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印尼政局突变。"九·卅"事件之后,印尼军人政权出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理由,对华侨进行大力排斥和迫害,甚至把华侨视为中国的"第五纵队"加以清肃,其意识形态色彩十分浓重。由此引发的民间性排华行动在印尼社会形成浪潮,大规模抢掠、烧杀、驱赶华侨的事件普遍发生,大批华侨被遣返回国。此后,苏哈托政权构建的"新秩序"统治开始全面实行强迫同化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禁止双重国籍以消除一切同化障碍;全面关闭华文学校和报馆;取缔华人社团;强迫华侨将姓名改换为印尼名;禁止在公共场合或电话中讲华语;禁止对外表现中国的风俗习惯;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华文印刷品;禁止收藏、拥有、买卖和发行华语音像制品;禁止新建或扩建华人庙宇;在华人身份证上标以特殊印记,等等。这些政策和法令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具体化,如将中国的太极拳改名为"印尼疗法操"并配以印尼音乐;在中国和印尼断交期间还禁止台湾的演艺团体访问印尼;在学校讲一句华语罚款10印尼盾,等等。(注:参见Drs. H. Junus Jahja :《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问题》(二),载《印度尼西亚日报》,中文版,1998年8月6日;黄昆章:《论印尼同化华人运动》,载《侨协杂志》,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