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央行的未来:独立性仅在操作层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0 14:3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采集器,三人行采集器系列,整套软件含采集、发贴、自动回帖、IP互助广告互点、论坛群发等软件,具有对外宣传,对内增加广告点击、采集更新论坛内容、制造千人在线的火暴气氛等功能,是一款强大的数据采集器,使用更多软件请到http://www.srxzz.com下载。QQ:725659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财经人物全球央行的未来:独立性仅在操作层面?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4月08日01:5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全球央行的未来:独立性仅在操作层面?(图)]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中央银行都推出了史无前例的政策措施:量化宽松、宏观审慎监管、欧洲对资产市场提供支持……所有的一切都似乎颠覆了人们对央行使命的传统理解。更令全球瞠目结舌的是,日本央行新任行长黑田东彦最近宣布了极为激进的宽松计划: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将货币供应规模翻番并实现2%的通胀目标。

  然而,全球央行能否在经济复苏时及时收回流动性并缩减资产负债表?是否会引发通胀?各国央行又如何面对外界对其可信度与合法性的不断质疑?

  在4月4日至6日举行的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防御之变迁:新经济、新思维”年会期间,“中央银行的未来”成了本次年会的焦点话题。

  危机后央行肩负双重任务

  “中央银行家们过去一直介于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之间。但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他们现在认为,与其"换岗",不如在飞机还在飞行时"换引擎"。”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说。

  刘明康指出,金融危机前,中央银行家们普遍认为,维持物价稳定是其恰当且充分的使命。他们相信,这一使命会自动产生金融稳定,因为金融市场的价格会自我修正,不需要央行干预。而当危机突然爆发,经济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造成了金融与社会动荡,“大稳健”时期由此告终。

  危机导致物价稳定与宏观经济稳定受到剧烈冲击,全球央行因此饱受诟病,批评人士认为恰恰是利率政策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

  刘明康说,随着全球市场流动性激增,央行的金融稳定责任也相应加重,全球主要央行开始被赋予双重任务:维持金融稳定和控制通胀目标。央行与政府之间的独立性,也由此变得越来越有争议。

  “央行的双重任务是很难的,而且也不那么有效。”刘明康说,“主要困难包括,央行该何时停止干预?应该何时退出而不至于超调?央行是否拥有足够的信息、知识和经验对抗?是否要使用相同的政策工具?如果两个目标冲突的话,如何解决矛盾?如果使用多种工具,次序如何、影响几何?”

  央行使命并未真正改变

  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沈联涛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央行开始涉足未知水域。”

  尤其是随着政府财政政策空间在公共债务与财政赤字高企的局限下受到限制,包括日本等国家政府纷纷向央行施压,要求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自上任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试图通过大胆的“安倍经济学”帮助日本经济走出通缩阴影。尽管这些行动在国际上引发了对央行独立性和“货币战争”的担忧,但黑田东彦抗击通缩的心意已决。

  不过,全球央行使命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在危机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银行与金融学教授查尔斯·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认为,央行的使命实际上并未真正改变。

  “尽管日本央行最新宣布的措施是激进的,但日本央行的使命并没有改变太多:通胀目标从1%变为2%。即便如此,这也只是变得与英国央行、欧洲央行一样而已。从政策工具来看,也只是从质和量两方面大规模扩大。”古德哈特说。

  与此同时,对于英国央行正在讨论使用“名义GDP目标”的可能性,古德哈特指出,英国财政部的最新报告显示并强调了应该继续使用通胀目标。在他看来,“那些支持使用名义GDP目标的人,事实上只是在掩盖其提高通胀目标的真正目的。”

  刘明康也指出,事实证明,危机后,央行行长们并没有被赋予相应使命(mandate)来完新任务。更何况,在央行拥有的资源与他们被赋予的新任务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此外,央行也缺乏足够数据来应对挑战。

  包括量化宽松等的货币政策通常被外界称为“非常规措施”。但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Adam Posen)看来,所谓的央行“非常规措施”事实上是被夸大了。“如果看一看央行历史,多数央行都在买卖资产,干预市场。大规模购买资产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操作。”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携手并进

  去年刚刚从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卸任的波森一直被视为“鸽派”先锋人物。“世界是不对称的,在一个方向上可以做的事情,相反方向可能就无能为力。”波森在本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停止通货膨胀要比通货再膨胀(reflate)更容易,做得不够要比做得太多更糟糕。”

  但即使是常常主张央行要做得更多的他也表示,中央银行未来的实践与抱负应该是“谦逊的行为主义”(humble activism):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擅长的事情,不要把其他事情做过头。

  波森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应加强互动。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就指出,相对小规模的货币刺激,配以一定财政刺激的话,能够起到比超大规模货币政策“单打独斗”更好的效果。

  野村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Richard Koo)也建议,欧元区需要建立新的条约,要求成员国推出财政刺激政策,从而减轻欧洲央行的政策负担。

  但如今,不仅是财政空间有限加重了央行的政策负担,过分强调“央行独立性”也是问题。

  “似乎央行与财政部沟通已经成了一种禁忌,这是毫无理由的。”他认为,央行独立性意味着政府不能强迫央行购买其债券,但并不是两者之间没有沟通与合作。

三人行论坛管理软件系列是您网站开发管理的必备工具,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管理,让您摆脱繁重的维护,喝着茶玩着游戏就能经营好网站http://www.srxzz.com下载。客服QQ:72565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18:0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