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青年学者谈靖国神社:关乎日本人如何找到灵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8 15:3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网8月16日讯 8月13日,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在某网站发表题为“靖国神社,一座非典型的日本神社”的文章。他认为,“靖国问题”不仅涉及到日本政府和国民如何看待“战争责任”的问题,还涉及到生存在全球化时代的日本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灵魂与位置的核心问题。
  “靖国问题”关系重大
  谈到10年前第一次参观靖国神社的感受,加藤表示,那是“一次微妙的冲击”。他写道:“我从未在神社里见过那么多人,小时候在家乡伊豆半岛去过的神社都是安静的,除非是在新年或节日。靖国神社里虽然人多却并不嘈杂。相反地,那里平静得让人感到严肃,甚至神秘、恐怖。”
  看到神社内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他“才第一次体会到靖国神社与一般神社不同”,那里与他“从小熟悉的”、“让人产生安全感”的神社空间迥然不同。
  加藤认为,如今“靖国问题”成为外交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是“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于否认战争,美化战争”。在他看来,“靖国问题”不仅涉及到日本政府和国民如何看待“战争责任”的问题,还涉及到生存在全球化时代的日本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灵魂与位置的核心问题。
  在文中,加藤引述了东京大学教授高桥哲哉《靖国问题》一书中对于解决“靖国问题”的一些设想,如“彻底实施政教分离,在名义与实际双层意义上废止作为‘国家机关’的靖国神社,并割断国家与神社之间的连结,包括终止首相与天皇的参拜”。加藤认为,二战已经过去68年了,“靖国问题”不但远远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连如何解决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途径与清晰的框架,日本政府应该从“政教分离”的宪政角度尝试解决之道。
  日本国民的二战观
  近年来,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日本政治家对历史问题“失言”不断。加藤认为,这并非偶然,自二战结束至今,日本国民的历史观仍然没有达成一个整体共识,对于“底线”的摸索,日本社会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加藤说,在每年的8·15日本战败纪念日,整个日本社会都会进入“反思战争”的状态,不过,这种反思的意涵是复杂的。“首先,这种反思仍是在向为战争而死亡的同胞表示追悼;其次,它从‘为什么发动了那场战争?’的角度思考战争责任;再次,是呼吁本着对二战的反思坚持反战与和平的立场;最后,这种反思意味着在坚持和平国家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崛起。”
  对于二战,加藤说,普通的日本民众讨论的最多的是“迫使国民陷入那场战争的当权者”,“至于日本人以外的人,顶多提到美国”,但基本从来没有提到过“中国”两个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0:2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