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考研的学弟学妹们看过来!关于复试 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0 12:4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的同学初试还没边就担心复试了,我回答一学弟说一般初试过了复试就没有太大问题了,仔细想想这话欠考虑,今年复试的时候有个同学初试还挺靠前的,复试的时候却被刷下来了。很多人复试之前只知道考什么项目,但具体怎么考却基本没什么概念,我英语口试前一天还在狂背自我介绍之类的准备好了的问题(毕竟很多学校都是问这种可以提前背下来的傻瓜问题的),后来才发现基本没什么用,而且之前为专业课笔试所做的复习一概派不上用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下面就将我参加复试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虽说过了一个多月,可幸多少还有些印象,再写些贴上来对一些同学来说或有裨益亦未可知,至少能够为担心复试的同学暂时放下那颗吊着的心。

中大政治学理论今年复试分数线320(中大政治学理论专业课给分比较低的,不要看到别的学校那么高就那什么了),总分上线12人,两门基础课分数线50,两门专业课分数线90,其中有两人单科没过,有个三百七十多的,总分第二名,英语差两分,多悲剧啊。复试10人,计划招9人,参考书目同样只划定了考试范围,而且跟政治学理论的范围是一样的,但实际考什么内容却是另一回事。

3月31号下午两点半专业课笔试,原定是在文科楼110室,后来临时改在政务学院1楼的一个小型会议室,有饮水机和水杯,分两排相对而坐,每人各发一份试卷和答题纸,然后老师就出去了,没人监考,因此可以随时去上厕所,那老师没监考的理由是我们都是相互竞争的,而且也应该知道自觉什么的。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答完之后可随时离场,结果时间到了老师还没来,我们把试卷放在原位就陆续走了。题目比较开放,共四道题,第一道是要你讲全能主义政体和专制主义政体的含义,第二道是要你讲中国社会公民身份的政治参与,第三道是要你从利益分配组织的角度讲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的异同,第四道是道敏感而又和谐的时事题,是关于南京法桐事件的,大致是说南京市政府造地铁移植法桐,然后市民们(注:没有提到台湾立法委员邱毅在此事件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也没有涉及警方抓人事件,毕竟是书面的东西,可以理解,至少倾向和用意是非常明显的)通过系丝带和发微博等行动进行抗议,然后市政府与市民互动,最终市政府领导听取民众意见并决定不再移植之类的很狗血的童话故事,然后叫你结合材料说说中国城市公民参与的趋势。第二天下午四点多笔试成绩出来了(本来是第二天中午面试完就可以出来的,但由于笔试阅卷的老师没有及时赶到,所以等到下午才出成绩,另外,三项成绩是下午同时出来的),最高分78分,最低分60分,其中有4个都是60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可能好几人没过及格线,要说刚好这四个都是刚上线,可能性不是一般的小。由于计划招9个,所以只要不是太那什么,学院为自身着想也不会太为难我们,因此把这几个都提到及格线了。这不奇怪,一来给分很严,二来题目给得有特点,这“二来”又有两来,一来两道关于公民社会的给得很宽,二来极权主义不说说全能主义,法团主义不说说合作主义,搞些灰主流的名词,一边考我们专业知识,一边考某些英语词汇的N种译法,自然是难以胜任了,据我了解的情况,有个同学不知道全能主义是什么,另一个把合作主义写成了协商民主。不瞒大家说,我当时答题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因为压根没听说过合作主义。但从题目本身所透露的细节来看,却仍是有章可循的,其实题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是利益组织,也就是利益集团,而多元主义就是利益集团理论,这意味着合作主义一定是个跟利益集团有关且跟多元主义在重要性方面相称的理论,根据一个本科生的程度和资历,所熟知的应该只有三种理论,即法团主义、精英主义、多元主义,有了这个思路,只要对法团主义有个基本的把握,就该知道何去何从了。虽然当时仍有犹疑,但出来后越想越有道理,再后来到网上一查,果然不谬。这道题也使我得到一些启发,一是考试绝对不会考你太古怪艰深以致完全不懂的东西,二是答题时联想和贯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至于第一道题,即使没听说过全能主义,只要看到全能这两个字就不会觉得茫然了,一个全能主义政体必定意味着一个全能政府,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管起来的政府,这样的政府只可能是极权主义政府。实在不行,只需要把所学过和关注过的政体都列出来,相互对比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了。一个英语单词或者某种用英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译法是几乎不可避免的——这跟中国目前已不是全能主义政体有关,毕竟,这些名词都是舶来品!如果考试时遇到了审议民主(去年复试笔试就考到了这个问题),但你只知道协商民主怎么办?如果问的是商议民主呢?这只是个英语译法方面的小问题,说得有点琐碎了,但千里堤溃因蚁穴,一着错则满盘输,希望大家不要走同样的弯路,保持对这方面的敏感和警觉是完全有必要的。

第二天(愚人节!!!多有爱的日子!!!)上午9点英语口试和专业面试同时进行,10个人,前面的先开始专业课面试(约15分钟,时间比较固定,因为问题不固定),后面的先开始英语口试(约10分钟,实际上有长有短,因为问题基本上就三个,看你怎么回答了),这两门都是几个老师当场打分然后算出平均分的。

首先说说英语口试吧,英语口试有两个老师,大致过程是叫你抽一篇英语文章,然后朗读一遍,再问你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然后再问一道跟文章有关的问题,接着再问一道跟政治学专业或者你的研究有关的问题。我们英语口试时有两个老师,进去之前在门口先说句“May I come in”,然后老师叫我坐下,前面的桌上有一摞纸,然后老师叫我抽一张,每张大概一百多不超过两百个单词,抽好后老师先让我read it aloud,于是我就开始读,悲剧的是,当时只想着怎么读得字正腔圆掷地有声了,根本没怎么仔细去想文章的含义。然后老师问我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我就支支吾吾找着文中的字句胡诌一通,那老师一愣,以为我没听懂他的问题,然后将刚才的问题复述了一遍,我又胡诌了一通(悲剧啊,真的是胡诌),那老师恍然大悟,说,哦,也许我的理解跟你不同,然后说,I think……balabala,完全没听懂,但是我也“恍然大悟”了,连连点头,说,Oh, I see, I see。接着那老师问我,为什么文中说民主和参与有利于减少政治冲突,这是一个跟朗读的文章有关的问题,不算太难,但我回答得不好,因为几乎完全不知道原文说的是什么,只能自己想,更何况还是English!最后另一个老师问我,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有什么区别,这么简单的问题,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天鹅肉砸到我饭碗里来了,于是作答,答完一点停顿了一下,老师以为完了,就说OK, that’s all,我接着说and……总之很不理想,后来结果出来了,最高分43.5,最低分37,口试分数差距不大,而且普遍比较高。我这种程度竟然还排在前面,作为一个以20+为目标的菜鸟,深切地感觉到对口试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正常发挥就可以了,经历过之后往往会发现,只要你挺过来了,你的表现往往会比设想的最糟情况要好很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口试一般是全程英文的,切忌用中文。有个同学某个词语用英语不知道该怎么说,就用英语问老师,我能用中文表述一下吗,老师忙说NONONO,还有个同学猛了,直接说“用中文来说就是balabala”。其实如果不知道怎么表述,可以用意思相近的单词或者用另一种表述方式来替代,如果不会用disgust,用hate是完全可以的,老师问我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我就改个方式说When people take part in politics…balabala,再不行,略过也可以,老师绝对不会问你“What you just said?”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们一致认为,面试老师的英语口语也是需要提高的!再补充一点,不要过分担心过没过六级,虽然这两者有一定关联,但一来考研英语跟六级在出题风格上有较大差距,两者不能简单划等号,二来进复试的好几个同学没过六级。当然了!!!英语仍然很重要!!!

然后是专业课面试,首先抽一个问题,如果不满意还有第二次机会,但是如果抽了第二个第一个就不能答了,所以如果第一个不是实在难以作答,就不要冒险抽第二次,怕会更惨,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抽完后即时作答。这次有五个老师,进来后我桌子前面正面朝下平摊着许多小纸条,老师叫我选一条,我选的题目是这样的:有人说韩非子是东方的马基雅维利,对此你是否认同?为什么?然后老师说,如果这个题目不好回答可以再选一个,我犹豫了一下,说就答这个吧。老师先叫我将题目读一遍,然后示意我开始作答,于是边想边答,据说这个问题在某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原文,不过我没看过。然后一老师问我,你说他们都忽视了道德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里?当时脑子一下没转过弯来,就抽风地反问道,您指哪方面?那老师笑了,说还能指哪方面,于是我调整思绪作答。另一老师问我,你看过他们的原著吗,我犹豫了,然后他说直说不要紧,我就直说了,说只看过马基雅维利的一部分,另一老师笑了(笑什么!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不知道我很自卑啊!!!)。然后叫我举一本我看过的原著,我说《理想国》。问这本书主要是讨论什么问题的,我说讨论什么是理想的统治。那老师也笑了,说你这回答太完美了,我都不知道怎么问下去了(赤裸裸的那啥啊!!!)。然后另一老师问我为什么要跨专业考政治学,我说喜欢政治和哲学,有幸考上的话想研究政治哲学,又一老师来劲了,他欠过身,说我就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来问你个问题,你对政治哲学有什么认识,于是我balabala,又说比较倾向于自由主义,老师问你读过自由主义这方面哪个学者的原著没,我吸取教训了,果断说没有(我是土鳖我怕谁!!!)。老师问那介绍这些理论的书里面你喜欢哪个学者的自由主义理论,我说我比较喜欢温和一点的自由主义,比如说罗尔斯的,然后阐释了一通。然后问我怎么理解温和的自由主义,于是我先把诺齐克拿出来对比并批判一番,说他怎么极端,然后大致说温和么既要实现效率又要实现公平正义,达到一个平衡。问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这个平衡,我说用大多数民众的认同,以及民众对政策的容忍度(其实忽视了程序方面,当场回答,脑子哪有那么快)。再要我说三个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我答的是自由、个人权利、宽容,每一个都具体阐释了一下。后来跟一些同学比较了一下,总的来说,我的专业课面试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答得也算差强人意。成绩出来了,最高分90.2,最低分只有三十三点几(发挥严重失常了,ta的题目是谈对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认识,第9有七十几),9人通过专业课面试。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发现,笔试和专业课面试需要比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都基本没有按照考试范围的框架来,广泛的阅读以扩大知识面是必要的,因此参考书外还需要阅读一些相关的材料,这对初试同样是有效的。由于对某些国内教材也许是不恰当的偏见,所以我当时阅读的相关的书籍主要是国外的,如罗斯金的《政治科学》(这本是中大09年以前政治学本科生的教材)、海伍德的《政治学》、黑格的《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和托马斯的《政治哲学导论》,这几本都是比较经典的教材,有点多,可以择而阅之,重点推荐第1、2、4本。关于论文有中大的《中山大学政治学评论》,另外人大复印的期刊《政治学》也是不错的。有空没空多关注一下时事,不仅对思想政治有用,对专业课也有不少好处。鉴于老师们对原著的执着(竟然在短短十几分钟里问了我三次!!!后来通过交流发现,不只我一个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可适当阅读一下西方政治学著作选读或者主要思想介绍之类的教材,问有没有看过原著的话就说看过,只要清楚里面的主要理论就行了,老师一般不会问得太深,虽说坦白承认自己没读过不算犯错,但问到你的话回答读过总要好一点。这是个应试策略的问题,应试就应该用应试的方法,不要提到诚信的高度,毕竟,说严重一点,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在给你设置道德困境。

还有一个是关于面试老师的问题,会不会很凶很严?会不会问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我当时也有这方面的疑虑,真正经历过了才发现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面试不是审问犯人,老师问问题是为了测试你,不是为了为难你或者从你嘴里撬出什么秘密来,更何况你也许是他们未来的学生,因此不要有太多避忌,放开了说,呈现你真实的状态,即使是不太和谐的,只要不是太过火也没太大问题,比如说朝鲜政府是独*或专制政府在这种场合就不合适了,只需说朝鲜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行了,笔试也是一样。因为有些问题老师其实都明白,而且他们显然知道得更多,不然中大也不会这么大肆考公民社会、民主政治、司法独立却不叫我们回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类的狗血问题了。我一个考上吉大研究生的学长面试的时候老师竟然问他对谷歌退出中国有什么看法!他巧妙地答了两点,一是国际社会的压力,二是价值观不同。我们面试遇到的老师都是比较和蔼的,问问题的声音基本上没高过我答题的声音,英语口试的时候由于没有回答好关于文章主题的问题,那个面试老师先是将问题复述了一遍,后来还特意自己解释给我听(我确定在这种场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不是他们的责任,虽然我没听懂),专业课面试我犹豫的那一刻那个老师还特意开导我叫我直说就行了,另外当我提到对政治哲学的兴趣的时候,那个专门研究这方面的老师还特意欠过身面向我表示了对我的兴趣,整个过程都是融洽而和谐的。不要怕出错,再怎么错也顶多是一个错而已,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嘲笑或者看轻你,表现得谦卑一点,作为一个年龄上和学识上的晚辈,低姿态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坐姿端正,态度温和,在被问到不知道的问题时勇敢地说“老师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能不能换一个”(这是一个学长跟我说的真实的案例,当时面试老师笑了笑,说,你要是全都清楚了就不用来读研了,然后就换了一个问题。面试老师这句话透露的意思是非常明显的,你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知道,因此有些问题不清楚亦属正常,他也不会仅仅因为你答不出某个特定的问题就对你的专业知识表示怀疑,且不管怎么说,这么做总比天南地北地胡诌一通要好得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方面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

写得比较多,只是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具体经历和切身感受对复试有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如果没出什么意外,中大政治学理论专业会延续这一考试方式,在此祝各位执着拼搏的学弟学妹们有个好前程!

P.S.前面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同学,如果哪些方面跟我的记忆有出入,在此向相关人士致歉,欢迎指正。



来源:豆瓣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944119/    作者:子非鱼(chang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9 13:0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