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笔记(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9 13:3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十三章   中国的多边外交关系
●本章重点掌握
1、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历程。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主要成就。
3、中国在联合国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教学要点
多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都分。多边外交是指数行为主体通过建立的国际组织、缔结的国际条约、举行的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发展多边外交关系。70年代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特别是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仅进入了几乎全部政府间的多边合作领域,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边外交出现新局面。
一、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原则立场
开展多边合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意义尤其重要。中国依据自己的国家利益,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发,制定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立场。
第一,中国不参加任何带有军事色彩的多边合作条约,反对任何造成国际紧张局势的组织,中国参加多边活动是为了世界和平与正义。对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都积极支持。
第二,中国主张在多边外交活动中,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反对大国利用多边外交活动干涉他国内政。大小国家都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国际事务。
第三,积极参与多边经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是中国参加多边外交的主要目标之一。凡是有利于世界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条约和组织,中国都积极支持。凡是中国参加的,都积极承担义务。
第四,中国重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把联合国作为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场所。
二、中国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规模最庞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联合国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窃踞。新中国为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达22年的艰苦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多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大主席,申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要求把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国民党集团非法代表驱逐出联合国,并容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参加联合国的工作。但是,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遭到了主要来自美国的无理阻挠。   
从1951年至1960年,美国一直蛮横无理地采用“延期审议”的手段阻挠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的提案。中国政府谴责美国的做法,同时满怀信心地预言: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和发展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一定要恢复的。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高,随着亚非拉一系列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在联合国中阻挠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越来越困难。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为继续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美国再次玩弄程序上的花招,操纵联大通过决议,规定中国代表权属于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作出决定的“重要问题”。
在整个六十年代,尽管美国仍能操纵联大通过所谓“重要问题”提案,但投票支持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国家却不断增多。1970年,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首次超过了反对票。
1971年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美国政府不但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再次向第二十六届联大提出“重要问题”案,而且炮制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保留“+++国”的代表权。对美国明目张胆地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外交部于8月20日发表声明严正指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把蒋介石集团驱逐出联合国,这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
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1973年,联合国将中文列为工作语言。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它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是中国外交工作一次重大突破,是国际反华势力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图谋的彻底破产。
中国在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积极参与了联合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以及其他领域如联合国人权、社会、教科文、环境等的多边外交活动,并同其他专门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历程


1、从新中国成立到恢复联合国席位期间的中国多边外交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不多,主要原因是在许多领域里没有中国的席位。但新中国一成立,就开展了多边外交活动。这一时期,我国参加了关于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并为这些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一贯积极主张裁军,从五十年代起多次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积极支持有关地区国家建立和平区和无核区的主张


日内瓦会议


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举行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除苏联、美国、法国、英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外,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派代表分别参加各有关问题的讨论。


1954年4月,中国作为五大国之一出席了日内瓦会议。中国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任命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为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首席代表。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会上中国同朝鲜、苏联提出了解决朝鲜问题的合理建议。但是由于美国的破坏,使朝鲜问题的解决没有最终产生任何协议。在讨论印支问题时,中国同苏联、越南提出了同时完全停火和区域调整原则,以及根据三国不同情况实施方法有所不同的六点建议。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了印支三国完全停火的原则。7 月21日,会议通过《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确认了印支三国的民族权利,是印支三国人民争取独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通过日内瓦会议,全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代表没有在会议最后宣言上签字,预示它另有图谋,这为美国加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了伏笔。


    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由印尼、缅甸等五国发起召开,中国等29个国家出席的亚非会议,在风景秀丽的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得到了包括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支持和赞扬。但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竭力抵毁和破坏这一盛会的召开。1955年4月11日,台湾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支持下策划暗害周恩来总理、破坏亚非会议的政治阴谋,美台特5炸毁了由中国代表团包乘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机上的八名中国工作人员全部遇难。“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震动了中国人民和亚非人民。但是,美蒋的任何破坏都不可能阻挡亚非会议的如期召开。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得到绝大多数与会国代表的拥护和支持,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代表团与一些国家代表团进行广泛接触,加强协商,密切合作,为争取会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起了积极的作用。


会议讨论了民族主权、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与会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就有关亚非国家的利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内容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以及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等七部分,并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通称为“万隆精神”。


亚非会议是在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形势下召开的,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还开展了灵活的“会外外交”。4月22日,中国同印尼签订了关于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仅仅20分钟的签字仪式,标志着两国长期以来悬而末决的问题的解决。4月23日,周恩来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这短短的69字声明,被西方记者称为是“万隆会议期间最轰动的新闻事件”,与会者认为是一项重大的和平行动。


2、联大席位恢复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多边外交关系


我国政府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努力。1971年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联大席位恢复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联大。此后,我国开始逐步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各个领域的活动。到1978年,中国在联大专门机构的席位绝大多数被恢复,但是由于受当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们没有及时地派员参加工作。1973年,中国参加了海洋法公约的起草工作,1982年,中国为首批签约国之—。1974年,邓小平副总理出席第六届特别联大并发表题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讲话,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积极务实、逐步深入地参与多边外交各领域的工作。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将多边外交列为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之后,我国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在多边外交领域日趋活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坚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认真负责地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为推动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解决发挥独特作用。


  3、全面参与国际裁军领域活动,积极推动国际裁军进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控制与裁军是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它的崇高目标,并将裁军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一向赞成全面、彻底裁军。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主张,两个超级大国在裁军问题上负有特殊责任,应率先采取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同。从1986年起,我国连续5年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均获一致通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裁军会议和谈判,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达成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积极参加亚太双边和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主张新型安全观,积极支持世界各地区建立无核区的合理建议和主张。我国相继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军控条约。先后两次主动采取大规模裁军行动,分别于1985年和1997年宣布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和50万。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活动,促进国际发展与合作。目前,除世界贸易组织外,我国已参加了所有主要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我国积极参与了有关多边经济组织历年关于世界经济形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债务、资金贸易、技术转让等问题的讨论,主张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在多边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领域的工作中,我国积极参加有关国际会议和有关文件的起草与磋商,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国际问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5年9月,我国在北京成功地主办联合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对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产生跨世纪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女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与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广泛参与了其它国际和地区性多边外交工作。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我国倡导的“APEC方式”和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等主张为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进程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1990年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连续七次挫败西方国家提出的反华提案,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与联合国和其它国家的人权交流与合作,包括与西方国家进行人权对话,增进了相互了解。欧盟和美国今年宣布放弃搞反华提案。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80年代,中国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呈现出了中国多边外交最为活跃的局面。中国几乎进入了政府间的一切重要的国际组织和条约。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多边外交关系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领域广阔。80年代以前,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仅仅局限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而且主要是在政治安全领域。80年代以来,中国多边外交出现了最为活跃的局面,中国在加强发展同联合国的关系的同时,与全球和地区性的经济、军事、社会、文教等组织和会议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广阔的多边合作不仅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而且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第二,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享受权利。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多边外交活动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所以,尽管中国在70年代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也只是把联合国作为反对霸权主义的讲坛。80年代,中国的多边外交从国家利益出发,在遵守国际准则和惯例的同时,既承担义务也享受权利。中国在大量的多边外交实践中,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第三,以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发展为目标,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主要是为了推进世界革命,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调解地区冲突中做出了建设性的努力,为促进全球发展、加强南南合作作出了贡献。
●思考题
1、              中国关于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立场。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主要特点。
3、              中国关于裁军的原则立场。
4、              日内瓦会议的成就及意义是什么?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6、              亚非会议的重大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1-10 04:45:0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1-10 04:45:1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3-4 16:53:58 | 只看该作者
真不错,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3 07:3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