一位老教授讲授&ldquo;美国文化&rdquo;课。这位颇有风度,鹤发童颜的老教授在课堂上总是意气风发,特别是当他讲到美国的独立精神时更是激情四溢。回想起来,他念&ldquo;Independent&rdquo;(独立)的铿锵之声,犹在耳际。凭着伟大的独立精神,美国脱胎于欧洲母国,横空出世。我以为,我们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最值得向美国学习的,就是这种伟大的独立精神。而亦步亦趋地跟在美国后面,永远也学不到美国的独立精神!<br /> <br /> 脱美国化,是一个了不起的、值得欣慰的概念,我们的民族获得这样的意识不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容易。为此,我们付出了20多年的辛苦。庆幸之余,自然也不能忘记,我们仅仅是获得了这个概念,要把概念化为行动,变为现实,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有待于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认知和共识。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男子汉?中华民族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答案,在我们心中。</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laila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5-6-21 23:24: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5-6-23 00:28:10 | 只看该作者
顶呀.还有什么说的,不是民族主义,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我想中国学习美国的根本是怎么让中国的个体更独立,只有个体的独立才能有更强的创造力.稳定,和中华文明的延续.要向前看,融会古今,中西.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有这个才智.
4#
发表于 2005-6-25 12:33:38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1 18: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