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战后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8 18: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7、苏美英三国核禁试条约
自核武器面世以来,即对人类的和平与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古巴导弹危机更使美苏两个核大国关系紧张,他们为了巩固各自的核武器垄断地位,阻止他国发展核武器,需要作出安排。但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英苏三国即曾协商过这个问题,但因目标相异而未成。古巴导弹危机后,他们都感到核禁试的必要。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谈判,达成协议签定了该条约,全称为《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爆炸实验的条约》又称〈部分核禁止条约〉或三家条约;美苏签定此条约是因为他们已进行了充分的水下、大气层的核试验。借以禁止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而他们可以进行地下核试验等,目的在于巩固核垄断地位,阻止其他国家发展自卫核武器。法国拒绝签署该条约,并指出美苏在仇恨中国这一点上统一起来。中国当时也发表声明,对该条约的欺骗性予以揭露,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在1997年也签署了该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各国不鼓励任何国家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和爆炸,条约无限期有效。


38、双遏制政策
指美国冷战后在中东对伊朗与伊拉克实行的双重遏制的政策。伊朗自1979年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成功后,美国就将其视为危险的无赖国家,一直对其打击与遏制。而伊拉克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后,美亦将其归入遏制范围。但双遏制政策在中东越来越难以为继,一方面是美国实力难以支持,同时也由于其盟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而制裁伊朗的达马托法案亦受到法、俄、马来西亚的公开联合DIZHI。因此,美国的双遏制政策有改变的迹象,美国与伊朗将缓和关系是可以预料的。

39、新日美安全合作指针
二战后,美日签定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于1952年生效。70年代,日本积极谋求将此条约具体化和有效化,日美两国在1978年制定了《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简称“旧指针”)。1997年9月日美两国完成了对旧指针的修改,公布了“新指针”。其主要内容也为三项,即平常时期的合作、对日本进行武力侵略时的合作以及日本周边地区发生不测事态时的合作。特别是对最后一项作了详细的规定:第一,日美两国战时救援难民、海上搜索、撤离非战斗人员等的各自行动;第二,日本在提供自卫队以及民间设施、为美军运输战争物资、后勤服务等方面与美国军队进行合作;第三,日美在收集情报、警戒监视、扫雷等方面进行合作。新指针突出了以下几点:1、日美防卫合作由防御苏联,保卫日本的合作型扩大到“日本周边有事”的防卫合作。2、防卫合作范围扩大,既包括日本周围,也包括东南亚、中东等地。3、由专守防卫转变为同美国相互配合,可以共同参与军事行动。4、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5、导致日本可能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插手地区军事冲突。这一新指针的发表已引起东亚国家的普遍不安。

40、桑戈委员会
又名“核出口委员会”,是关于核技术控制的国际多边机制,由有核供应能力(NPT)的缔约国组成。该组织活动始于1970年,宗旨是每一个缔约国承诺不向无核武器国家提供:1、核材料和特种裂变材料;2、管制专门使用、处理或生产特种裂变材料而设计或准备的设备和材料,并根据要求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该组织现有三十一个成员,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因该委员会首任主席是桑戈博士,所以该委员会又称“桑戈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控制机制是其“处罚清单”,规定:凡向参加NPT的非核武国家出口清单上的项目,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以防止由和平利用核能转向用于核武器。中国于1992年加入NPT条约,恪守条约的宗旨和原则,1997年中国正式加入桑戈委员会。



41、第二代维和行动
1995年由原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日内瓦的一篇演说中提出。他将1948年以来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分为两类。80年代以前的称为第一代维和行动;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出现了能真正实现“联合国宪章原则和目标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加利认为这一时期的维和行动可以称为第二代。其特点是超越了传统的职责与范围,不仅仅是维持和平,而且也是建立和平甚至是一种强制和平,比如帮助国家重建,建设基础设施、组织选举、人道主义援助等。但由于在维和行动中一方面渗透着大国争夺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冲突各方的制约,所以并不能真正实现公正的原则,反而往往遭受挫折,甚至陷入困境。

42、跨大西洋新纲要
1995年12月,克林顿同欧盟轮值主席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马德里签署。确定了双方今后若干年内调整关系和采取共同行动的目标以及在政治和经贸等领域全面加强合作的准则。主要内容:美欧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民主;对付国际犯罪、环境污染等挑战,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加强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确保实施波黑和平协议,支持中东和平进程设计欧洲安全结构等。这一纲要取代了1990年的《欧共体与美国关系宣言》。

43、南北对话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少数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使得发展中国家日益贫穷落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就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与发达国家进行对话,即南北对话。发达国家在受到“石油危机”冲击之后,也同样面临诸多难题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对话。1975—1977年由7个发达国家和19个发展中国家参加的巴黎经济合作会议举行了首次南北对话。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了有22国参加的最高级南北对话,提出要推出全球谈判。在南北对话中西欧态度较积极,勃兰特委员会在《共同的危机》中提出了在南北合作中发达国家应采取的具体措施,而美国对此冷漠,近年来南北对话进展不大。80年代,联合国极其附属机构仍在不断谋求加强南北之间经济合作和对话的多种途径。1975—1990年1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定了4个《洛美协定》,旨在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44、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公布了两国建交公报,即中美建交联合公报。这是美国面临苏联扩张压力,中国面临苏联北部重兵压力,中美两国战略调整,两国关系发展的产物。公报的主要内容是:1979年1月1日起,两国正式成立外交关系,相互承认。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于台湾,美方承诺撤军、断交、废约,并不和台湾保持任何官方关系,在此基础上和台湾保持民间经贸关系。两国重申中美都不在太平洋、亚洲、以至世界范围内谋求霸权,也反对任何国家旨在建立霸权的努力。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建立了外交关系,促进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与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同时也有力地反对了霸权主义。但是,此后美国又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违反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为中美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45、七十七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长期以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一直处于被剥削的无权地位。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行动以DIZHI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在发展中国家的呼吁下,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亚非拉75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从而形成了“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七十五国集团”扩大为七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到九十年代初,有成员国128个。该组织没有常设机构和章程,宗旨是使其成员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加强接触和协商,协调立场,统一行动,逐步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每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该组织都要举行部长级会议。1974年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领域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4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1年12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在丹麦的马斯特里赫特小城召开,会上提出了建立欧洲联盟的计划。1992年欧共体首脑会议,达成了实行欧洲统一货币联盟的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该条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另一部分是《政治联盟条约》。条约规定在1993年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后,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实现欧盟内货币联盟。该条约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规定了三项主要任务:1、经济上,建成欧盟内统一的货币,要求在2002年1月1日实现欧盟所有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欧盟内唯一的货币,从而最终形成超国家的货币联盟;2、在现有的安全与外交合作的基础上,提升为高层的新外交与安全统一机制,必要时向外交政策与安全一体化发展。3、加强各国内务与司法的合作。《马约》的签订,为欧洲联盟实现统一货币规定了时间表,欧元现已发行,这必将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的整体实力,在国际格局中成为强大的一级。

47、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禁止所有核试验爆炸的全球条约。该条约旨在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促进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条约包括序言、17条正文、两个附件及议定书。主要内容有:1)现有的核国家逐步、渐进的裁减核武器,最后达到彻底的核裁军。2)核国家承诺不再进行任何核试验爆炸或与核试验有关的爆炸,不在其所控制的地区和范围进行核试验爆炸。非核国家承诺不进行谋取核武器的努力,进行相关的核试验爆炸。五个核大国最先在此条约上签字,到目前为止,已有140多个国家签署了这项条约,但由于一些核门槛国家拒绝执行,此条约难以生效。印、巴的核试验公然违反核禁止条约,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但由于印、巴没有签署这个条约,难以对其进行约束,这也是当前核不扩散体系的漏洞。

48、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
亦称预防冲突,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于1960年提出的一种联合国外交。其定义是:作为联合国的一项政策,联合国应及时干预那些处于东西方阵营以外的争端和危险局势,以填补实力真空,防止东西任何一方插手,缓和紧张局势。该理论曾用于苏伊士、黎巴嫩等地的国际争端,联合国曾向这些地区派遣维和部队等。90年代初,加利多次提出预防性外交设想,他认为一些冲突是可以预见的,应采取行动在发生武装冲突之前解决争端,包括预警、调解、实施调查、建立信任等,作为其一部分的预防性部署是指在国际或国内争端发生时,若双方或某一方认为联合国派出人员在其领土上可以抑制敌对行动,联合国即可进行预防性部署。1992年11月,安理会295号决议,首次在马其顿部署“联合国预防性部署部队”。

49、国际行动理事会
1983年3月7—9日,应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和当时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莫尔斯的邀请,六位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维也纳开会,决定成立非政府性组织国际行动理事会。宗旨是利用一些前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经验和智慧,以集体形式就当前人类面临的政治和经济等问题向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人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促进国际合作与行动。成员均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组织机构有执行委员会,核心机构;政策委员会,理事会的咨询机构;通讯委员会,负责向各国宣传理事会的建议和活动。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无总部,在纽约和维也纳设有办事机构。主席施密特(前联邦德国总理),名誉主席福田赳赳夫。1993年5月,第一届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50、世界人权宣言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促进人权的国际保护的文件。它是世界上第一份保护人权的正式多边性文件,它是根据联合国的宗旨而制定的。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为:承认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承认人类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对这些权利予以尊重和保护。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为促进人权的保护而共同努力,同时人权宣言具有道义上的力量,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促使一系列人权保护的条约的建立,并促成了一个人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体系。世界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西方工业国际标准制定的,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有差异,这也就造成当今多国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



51、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的第二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1、三国共同战胜德国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整肃法西斯主义、德国赔款等问题,确立了苏联占领德国东部、美国占西南部、英国占西北部;2、波兰问题,包括波兰边界和政府组成问题;3、联合国问题,解决了敦巴顿会议中未能解决的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大国表决权问题,商定于1945年4月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4、苏联对日作战条件问题:甲、外蒙古现状须予以维持。乙、日本于1904年背信弃义占领的俄国权益须予以收回1)苏联收回库页岛南部及其附属岛屿2)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优先地位须予以保证3旅顺港作为苏联的海军基地4)中长铁路须予苏联优先地位使用权。丙、千岛群岛交给苏联。以上统称《雅尔塔协定》,划分了美苏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但侵害了中国的主权,是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前三项是各国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第四项是各国进行交流合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奉行了上述四个原则,就能实现第五项—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得到普遍遵守,世界和平就可以得到维护。它最初是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提出的。当年6月,在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联合声明中重申了这些原则。在同一个月里,中缅总理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五项原则。以后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52、南南合作
又称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指发展中国家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开展广泛的合作。因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地球的南半部,故称。南南合作始于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当时,亚非两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专门通过了《经济合作》决议,建议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为今后的南南合作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60年代中期,77国集团成立,在联合国体系中非常活跃,成为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70年代起南南合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通过有关国际会议制定了多项纲领和宣言,合作范围涉及工业、农业、贸易、科技、金融、海运、保险、通讯等领域。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已建立区域性、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近30多个,原料生产和输出国组织30多个,货币金融组织近20个,并由区域性合作不断向全球性合作发展。这些组织在繁荣地区经济,加强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技术合作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53、北约新战略
1997年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期间就讨论了未来北约的新战略,提出了构想。1999年4月23日,北约首脑在华盛顿举行的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大会上通过新的北约战略文件:《联盟战略概念》。主要内容:
1) 北约的主要任务由进行集体防御转为捍卫共同的价值观。
2)手段:不仅运用军事手段,还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法来构筑欧洲安全“大厦”。北约已由一个军事政治组织演变成为一个政治军事组织。
3) 北约继续东扩,行政职能和涉及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北约将有权对防区外的危机和冲突采取干涉行动。
4) 突破了北约的行动必须经联合国授权限制,突破了北约原来协商一致的原则,该为协商一致与自愿联合项结合。
北约新战略反映了北约已成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对外干涉,维护旧的国际秩序的工具,已经由一个防御性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组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11-11 22:13: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3-31 13:06:40 | 只看该作者
嘿嘿,太感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18:1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