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新宁,男,195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71年参加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 教,1991年被聘为副教授,1997年被聘为教授。曾先后担任国际政治系世界政治教研室副主任、国际政治教研室主任、国际政治系副主任,现任国际关系学 院副院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1991年10月至1992年10月,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系研究学者;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富布赖特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
•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关系与对外政策、欧洲政治与外交、美国政治与外交。
1997年以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欧洲联盟与欧洲一体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国际政治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欧洲》,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国际政治经济与中国对外关系》,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Nov. 2000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周荣耀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欧关系》,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国际论坛》1999年第2期;
•“霸权稳定理论的再认识”,《中国书评》1998年第6期;
•“中国与欧洲:面向未来”,裘元伦主编:《欧洲与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交融与互动”,《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Future-orientated Governance: History, Problem and Perspectives”, Kim Tae-chang and James Dator, eds., Re-creating Governace for the Future Generations, New York, 1997.
•“国家利益的理论认识”,《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8月号
•“IR Theory-Building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s, July 1997.
•“中美经贸冲突的政治内涵”,《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
1997年以来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国家社科基金95规划重点)
•《欧洲联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国家社科基金)
•《欧洲联盟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欧高教合作项目)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中欧高教合作项目)
•《欧洲联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中欧高教合作项目)
•《全球化时代的欧洲一体化》(中欧高教合作项目)
•《中国-欧盟全面伙伴关系研究》(中欧高教合作项目)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欧盟关系》
•《1997后的中英关系》
•《第二届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研究》
•《冷战后美国对外决策机制的变化》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 科研楼A座602
•电 话: 8610 6251 2824
•传 真: 8610 6251 1232
•电子邮件: xnsong@cesruc.org
•其他主页: http://www.cesruc.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