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变革从话语开始 by李爱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9 23: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11月17日 09:54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爱明
世所瞩目的中共十八大顺利闭幕,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已经通过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新当选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更是传递诸多信号,显现一片清新之风,获得中外舆论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新一代领导人务实、亲民、开放和自信的风格。

新任总书记与记者见面并发表讲话,是自十三届一中全会以来的惯例。而这位中共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公开讲话,饱含感情,平实生动之中蕴含深刻哲理,直面问题并且强调必须大力解决,可谓“句句都说到了老百姓心坎里”,被外界视为一次成功的“就职演说”。

不难发现,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责任”和“人民”这两个词。

“责任”是习近平讲话的重要关键词,强调对民族、人民和党负责是他记者见面会讲话的核心,也是让人们感到真诚、温暖和充满希望的地方。

讲话伊始,习近平就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并表示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他说,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这个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就是对党的责任”。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作为担当中国改革事业承前启后历史使命的一代政治家,他们的肩上不仅扛着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沉甸甸的未来,更扛着13亿多中国人民沉甸甸的未来,以及整个国家沉甸甸的未来。通过讲话,习近平及时向外界传递了新一代领导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历史担当,更有理由相信具有这种历史责任感的现代政治家,能把中国引领到更好的未来。

而对人民的感情,在习近平不长的讲话中也一再强调。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类似老百姓唠家常的人性化的语言,传达了新一代领导人亲民的一面。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些话语则不仅表达了新任总书记依靠人民、回报人民的厚实感情,更表达了勤勉亲政、勇于担当的政治情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掷地有声、让无数人喝彩的话,更是充分表现了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对待人民的态度、对待改革的态度。人民利益至上,是人们不难从中捕捉出的政治信号。我们相信,拥有这种政治理念并且能真正落实的执政党、政治家,必定能得到人民的衷心而广泛的拥护。

习近平的讲话中尤其值得一提的还有直面尖锐问题的态度。在肯定历史功绩的同时,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且直陈当前社会尖锐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对于这些尖锐问题,习近平强调“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强调“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他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除了讲话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社会、百姓的强大共鸣外,习近平讲话所体现出来的话语上的新气象也同样值得重视。

有感情、有决心、平易近人是习近平记者见面会讲话不难总结的几大特点。这些特点,正反映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新气象,我们期待并且相信今后也一定有更多的新气象。

沟通,是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能否有效沟通,传递最想传递的政治信号,可谓至关重要。为什么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时要专门讲话“反对党八股”?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么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季米特洛夫语)。这对于整个执政党来讲,无疑是很大的危险。

改革注定是一条曲折艰难的路,改革也绝对没有浪漫曲。但是,任何庞大复杂的改革,都要从“小”处、具体之处着手开始。而在当下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处于承前启后甚至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要引领中国民众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路,顺利渡过改革深水区,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要对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领域全面改革、重点突破,更要首先能激发普通民众积极参与改革的热情,得到民众的支持,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革阻力,最大程度地增强改革力量。

这些无疑都离不开民众首先在情感上的认同和接受,而这种认同和接受无疑又离不开执政党、政治家的真诚有效的沟通,并且是用老百姓能够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去沟通。

习近平的讲话,正展现了新一代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改革新气象。这当然只是开始,人们会期待更多。

变革,不妨自话语开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3 07: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