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转帖:我之于博士的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4 11: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之于博士的几点理解
近日,经历博士初试,亲临考场,见识人大的考题,只是简简单单的几道题目,几行字,那我去考它,一个感受是题虽简单,要真正答好,并非易事。以对博士入学考试的要求来看,考察的一个重点是被考察的对象是否具备研究者的基本素质,简单来说,就是是否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仅仅作为知识搬运工,从书上看多少,知道多少,便答多少,要得高分,实非易事。人生亦是如此,遇到的总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要真正去解决好这些问题,仅靠别人的答案,往往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
时常也在想,博士为何?给个别人的“标准答案”,大致如下:以人一生的求学过程来看,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阶段,小学时期比的是记忆力,中学时期比的是理解力,大学时期比的是记忆加理解的综合能力,硕士比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而博士比的则是自己发现问题的学问水平。按照一位院士的说法,大学时期一事百通,硕士时期一事千通,而博士时期则是一事搞通,万事皆同。以思维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观点的来看,我们在大学时期,上过一个学科的基本专业课程,只要是按要求毕业,起码一点,都多多少少学会了一些思维方法。出来社会,遇到问题,知识内容忘得差不多,但还有个思维框架,具体解决问题会按框架去找方法,于是便能一事百通。而硕士时期多少接触一个学科中的专业领域,按照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做过几次训练,在自己熟知的领域里面,便能节省时间耗损直接接触到方法,于是一事千通。对于博士时期,对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甚高,按照别人的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很难真正解决所谓的问题,于是想着重设自己的框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去尝试解决问题,如果做到了这些,称为一事搞通,万事皆同不为过。
但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较为僵硬的分类,之于何为博士的问题,也仅限于搞学术的领域范围之内讨论。
对于博士,我倒有以下几点理解。
其一,博士不一定在学校里诞生,学校里产出来的“博士”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博士。如果说博士指学问较高的人,而学问又指在某一领域里对某一事物的某一知识的探究程度,那么社会里头,不乏众多在特定的领域里具备对特定事物的特定知识的探究程度较高的人,这里头,不管身处何种性质的领域,总能见着工商市农,三百六十行,而行行皆有状元出。而学校里头的“博士”有可能为了达到带冠加冕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终究剽窃、造假以成欺世盗名之徒。
其二,不管学校里的博士,还是社会中的能人,都不是一日炼成的,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毅力。这也是任何意志薄弱、乐于投机和朝三暮四的人,难以做到的。要想真正搞出点名堂,不吃苦及不勤勉,都难以有所成就,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其三,博士有定义,而学问无极限。对于一个在学校里头拿博士学位的人来说,可能需要已有较高的学位,需要一定的智力要求,或者需要众多的必备条件支撑。而对于一个善于追求学问的人来说,不一定需要多高的学位,也不一定需要天资聪颖。真正阻碍一个人进步的不是问题太多,而是没有问题。以一个人的成长路径来看,人的一生起起伏伏,跌宕不平,往往并非一帆风顺,人也并非在遇到问题时,总能立马想到解决的办法。相反,一个人遇到的现实问题总是不完美中求完美,更多的不完美使你更接近完美。因为人一旦接触越多,问题也会越多,一旦解决的越多,问题不是相应地减少,而是产生更多的问题。学问无极限,对于一个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学习和勤于发问的人,学问总离你不远,这并不一定要穿上学校里的“博士服”的时候才能达到。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大世界,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只要肯钻研,人人皆可成为,也会成为有学问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开学问的金钥匙。
最后,给句话语勉励一下自己及有志之士:如果你想做什么,或者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请自己来,让自己去经历吧。
本帖转自人大经济论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2: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