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江雨:新加坡民主模式深度剖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9 13:3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1月在南都公众论坛讲座文字记录)
  王江雨:我是中国人,不是新加坡人,我只是在新加坡工作,我在新加坡工作已经快10年的时间了,2003年去的。当然不是完整的十年,因为我中间三年在深圳邻居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教了三年的书,我一直在法学院教国际法、中国法,还有基本法律制度方面的东西,我个人的关注和兴趣都是和法律、政治相关的。今天有这样的机会来南都分享我的一些想法,看到有这么多的听众过来,牺牲大周末的时间,我非常感动。
  很高兴有这么多人对新加坡感兴趣,新加坡我待的时间越长,越发现这是蛮有意思的国家,不能说它深不可测,但是至少是一本厚厚的书,可以说是一言难尽,我们不能用很简单的一些面谱化的东西来描述和概括新加坡。因为新加坡也是华人社会,他自己本身社会的特点,本身的社会运作,社会的结构,包括民风民俗,包括政治家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思维,在很多方面也许会给中国一些启示作用,可能说“借鉴”有点太夸大。
  所谓的新加坡模式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借鉴,在新加坡,包括新加坡的领导人是很务实,自己从来不敢提这一点。我在微博上有时候会提到新加坡模式经验的时候,也有人冲上来说一个新加坡一个小地方有什么了不起的,谁在乎你的模式?还推销自己的模式。其实新加坡本身没有这么做,新加坡的领导人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的时候,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时候,每次都说新加坡没有什么模式,我们就是一个务实的做法。新加坡领导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屡次强调新加坡其实没有什么模式可以兜售给中国,中国很大,新加坡很小,其实不配被中国学习的。虽然他们也很愿意从中国成长中获益,愿意跟中国各方面的人交往,而且新加坡这方面非常用心,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用心的国家,用心的和中国非常小心的配置、浇灌、维护这个关系的国家。你在新加坡每一天,任何一天都能够找到几百个通过各种渠道来自中国的官员,现在南洋理工大学有一个市长班,培训中国各地的县市级的干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也是跟南洋大学竞争的,我们也有一个称之为市长班,这个培训项目是中国中共中央中组部一起办的,当年中共中央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特地到新加坡去参加开幕典礼和发表讲话。除了这两个比较大的班之外,每天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培训班,你找到很多中国政府的官员。当然也有人游山玩水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来学习的,至少我所接触的,因为我也给他们讲课,我接受的大多数人是愿意认真学习、愿意了解的。学习的精神刚开始让我诧异,大概因为出国久,另外在互联网看到的,觉得出去的都是尸位素餐、脑满肠肥的家伙,都是去玩的,其实他们不是的,真的是去学习的。也就是说新加坡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可能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作为一个发展得比较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在很多方面对中国有相当大的启示。
  新加坡是很小的国家,是一个小到你难以想象的国家,比深圳小很多倍,连北京市一个区都赶不上。有时候我们用这个来打击新加坡的自信心,新加坡认为他们的国家很大了,北京跟我们比哪大啊,有时候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你们比北京海淀区都小。这不是特别自豪的东西,因为新加坡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可能赶不上北京市的海淀区,但是国民生产总值、财富是整个北京市都赶不上的,可能北京加上上海也赶不上,它自己有很多独特的东西在里面。
  新加坡人口只有500多万人,本国的公民只有300多万人,新加坡来自海外的人口,包括像我这样子并不是新加坡的国籍,以所谓的永久的居民身份住在新加坡,还有客工的身份居住在新加坡的有100万人,新加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一个外来人口占到三分之一的国家,这种特点你在任何地方都难以想象,假设说在中国,外国人口占到三分之一,深圳是移民城市,是我非常喜爱的移民城市,但是在中国传统大城市,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如果外来人口占到三分之一,就有很大的社会问题了。前一段时间来自中国的客工罢工的问题,新加坡报纸天天讨论的是不是新加坡社会有没有排外的人,有没有对外来移民不欢迎。你考虑一下新加坡外来人口占有的高比例,以及中国人的高比例,中国人在新加坡,以新加坡公民300万来论,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在新加坡的人口总数大概是80万左右,如果按照比例来算,新加坡还是一个最欢迎中国移民的国家,也是最欢迎中国访客的国家。新加坡本身是华人国家,77%以上的人口构成是华人,跟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但是毕竟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很多方面是小国,有它独立生存的需要,也会采取一些务实的做法,有一些做法表现得非常功利,非常的两面派,有时候非常的投机,但这也是小国为了生存,在东南亚为了生存的必要。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有一些事情是比较有趣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存在的独立和反独立的问题,统一和反统一的问题,其实在新加坡不存在。新加坡1965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从马来西亚脱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用台湾的框架来套,你可能认为是终于挣脱大马来西亚,取得独立的成功,是值得很庆贺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新加坡打死也不想跟马来西亚分离,新加坡当初是想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李光耀穷尽种种努力,要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做了很多的让步,但是马来西亚决定把新加坡它踢出去,不要你,你自己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吧。
  新加坡以历史而论,有它自己很独特的发展过程,新加坡被踢出马来西亚之后,成为独立的国家。建国的当天,你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视频,在宣布独立以后,李光耀在第二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哭了,李光耀说是他这辈子第一次流眼泪。后面我要讲到这个人的特点,这个人塑造了新加坡,现代新加坡是他个人特性的产物,是一个非常奇怪,结合了天使和魔鬼的人物,几乎是他唯一一次哭,被迫从马来西亚分开,在记者招待会上当着很多人哭了,被抛弃的感觉,感觉非常的无助,很彷徨,不知道怎么办好,不知道这个国家带到哪去。新加坡当时有一两百万人,是一个海岛,没有任何的自然资源,这个国家怎么生存。如果依靠马来西亚,作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依靠马来西亚的市场,依靠马来西亚的自然资源,马来西亚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现在没有了,怎么办?在彷徨无助的情况下从一件事情干起来,使新加坡从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建成一个现代化的说不上强国,但是绝对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国家,也是非常富裕的国家,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全世界前三名,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样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它的政治体制的很多特色。我简单讲了一下新加坡本身的情况之外,下面用一些时间剖析一下新加坡民主特点。我不会讲很多时间,我喜欢互动,有时候针对问题来回答的话可能更有意思一些。
  新加坡作为一个民主国家,政治体制有几个特色,这几个特色我原来想重点讲一下,有助于理清大家对新加坡的误解。主持人讲到新加坡的时候有很多的关健词,比如说严刑峻法、鞭刑,鞭刑等下我会讲到。也有很多人认为新加坡不是一个民主国家,是一个专制国家,不光是中国,在国际上也是这样认为的,国际主流的媒体也是这样认为的。为了这个原因,新加坡政府跟国际主流媒体,包括经济学人,包括远东经济评论,包括华尔街日报打了不少架,告了他们很多次,都赢,为什么都赢?因为战场都是在新加坡,都是在新加坡告的。我注意到前些年又赢了一个官司,华尔街日报做了道歉之后,《南方周末》有一个报道,标题很有意思,“在新加坡法庭李家父子战无不胜”,这个标题有点讽刺意义,但是也描述的是事实本身,也不能说是诽谤,我把这个网页做成PDF保存下来了。这是蛮有意思的现象。
  尽管我们对它有种种看法,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新加坡的体制确实是民主体制,但是民主有它自身的特色,民主也不是西方的那么一种基于个人主义,基于西方人权保护式的民主,新加坡有自己的特色。
  一方面我要强调的是,它是一个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式的民主制度,英联邦国家都是奉行这样的制度,新加坡也是不能自外于英国联邦,现在英国就是这样的,大家议会选举,议会是直选,全民选议员,然后由议会的最大党,议会的多数党组阁,多党数领袖就自然而然成为国家总理,国家总理组阁的主要阁员也是议员。这种威斯特敏斯特体系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是不一样的,美国的总统不是议员,美国的各个部的部长也不能成为议员,议会跟行政要完全分立,但是威斯特敏斯特体系是结合在一起的,在这样的体系之中反对党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政府本身的阁员,政府本身的大佬都是议员,你在议会就很有分量,如果反对党没有什么声势、没有什么势力的话就很难制约你,这样就必须依靠反对党来制约你。这是威斯特敏斯特体系的特点。这个体系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点,比如说像英国,英国的首相每周要到议会去跟反对党的领袖辩论,接受反对党议员的质询,大家各坐两边。我有一次去英国,是周三,恰好是总理问答时间,可以随便进,只要你经过安检拿到证件可以随便去。我专门进去,坐了一天专门看这个辩论。当然接受一般性的问题是没有意思的,最有意思的是反对党领袖跟他之间极其激烈的对答,极其激烈的攻防,你连一秒钟的思考都没有,一方面是非常消耗脑力和体力的,另外一方面如果这样一场辩论,这样一场紧密的攻防,你能够把它坚持下来,能做到的话就有很大的成就感。英国元首,像布莱尔、卡梅隆这样的都是能言善辩,每周都要经历这么一场辩论,而且每周都是非常的精彩辩论。
  新加坡也是这么一套的体制,威斯特敏斯特体制,议员由全民选举产生的,这个选举是真的,产生以后由议会最大党的领袖组阁,新加坡议会最大党过去是现在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是人民行动党,所谓的PAP,向来都是最大党,从新加坡建国以来,甚至是在新加坡建国以前在殖民地时代,作为马来西亚一个自治州的时候也是最大的党,这个位置从来没有改变过。新加坡的议会不大,有94个议席,现在有6个议席是属于反对党的,为什么有6个议席?6个议席是多还是少,主要是看谁问了,还有从什么角度来问的,以前只有一两个议席,很长时间只有一个议席,正儿八经的只有一个议席。新加坡因为受到国际的批评,有时候是冷嘲热讽,所以在80年代制定一个法律,说保证反对党要有3个议席,如果当选选不上的话,根据新加坡现有的体制,如果你选不上的话政府就从得票最多的反对党的候选人中指定两个,保证你至少有3个人。但是这个现象在2011年新加坡大选的时候改变了,有一个工人党,现在如日中天的工人党,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反对党,也是非常顽强的反对党,战胜了几个新加坡的明星领袖,包括新加坡最受尊敬的外相杨荣文所在的集选区。集选区是5个人,胜者全拿,要么5个人全输,要么5个人全拿,结果一个集选区拿下5席,就把反对党的议席数目从1席增加到6席,除此之外还有9个观礼议员,这也是新加坡政治体制有特色的,叫做政府指定的议员,政府指定9个人,这9个人可能从学界,从律师界,给新加坡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任命作为议员,你不是选举的,是任命的,但是权利义务也是相同的,可以投票,可以质询。作为威斯特敏斯特体系奉行的做法,由于人民行动党从来都是最大党,所以它从来都是组阁,主要的阁员也都是国会重要的议员。
  第二方面,新加坡确实是一人一票,他的选举是真的,投票也是真的,没有什么舞弊的现象,计票也是真的,都是经过反对党人在场监督,一票一票看过的,这个也不难,本来人也不多,本来新加坡有国民身份的人只有300多万,能够选举的也只有那么一些人,所以选票是没有错,都是一人一票选出的议员,在选举上足以保障民主最基本的精神,绝对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每个有合法选举资格的公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而且新加坡的投票是强制的,你必须投票,如果你是一个成年公民,有选举资格的公民,如果不去投票就受到很严厉的处罚。就这点足以让我们认为新加坡还是有民主框架、民主的基本底子。
  第三方面,议员是非常的亲民,选举以后不是说高高在上了,新加坡的议员每周都要接见一到两次选民,就是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候他要上班,下班之后一直到深夜两三点都有的,就在办公室接待大家的种种事务,而且这些事务体现出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的特点,大家找议员并不是了不起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事务,而是说我们家的水管坏了,找不到人,怎么办?老太太说我老了,没有人照顾怎么办?我跟邻居打架了,他也煮咖喱,我不爱吃咖喱,我说他他也不听,就是这些事情,每件事情议员必须给你答复,绝对不会推诿,所以真的是有议员到你家里换灯泡的,真的有,专门去换灯泡。他们的议员就相当于我们一个村委会,就这些事情他会做,解决你身边的问题。如果是一些重大的问题,对新加坡选民来讲最大的问题是祖屋的电梯要返修了,我们的电梯老停、老坏,怎么办,这一片都要返修,议员把它作为一个国内的大事在议会提出来,国家运行像市政府在运作,对国内的事务来讲。尽管新加坡在国际上有影响,实际上是市政府的形式来运作,处理的是人民关心的小事情,比如说总理每年做国情咨文的时候,新加坡国情咨文是总理在群众大会的演讲方式来体现,当然也不是很多人,也是有限度的,我参加过一次。你看总理讲的大多数事情是说我们今年要多修两条地铁,给老年人增加补贴,祖屋的电梯要返修,在什么地方要建新祖屋,讲的都是民生问题。政府的民主体现在议员跟人民有紧密的接触。这点也体现在竞选方面,一旦开始竞选,议员走访每家每户是必然的,而且走访不止一次到一家一户去敲门,要保证这个选区的人每个人你都认识他,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身边的贴心人,要帮他们解决问题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14:4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