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1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北大国关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经验谈(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3 21: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大家写了很多的考研经验,本人也想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考研心得。为了避免显得多余,本人侧重写一下大家都没谈到的一些经验。先自我介绍下,本人今年被北大国关国政专业录取,今年是我第二次考北大,本人在08年的时候报了国际关系专业,但很遗憾没考上。首先我先来谈一下专业的选择吧,其实本人一直认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实在是没什么区别的,如果你硬要说有区别那就是国际关系侧重于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中美、俄美、中俄、中日等大国间的关系,比较宏观,偏重于时事一点(因研究方向而有异)。而国际政治则侧重于地区及理论的研究(国关也研究),相对比较微观。本人在08年报考了国际关系,实乃被国际关系的时事性及北大国关比较强所迷惑,因为跟很多人聊过大家都认为国政可能更偏理论一点,而国关则比较实用,同时很多人都说北大国关比国政强。但其实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想搞研究读什么都无所谓的,还有本人认为北大国政也挺强的,而且还是国家重点学科。09年报考国政则显得很功利了,因为本人看了08年国关的录取人数及所报人数之后,感到竞争太激烈了,而国政报的人则稍少很多,同时招的人也比国关多。当然直到去年的10月份本人才决定要报国政的,因为本人在08年的考研中国际关系史考了120(最高分),实在是不忍心放弃自己的强项,所以报名以前一直都是按照国关的要求来复习的。同时在这里我要感谢惊飚飞鹰,其对我报考国政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与其的多次交谈让我对北大国关和国政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本人想谈谈我第二次考研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1)租房:08年7月毕业后我决定在北京复习,同时也决定在北大周边租房备考。一来由于离得比较近可以去旁听相关的课程,二来北大西门那边的环境还真的很不错。刚开始本人想找北大学生的宿舍后来由于价位太高(平均1500一个月)就放弃了。后来就把目标锁定在尉秀园、承泽园、稻香园等离北大比较近且价位在1000元(单间)左右的地方。后来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看房子,同时也拼命的砍价。最终决定在稻香园里租个单间每月833元(半年5000元,包水电、网费、暖气,本人认为挺不错的,关键是比较安静)。这样房子问题就解决了。找房经验:如果大家想要在北大周边租房的话,单间价格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而且面积就10平米左右,合租的话可能便宜点每个床位500左右,货比三家,多联系一些房子,这样选择面比较广。同时环境也很重要,在承泽园旁边有个挂家屯,那里500—800就能租到一个单间不过周边环境很不好,本人最终还是放弃了。合租一定要仔细询问合租者的相关情况,如果也是考北大那最好,最好别跟工作的一块住,因为“生物钟”不一样。(2)吃:这是本人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北大西门有很多小吃店,但本人不推荐大家去那吃,一方面比较贵其次卫生方面本人也比较担心。本人最终选择去北大食堂解决吃的问题。在一些公告栏或者教学楼的课程安排表上都会有很多出租北大的饭卡、网卡、澡卡的一些信息。我是在一教的课程安排表上看到的,后与其联系租到了收15%手续费(存100元里面实有85元)的卡每月租金为50元,还有不收手续费的卡每月租金100元(也有人租90元的,但本人没租到)。其实本人用下来感觉这两个卡的成本差不多,每月平均花300元(几乎都在学一吃的,比较便宜且味道不错强烈推荐)扣去45元的手续费和租金与不交手续费的卡每月花下来的钱差不多。当然如果两个人用则选择不交手续费的卡比较好。(3)旁听,本人以前也在北京上学也不时来北大国关听过课,但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坚持下来。这次本人有选择的听了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王联老师的国际政治概论、许老师政治学原理、牛军的新中国外交、朱锋的国关理论评价、梁云祥老师的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还有罗艳华的战后国际关系史。本人一直坚持听了下来,感觉对考试受益匪浅。特别是王联和许的课是比较重要的。还有要考国际关系的同学也别忘了听罗艳华老师的战后国际关系史,今年的厨房辩论其在课上就给本科生讲过。牛军的课可以不用全部听完(讲的太慢,一学期了才讲到60年代的外交,而且其侧重讲中苏之间的外交关系),当然考外交的除外。还有一定要重视老师们的讲义,如果你把讲义和真题对比研究一下,你会发现惊喜的。
    最后我想与大家谈谈参考书的选择和我两次考研复习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对于参考书Regenbogen已经谈了很多了,我则简单的谈下我去年用过的且对考试比较有用的参考书。政治学原理我用了政治学15讲、安德鲁海伍德的《政治学》,华夏出的政治科学、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比较政治学。同时我还参考了王浦劬的政治学基础(这书确实很教条也很意识形态但本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毕竟这书写的比较全、观点也比较清晰,而且也代表了一家之言,在答题时有利于把其观点拿出来与其他书籍进行对比)还有《政治学手册精选》这书是本人比较喜欢的,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本人是去国图花高价印的。同时这也是北大国关以前的参考书之一。国际政治学方面我主要用了李少军的国际政治学概论和梁守德的国际政治学理论还有华夏的世界政治,其他的我就没怎么涉猎了,毕竟时间有限。其实这三本书就几乎涵盖了很多国际政治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梁守德的那本书大家应该好好背一下,因为上面的很多观点在北大国关老师的论文里经常出现的。新中国外交和战后国际关系这门专业课外交方面我主要用了谢益显的中国当代外交史和张植荣与洪停杓合著的当代中国外交新论,这两本书一史一论,比较全面的把外交史和外交政策概括了。其他的书本人认为不用过多去看毕竟外交在这门专业课里占的分也不多。战后国际关系史本人则用了北大出的战后国际关系史,同时还参考了顾关福的国际关系学。只要把这两本书记得差不多我认为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当然还有论坛上的很多名词解释也很实用。以上就是我在去年备考的时候主要参考的参考书,这些都是对考试比较有帮助的。但如果是第一年考的话本人认为还是要按照Regenbogen所推荐的书目适当的挑几本经典的书读一读,拓宽知识面。本人去年没看是因为在08年备考的时候已经看了一部分了。
    08年的国关失败经验:1参考书的陷阱:本人决定考北大国关是在07年3月份的,在决定考之后就找参考书(那时候北大还提供参考书的)也旁听了部分课程。但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参考书上,后来本人也看了部分国关名著:摩根索、布热津斯基、华尔兹、保罗肯尼迪、亨廷顿等他们写的很多被大家所熟知的书都已经看得差不多了。看这些书加深了我对国关研究的兴趣、拓宽了我的视野,但这些书说实话对考试还真的起不了什么直接的作用。同时北大所提供的每本参考书我都很认真仔细的看并作了很多笔记。那时候那些参考书就像我的图腾似的让我顶礼膜拜。国际关系史方面的还好,掌握的比较好,最终也考了让我想都没想到的120分,而政治学概论则没过线(84)。当看到这个成绩时我有点苦笑不得。最终08年与北大无缘了。建议:选取部分对应试有直接作用的相关书籍就可,贵精不在多 2资料太多、太杂。当我决定考北大国关后就上很多论坛找资料同时也联系同学帮我介绍了个北大国关的本科生,他由于保研就把他以前收集的很多课件讲义都给我了,光复印那些课件都花了不少银子。最后就沉浸在课件讲义的海洋里,不能自拔,结果“溺书而亡”!可悲、可叹阿!建议:资料最好是自己整理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整理一遍更能加深记忆。还有论坛上卖的红宝书,这书确实对考试很有帮助,但对国关学习有一定的误导,希望大家还要用好。所以总的来看我08年的失误主要在迷信参考书、资料(现在在找资料的要注意了,研究生考试毕竟属于应试,还是要像高考那样去对待,)还有对老师的出题方向不太了解。
    09年国政的成功经验:在参加过08年的考试后对北大国关老师的出题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找到了自己复习的误区。1重视讲义:老师讲义上的很多内容有些就是考研的真题,这方面政治学概论这门专业课比较明显。当然并不是题目一样而是答案内容,史实方面相似。2注意答题:在听了半年多课之后,感觉北大国关老师比较喜欢进行比较,经常把不同的观点拿来比较然后得出结论。同时很重视史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准备的时候不仅要知道几家之言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观点去评价并得出比较后的结论。如果只是把一些观点堆砌没去评价和总结那得的分业不会很高。(08年政治学概论我就这样,写了很多观点但没去评价而且总结的也不是很好)3国关老师的论文:针对08年对出题方向不是太了解的问题我在09年备考时去知网下了很多北大国关老师的论文(特别是国政教研室6位老师的论文),看这些论文受益匪浅。一方面吸收了一些新的观点,但最主要的是可以看看国关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和答题方式,从而在专业课考试时模仿一下。总的来看09年是非常的功利了,真的是把研究生考试当作应试去准备的。平时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考北大国关需要很广的知识面,其实本人经过这两次考研后感觉比起知识面的广度来说来说北大更重视基础(这也是本人觉得政治学基础这书还具有可看性的原因之一)。09年的政治学概论的考题就很明显,都是很基础很理论的。同时北大他也不回避热点,在新中国外交与战后国际关系的专业课中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时事热点方面的题目。总结08、09的两次考试其实我都犯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就是答题时间分配很不合理。这也是我今年专业课分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我答名解用了50分钟左右,每个名解我答了半页纸,两个名解一页。解答题几乎答了快一页,花了70分钟左右,最后就剩下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答论述题。(论述题也答了一页多,但很多观点都没展开只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可想而知我答的情况有多糟糕。我认为比较理想的安排是名解20—30分钟(外交和战后史可能要长一点,因为有8个名解),解答40—50分钟左右然后花两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来答论述。当然见仁见智。
    最后我想谈一下今年复试的一些情况,按晚年北大国关的复试比例是130%而今年由有几个专业才招一个人,所以复试比例提到了150%。这一提高就让我踏上了复试的末班车。本来当我知道分数后我并没有报什么希望,当时已经在联系学校调剂,同时也在试着去找点工作干干。后来国关教务处打来**后我才开始准备复试,也跟惊飚飞鹰聊了聊复试的一些情况。接着开始从老师的研究方向入手来准备复试。找了很多热点(巴以、南海等都是那时比较热的),并把以前准备初试的材料看了下(因为很多都记不清了)。由于复试时我排名最后,所以等了将近1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就看了看自己准备的热点顺便也跟其他复试的同学交流一下,大家相互勉励。进去后先自我介绍就只说你的名字、就读(毕业)学校及专业。这个面试总共有6个题。我抽的第一题是吴强的“谈一下冷战后民主的传播”答这个题完全就是凭自己知识的积累了。最后感觉答得一般,接着第二题是王联老师的“请谈谈巴基斯坦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作用”这个题与去年的复试题完全一样,在准备初试时我找了相关的论文和资料大体的分析了此题。于是在回答时就按照以前准备的现在能记起的答了,感觉不错,虽然答得有点结巴,但许多观点都已答出,从王联老师的表情里我看出他还是比较满意的。第三题是梁云祥老师的“谈谈中日东海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虽然这个题我没有怎么准备但由于本科学日语,对一些影响中日关系的许多问题都看了不少的书,同时我还准备了很多南海争端和划界方面的资料。最终我结合两方面的准备,把自己知道的都答了出来。答到后面时梁老师突然追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不知道去年“签订的有关中日东海划界问题所签协定的具体内容”。当时我头一朦,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了几秒。最后我还是说我不太清楚,没关注那么细。刚走出会议室我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最后一题在我看来答得还是不错的,虽然我没从正面阐述中日东海问题的具体内容,但我从国际海洋法对划界的规定及对相关争议领土的规定这个角度来答中日之间的东海争端。最终取得了复试第一名,弥补了初试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帮助我顺利的考上北大国关。另外补充下今年复试的其他三个题:张海滨老师的NGO,李安山老师的新兴国家(金砖四国、VISTA等),钱雪梅老师的亨廷顿的政治发展。
    从今年的复试题可以看出,平时的积累是很重要的,特别像钱雪梅老师和吴强老师的题可能平时在备考的时候压根就涉及不到。所以在按照应试来备考北大国关的同时不要忘了补充一下相关的名家名著。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也不知对大家有没有帮助,不过提醒大家,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别人的东西只能是参考。同时我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大家有什么问题又在交流**:641523054(注明北大国关)邮箱:zqx130w7m@sohu.com


来源:人人考研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5-4 13:49:37 | 只看该作者
国关是不是更加重视历史因素一些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8-10 12: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8-10 12:0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 19:1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