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次贷危机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8 17: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般说来,只要货币有保证,商品作为货币价值就有保证。(②)而借贷形式,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得货币就无法获得足够保证。货币与信誉挂钩,化有形为无形。信誉评价可以不断放宽,而货币价值自然会随之降低,商品价值变更无从谈起。而每个处在证券化食物链条中的人,无论高层还是底层,都不去担心借贷的质量,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此一来,公民信誉该怎样衡量?是不是作为上帝的子民以都有机会和权利获得物质的舒适和精神的幸福为由,便可获得借贷的通行证?经济高层,在获取资本的时候,可能只是寄希望使这些货币泡沫不断以泡沫的衍生品继续下去,在泡沫中创造更多的财富。然而,作为大多以学者出身,或有足够从商经验的管理者,又怎会意识不到在无限制的贷款下暗藏的危机呢?只能说明:他们一方面竭力谋求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无法在这种制度下找到解决的途径。而我想,真正的监管者其实莫非就是金融业的掌管者,让自家的管家看好主人的腰包,什么时候取得的效果都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毋庸置疑,全球再平衡压力也是金融危机又一诱因。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贸易逆差太大,而美国又是世界头号的经济、贸易大国,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全球危机。美国的私人储蓄率在危机前后大致呈如下变化:5%~6%(20ct末)→3%~4%→ 1%-2%(金融危机前)→ 上升(金融危机后)→维持在4%-7%(在未来一段时期)。这其中,储蓄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消费减少1000-1100亿美元。可见,负债消费模式又是失衡的主要动因。而负债消费势必不能过度持续。(③)
那么?民众、企业作为借贷公司的客户,其投资又被如何运用了呢?倘若运用得当的话?也不会是这样的状况。那就以危机前后,高盛公司的情况作为了解吧。就目前来说,高盛公司通过自营买卖来经营其大部分的收益和利润,也就是说高盛用他们自己的财产来创造财富,而不是以客户的财产获取财富。而金融危机表明,高盛公司对客户利益优先还是自身利益优先一事,未能妥善权衡。在很多情况下,高盛自身的行为与他们对客户的建议却背道而驰。金融危机使他们反思到这一点,危机过后,高盛减少了一些自营买卖,开始侧重对客户的服务。
另外,影片中,讲到华尔街的管理精英收入惊人,涉及丑闻,工作压力大等等,看似丑恶难以理解,其实又存在合理性。倒真是印证了“存在即合理”吧。投资银行比普通公司的收入高得多。原因有两点:其一,高管的工作极为辛苦,平均每周工作时间100多小时,也就想多于每天工作15小时。身心压力巨大。其二,这些投资领域的大公司只招收顶尖学校的顶尖人才,员工素质不容置疑,生存压力和竞争程度便可想象。以花旗银行,年收入达1.26亿美元的副总裁Robert Rubin为例,在拥有绝对股份的前提下,怎么不能接受高额的工资呢?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与他们的付出和投资是相应的。(④)高收入不能成为华尔街金融风暴的诱因。有贫即有富。在任一社会都是不能改变的事实。进一步想,中国国内的灰色收入怕是还没有华尔街高管的钱财来的正吧?现今,隐性收入也可作为分析监管不力的入手点。这对我们或许也是一点启示吧。
综上,我认为仅从周期性的理论来看,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监管只能在某一程度上缓解危机的程度,但绝不能完全依赖于监管。而说起体制,往往会说这是根本问题,但谁都知道,短期内甚至一个世纪内体制都不好改变,那就归咎于人性?归咎于人的贪婪无度?依旧还是废话。。。。。。
那要说惠及于民,让钱都流入民众的腰包呢?近乎平均主义?那么,个人,民族,国家便将没有动因,发展便失去了动力。倘若这样想,共产主义其实不会实现,永远都不会在现世存在,那只是虚妄的幻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0:5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