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毛概 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6 12:4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性质、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科学内涵: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六个方面包括: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从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实践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来源: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0:2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