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时政评论】“战略焦虑”使美国亚太政策陷入歧途 田文林(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7 22: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略焦虑”使美国亚太政策陷入歧途

发布时间:2012-07-23  作者:田文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7月19日


     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亚太地区表现活跃,其中几大事态值得关注:一是公开将钓鱼岛纳入日美保安条约范围;二是借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岛屿争端,加紧介入中国南海问题;三是国务卿希拉里密集访问中国周边国家,试图拉起围堵中国的C形包围圈。这些外交举动明显针对中国。过去十多年来,美国忙于全球反恐战争,结果软硬实力严重受损,中国则获得长足发展,双方实力此消彼长,这令部分持冷战思维的美国高官心态失衡,“战略焦虑”日趋加重。奥巴马上台后,日趋降低反恐调门并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转而加紧战略重心东移,将防范中国等新兴大国崛起列为优先议题。其当前种种行径表明,美国因中国崛起而滋生的“羡慕嫉妒恨”,正日趋转化为“遏制中国”的敌对性行动。

      事实上,这种带有线性思维特征的外交行为,对美国负面成本远大于预期收益。首先,围堵中国很可能导致东亚权力体系的法理基础重构,由此引发无穷后患。二战结束后确定的“雅尔塔体系”构成了战后世界权力秩序的法理基础。苏东阵营解体后,雅尔塔体系确立的欧洲权力秩序土崩瓦解,但该体系在亚太地区的权力秩序则一直延续至今——正是根据雅尔塔体系确立的法理基础,中国收回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日本作为战败国被解除武装,其部分领土由美国驻军,北方四岛由苏联占领。换句话说,雅尔塔体系的东亚部分实际是中美俄三大国共同“看管日本”的地缘政治结构。而日本近些年屡屡要求俄罗斯归还北方四岛,要求美军从日本冲绳撤军,以及与中国争夺钓鱼岛等举动,看似互不相连,实际都是为了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

     而现在部分美国政客出于遏制中国(一定程度上包括俄罗斯)及所谓充当“离岸平衡手”的策略考虑,在有意扶植日本东山再起,尤其在钓鱼岛等问题上为日本火中取栗,这种举动实际是帮助被“镇在雅尔塔体系宝塔下”的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美国蓄意埋葬雅尔塔体系的做法,不可能真正阻挡中国崛起,却可能使该地区权力秩序的法理根基动摇,使诸多已经铁板钉钉的历史问题重新变成现实争端,而且由此引发的地区局势紧张已初现端倪。这种前景不仅有损中俄国家利益,也有损美国自身利益。事实上,正如习近平副主席所言,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美国完全没必要跨过太平洋与中国“近身相搏”。尤其是美国为挤压中国,不惜以破坏东亚权力体系、损害自身潜在利益为代价,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实在让人看不懂。

      其次,美国的外交野心超出其能力范围,使其可能再次遭受重挫。美国当前亚太外交如此活跃,核心目标就是要围堵中国。但中国有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体现到国际政治中,就是强调国家外交战略一定要与自身实际能力相匹配,没有兑现能力的外交承诺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招来无妄之灾。

回顾历史,美国即使在权力鼎盛时期,在亚太地区的重大军事行动也均是铩羽而归(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原因何在?从性质上说,一方是反抗外来压迫和侵略的正义战争,另一方则是图谋霸权利益的非正义一方,美国在道义上就先输了一截。更重要的是力量对比的变化。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投送距离与投送能力呈反比例,投送距离越远,投送能力越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的力量极限问题。美国是东太平洋国家,其不远万里跑到毗邻中国大陆的西太平洋,频频对华发出敌对性信息。在这种博弈中,中国只需要有起码的底线应对能力,而美国面临的则是对极限能力的考验。正是这种力量强弱转化,使美国在实力最强时期也无法在亚太地区称雄,更况且当前美国正在走下坡路,其战略东移恰好是在其实力最虚弱时期进行的。此前美国将战略重心置于中东时,连伊朗这样的中等国家都不能搞定,更遑论遏制中国这种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大国。

      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核心国家,在亚太地区有着特定的地缘政治利益。正像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引发美国强烈反弹,此前美国在俄罗斯周边部署反导系统引发俄罗斯强力反击一样,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关切和敏感地带理应得到美国的尊重和考虑。但现在美国却反其道行之,在钓鱼岛、南海等事关中国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底线,这种做法既徒劳无益又十分危险。换个角度看,历史上,大国出于承担无限责任和意识形态偏见而被小国拖着鼻子走,最终得不偿失的例证不在少数。而亚太地区格局复杂微妙,如果美国被拖进地区冲突,除了遭受损失,看不到它会得到什么。

      大国生存之道是“知其雄而守其雌”,尤其避免意愿超出能力范围导致实力透支、国家衰败。在这方面,美国刚刚因在中东“无限反恐”而吃过亏,此前在亚太地区扩张也吃过大亏。而最愚蠢的莫过于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看到国务卿希拉里为遏制中国到处奔走,不免让人想起了她的昔日同行杜勒斯,两人都是一直卖力地为实现美国国家利益忙碌,却经常忙不到点子上,甚至不乏“帮倒忙”的时候。在当下,美国最需要的不是咄咄逼人的对华围堵,而是冷静周全的战略反思。

     (作者单位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0: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