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 21:50:27
|
只看该作者
三、俄罗斯实施现代化的前景展望
俄罗斯是一个既有传统大国政治雄心、又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向外界学习,特别是向西方学习”的国家。如果俄政府能够严格落实《2020年前发展构想》和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所确定的各项指标,可以预测,到2020年,俄将会基本摆脱目前以资源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步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资源经济为辅的现代化阶段,届时俄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应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相上下。鉴于俄有发展军事力量的深厚传统,随着经济实力增强,俄也会加快发展国防力量现代化,这将保证俄在综合实力方面届时排在世界前五强。
在俄罗斯实现创新经济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有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包括丰富而自给自足的自然资源,比较雄厚的技术研发和加工生产能力等。同时也有不少可能制约俄创新经济和一体化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需要俄政府支认真应对和克服。
首先,社会政治稳定因素还有待增强,否则将从根本上影响俄一体化进程。俄目前以“梅普组合”为核心、“统一俄罗斯党”为执政团队的政治权力体制有可能被相对“模式化”,但到2012年现有“梅普组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能否按现行设计顺利转变为“普梅组合”,即由普京再次出任总统(按200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从2012年起每届总统任期为6年,可连任一届。),而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理,2018年普京连任总统直到2024年,期间梅继续出任总理,到2024年普京因年事已高而退休,由梅德韦杰夫再出任总统,2030年梅连任总统直到2036年第二任期届满退休。若按这一模式发展,到2036年前俄政治权力核心应会保持稳定,实施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强国战略应有比较可靠的政治保障,但这一模式能否顺利运转和延续本身还是未知数,况且国内其他党派能否允许这一接班模式顺利实施同样难以预料,其它社会政治和安全因素是否会干扰“梅普组合”转换交接、干扰创新经济和现代化进程也难预料。
其次,俄创新经济和现代化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俄能否在竞争中取胜也是重大考验。现在国际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本身是常态,各国都是在相互竞争中成长和发展。但俄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其主要竞争对手是实力强劲的美国、欧盟,未来也面临其它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目前不论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所列的俄创新和技术优势领域,美、欧均有更强或相近的优势。如航空领域美国波音系列和欧洲“空客”系列均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且已将俄原有客机市场挤占得所剩无几,俄要在现有国际客机市场“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非易事。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研发上美国几成“巨无霸”,欧洲、以及日本、中国、印度等紧追不舍,俄要在这些“夹缝中”成长起来,同样需要加倍努力。况且,现在俄罗斯的劳力成本之高可与欧美并肩,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低又给俄造成很大竞争压力。所以俄在新一轮“自主创新”中,面临的最大竞争压力不是来自国内,而是国际市场。
第三,俄想借助西方实现现代化,而西方能否真诚帮助俄仍值得怀疑。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要与西方结成“现代化联盟”,借以学习和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吸纳欧美投资、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此今年以来,梅、普着力加强与欧美关系,其中包括加强与荷兰、芬兰等具资金和技术优势国家的合作,化解与波兰因历史问题而引发的长期龃龉,并以油气订单和股份转让“回报”参与俄“北溪”、“南流”天然气项目的国家,以经济利益换取欧盟支持俄现代化进程。梅德韦杰夫6月访美以“创新之旅”为特色,着重就如何引入美创新模式、敦促美取消对俄技术限制等开展工作。迄今欧盟同意与俄就此开展讨论,美国也表示了“欢迎”,但在具体行动方面仍显谨慎,且欧美主要还是从自身的战略利益需要考虑与俄合作问题。欧盟希望通过与俄“现代化”合作能够将俄引入欧盟所希望的方向,即促进俄政治上更加符合欧洲的“民主标准”,经济上达到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准”,安全上不再对欧洲构成“任何威胁”。美国对俄现代化的“欢迎”具有很大的矛盾性,就在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在华盛顿谈论双边合作时,一场制约两国关系进一步走近的“间*案”已经准备就绪,梅刚离美回国,连续的“间*案”就被公布,这对去年刚“启动”、今年才提出要“重塑”的俄美关系无疑是“当头一棒”,这也是对梅德韦杰夫期待借美实现现代化“泼了一瓢冷水”。未来的事实很可能会证明,俄指望与欧美搞“现代化联盟”,如果这不是俄希望借此改善与欧美关系的“策略之举”,便是俄“一厢情愿”的梦幻,而非俄与西方“两情相许”的结合。总之,俄与欧美搞“现代化联盟”或“现代化伙伴”之路不会平坦。
第四,俄国内对“创新经济”和“现代化”的认识并非一致,必将影响该战略计划的落实。普京提出“创新经济”和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虽一脉相承,但毕竟有区别,且普在各种场合更多提“创新经济”,较少提“现代化”。据俄媒体报道, 2010年4月,普京在向杜马做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本来要批评梅德韦杰夫的现代化计划,后考虑到不宜公开分歧而作罢。[13]梅所领导的“俄罗斯现代化和经济技术发展委员会”从一开始就没有普京总理参加,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也是2010年1月才被补进。这种领导体制在外界看来是很难理解,它不像是因总理要抓全面工作而“腾出”,更像普京不愿参加该委员会。如果这种判断成立,说明梅普不仅在政策理念上存在分歧,且在政策实施上也可能存有矛盾,这将对“现代化”战略的落实极为不利。俄国内一些人士甚至对“创新经济”和“现代化”的实施前景都不看好,认为不论要实现上述那一个目标难度都很大。俄罗斯纳米技术公司总裁丘拜斯认为,现代化需要拖延10-20年,这是因为有许多障碍,对新产品的内需不足,创新产品可能在俄找不到用户,还有官僚主义的掣肘,80%的创新项目申请可能被湮没在办理文件中。[14]俄高等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亚辛认为,要将俄创新成果由现在占全球市场0.5%提高到15%,至少需要50年。他认为俄在航空、航天、原子能等少数几个领域可能会在未来10-20年取得创新成果,其它领域比较难。[15]俄全球化研究所所长杰里亚金认为,俄不改变现行的全面垄断限制,不改变全面腐败,要实现经济现代化是不可思义的。[16]
未来10年俄能否实现“创新经济”和“现代化”目标,这取决于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推进。当然,“未来是难以预料的”,尤其俄罗斯历史上总是大起大落,政策大“摇”大“摆”,特别是俄对欧美助俄实现现代化有期望过高之虞。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7月举行的俄驻外使节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我们需要与我们的一些国际基本伙伴建立专门的现代化联盟,与谁呢,首先是与这样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与整个欧盟、与美国”。[17]梅德韦杰夫希望西方能助俄实现现代化,但西方能否让俄如愿以偿,实难预料。特别是西方在与俄合作时,总是要首先从其自身战略需要出发,而不太可能完全满足俄的要求,有时可能提出让俄难以满足的利益交换条件,迫使俄知难而退。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要成为一流国家,需要安心发展20年。俄罗斯有专家说,“从斯托雷平开始,甚至在他之前就有很多人说过这样的话,可是都做不到,近100年来我们从没有安心发展20年的机会,现在也不会有这种机会”。[18]如果正是这样,也不排除俄在未来10-20年内,受思维定式、传统产业、以及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等影响,在创新经济方面取得的进展会有限,届时俄仍将是一个拖着沉重传统步伐缓慢前行的世界大国,而非全面现代化的世界强国。
--------------------------------------------------------------------------------
[1] 《俄罗斯联邦2010年前发展战略》, 《莫斯科新闻》周报2000年第18期。
[2]К онцепция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 http://premier.gov.ru/events/1212.html(上网时间:2010年1月25日)
[3]К онцепция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 http://premier.gov.ru/events/1212.html(上网时间:2010年1月25日)
[4] Медведев Д.А. 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 24 ноября 2009 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news/5613(上网时间:2010年2月5日)
[5] Основная тема заседания – возможности участи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 компаний в процессе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экономики страны. http://www.kremlin.ru/news/6459(上网时间:2010年5月有10日)
[6] Медведев,Д.А. Россиия,вперед! 10 сентября 2009 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news/5413(上网时间:2010年1月11日)
[7]Медведев Д.А. 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 24 ноября 2009 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news/5613(上网时间:2010年2月5日)
[8]Восемь заседаний Комиссии по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Стимулирование инновацио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по-русски
2010-02-10 /http://www.ng.ru/science/2010-02-10/11_comissia.html(上网时间:2010年3月4日)
[9]Медведев Д.А. 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 24 ноября 2009 года, http://www.kremlin.ru/news/5613(上网时间:2010年2月5日)
[10] Медведев Д.А.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XI сьезде партии ?Единороссии?. ?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21,11,2009.с.1
[11]Медведев Д.А.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XI сьезде партии ?Единороссии?. ?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21,11,2009.с.1
[12]ПРОГРАММА эффектив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на системной основе 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факторов в целях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http://www.runewsweek.ru/country/34184/
(2010年7月20日上网)
[13]СМИ: Путин не стал критиковать медведевские инновации, сделав упор на выигрышной теме кризиса21 апреля 2010 .http://www.newsru.com/arch/russia/21apr2010/putin_smi.html(上网时间:2010年6月14日)
[14]Наумов,И. Чубайс вывел инновации за границы 2020 года.
Процесс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экономики России может растянуться на десятилетия
2010-01-25 / http://www.ng.ru/economics/2010-01-25/1_chubais.html?mthree=1(2010кр (上网时间:2010年7月10日)
[15]Наумов,И. Чубайс вывел инновации за границы 2020 года.Процесс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экономики России может растянуться на десятилетия
2010-01-25 / http://www.ng.ru/economics/2010-01-25/1_chubais.html?mthree=1(2010кр (上网时间:2010年7月10日)
[16] 同上
[17]Медведев Д.А.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совещании с российскими послами и постоянными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ями в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организациях.12 июля 2010 года, http://president.kremlin.ru/transcripts/8325(上网时间:2010年7月21日)
[18] Никонов,В. Современный мир:новая реальность . Стратегия в России. №8,2009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