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欧盟当前经济形势及其影响 作者:余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9 16: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盟当前经济形势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0-04-21  作者:余翔  来源:《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3期



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2008年欧盟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减速,2009年前景仍不容乐观。欧盟当前的经济困境对其政治、社会等方面已经开始产生负面影响。



一、经济形势



  (一)实体经济全面恶化。欧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欧盟经济衰退的程度比预计还要严重。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缩水1.5%,全年经济增长0.7%,远低于2007年和2006年的2.7%和2.9%。欧元区工厂订单已下跌超过26%,欧盟27国下跌近25%。欧盟委员会预测,这种经济颓势仍将持续,欧盟正面临战后4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期。预计欧盟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为-1.8%,欧元区为-1.9%。

  目前,欧盟四大经济体已悉数陷入衰退。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体,2008年第四季度由于投资和净贸易下滑,其经济缩水2.1%,这是自1990年东西德合并以来最大的季度衰退,而此前德国季度萎缩从未超过1.2%,预计2009年德国经济将下降2.3%。英国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缩水1.5%,预计2009全年缩水2.8%,将成为欧盟主要经济体中衰退最严重的国家。法国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收缩1.2%,预计2009年萎缩将超过1%。法国经济部长表示,2009年将是艰难的一年。意大利2008年第四季度经济收缩1.8%,创1980年以来最高记录,预计2009年经济还将下降2%。[1]

  (二)出现再次发生信贷危机的迹象。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导致了欧盟银行“惜贷”和企业、消费者“慎贷”。据统计,2008年11月的私营部门授信额增幅下降到7.1%,居民消费者的个人信贷较上年下降了100亿欧元。受住房需求疲软、欧洲房地产市场急剧下跌、银行信贷紧缩及消费者信心低迷的影响,信贷违约现象正进一步向信用卡、汽车消费贷款、学生贷款等领域蔓延。

  与此同时,东欧和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出现债务危机并将殃及欧盟金融体系。据报道,目前全世界向新兴市场国家提供的4.9万亿美元贷款中,欧盟国家所占比例高达74%。一些东欧国家的债务已经达到了极其危险的程度。东欧国家外债超过1.7万亿美元,其中大量是短期债务,而且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债务都是向西欧借款,尤其集中于奥地利、瑞士、希腊、意大利和比利时银行。东欧国家2009年必须偿还4000亿美元的债务,相当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3。如果东欧国家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将会重创欧洲金融体系。1

  (三)贸易赤字仍在扩大。据欧盟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2008年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赤字为2413亿欧元,较2007年增加了489亿欧元。欧元区贸易赤字达到321亿欧元,较上年增加163亿欧元。其中欧盟对华贸易赤字由2007年的1490亿欧元升至1557亿欧元。2



二、危机影响



  (一)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但手段更加隐蔽。伴随着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保护主义又开始在欧盟出现,但手段更加多样化,“隐性”保护主义、绿色壁垒、反倾销措施正替代关税壁垒、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重点打击对象。3

  中国是欧盟保护主义最直接的受害者。 2008年年底,ouzhouyihui通过一项新玩具安全指令,内容涉及儿童玩具的生产材料、检测以及市场监管等多方面问题,欧盟成员国将在随后的18个月内开始实施。欧盟的新玩具安全指令给中国的玩具制造企业树起一道“绿色”屏障。2009年伊始,法国火车制造商阿尔斯通公司首席执行官Philippe Mellier呼吁西方国家不要购买中国产的火车。2月11日,欧盟宣布对中国产钢盘条征收最高达25%的临时反倾销税,而这不过是欧盟目前对中国产品采取的10多项反倾销措施之一。

  此外,现阶段欧盟各国还存在严重的“隐性”保护主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为国内企业、金融机构提供援助和再融资时提出附加条件。不少欧盟成员国要求受援金融机构优先向本国企业提供贷款,以帮助本国实体经济复苏。4

  (二)救市分歧凸显欧盟内部矛盾。欧盟国家间一直存在诸多分歧,金融危机使这些分歧进一步凸显。法国总统萨科齐2月5日在电视讲话中抨击英国调低增值税以刺激经济的政策,声称法国不会重蹈英国的覆辙。英国政府对萨科齐的言论极为不满。与此同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萨科齐公开表示,“我们希望企业停止在国外设厂,而把工厂建在国内”,“如果我们资助汽车业重组,可不想看到一家新工厂在捷克或者其他国家出现”。萨科齐这番带有强烈国家保护主义的言论在欧盟内部引起一片嘘声,以汽车业为支柱产业的德国、瑞典、捷克和斯洛伐克反应尤其强烈。欧盟轮值主席、捷克总理米雷克·托波拉内克表示:“利用金融危机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企图可能会减缓和威胁欧洲经济复苏。”在德国,经济部长格罗斯因呼吁减税、扩大核能使用、实施更有利于企业的劳动法规,对默克尔的经济救援政策不满而于2月10日辞职。

  (三)失业潮可能引发欧洲社会动荡。预计2009年英国失业人口将达200万。英国总工会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英国过去的失业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而现在却以超过两倍的速度增加。西班牙的就业适龄人口中1/5可能在2010年前失业。欧盟整体预计有多达350万人失业,其中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与机械制造、金融服务、汽车制造依次是五大失业最严重的行业。

  失业率居高不下正成为欧洲社会动荡不安的隐患。在弥漫的催泪瓦斯与血色的暴力冲突中,冰岛和比利时政府相继****;东欧国家民众“强烈的不满情绪”开始涌动,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国已经演变成街头暴力;以欧洲舵手自居的法国今年1月有250万人同时罢工,宣泄对政府的不满;英国各地2月以来爆发持续的罢工潮。法国、西班牙、捷克迫于失业率上升导致急于遣返外籍劳工,英国也发生了反对使用外籍劳工的罢工。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蔓延,欧盟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政局不稳、种族冲突、移民、社会保障等问题将进一步突出。西班牙、波兰等一些至今还未发生社会动荡的国家也可能难以幸免。1

  (四)增加了欧洲选举的不稳定因素。2009年是欧洲名副其实的选举年,除ouzhouyihui选举之外,东欧国家斯洛伐克、立陶宛、保加利亚、乌克兰等都将举行大选;西欧国家德国亦将出现激烈的选战。在金融危机持续、失业率飙升的背景下,欧洲的民粹主义政党和民粹主义分子可能借金融危机给民众带来的不安全感,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增大社会动荡的风险。2

  (五)救市引发财政高赤字,将导致社会福利支出缩水。在金融危机困境之下,政府拨出巨资救市几乎已成为唯一的板斧,而斥资救市的结果必然是公共财政赤字激增。面对美国市场需求减弱和新兴市场需求不足的困境,欧洲难以再靠外部需求。3 预计今年拉动欧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鼓励投资和拉动内需的财政刺激政策。庞大的财政赤字刺激计划将导致许多欧洲国家财政赤字超过《马约》规定的3%的警戒线。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今年爱尔兰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1%,英国为8.8%,西班牙为6.2%,德国为3%,意大利为3.8%,法国为0.8%。为了刺激经济和防止出现过度赤字,欧盟各国政府很可能会削减社会福利支出,这将激起习惯于高福利的欧盟民众的强烈不满。1

  (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将是欧洲社会动荡的重灾区。首先,东欧转型国家缺乏在市场条件下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经验。危机刚爆发时,这些东欧国家曾一度张皇失措。其次,预期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这些国家期待加入欧盟能够带来繁荣和稳定,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样的失望情绪可能给政局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2 第三,东欧转型国家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东欧国家多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外债占GDP比重较高。过去五年,东欧国家虽是全球GDP增长较快的地区,却背上了沉重的外债负担。随着经济衰退的爆发,国际短期资本迅速撤出,而大量西欧商业银行也自身难保,这些令东欧国家一下子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金流出的问题。3









--------------------------------------------------------------------------------


*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


[1] European Commission, Diectorate-General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ffairs, Interim Forecast, January, 2009, www.europa.eu.


1 Jonathan Fenby,“Union in Crisis”,Yale Global Online, February 16,2009,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11969


2 “Euro Area External Trade Deficit 7.0 Bn Euro”, Eurostat, News Release, Euroindicators, January 16, 2009, http://ec.europa.eu/eurostat/euroindicators


3 TESTING TIMES,“Collapse of European Industry Worse than Expected”,02/12/2009,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europe/0,1518,607194,00.html


4 Simon Tiford, Philip Whyte, “Don’t Undermine Free Market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October 8, 2008.


1 “East-West Divide Plagues Europe”, Reuters, February 27, 2009, www.reuters.com


2 “Social Unrest Grips Europe as Global Recession Bites”,February 12 2009,www.euractiv.com


3周弘主编:《欧洲发展报告(2008—2009):欧盟“中国观”的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


1 Heirbert Dieter, “Managing the Financial Crisis-Is Europe Getting It Right?” SWP Comments 1, February 2009.


2 Katinka Barsysh, “New Europe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Centre of European Reform, February, 2009.


3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Economy”, Occasional Papers 41, Oct.200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1: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