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 考研国政状元经验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9 12:2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两门专业课:政治学概论、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众所周知北大
历来是不指定任何教材的,着重考查知识的广度,所以在此只能介绍一下感觉最
适合自己的几本教材与资料,仅供参考。友情提示:复习之前一定要反复阅读北
大的历年考题,吃透其中的命题精神,复习过程中也要经常阅读考题并默想答案,
以此来感受自己的复习效果。在复习时一定要选定一本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作为主
线,切不可在几本书上平均分配时间,否则会造成知识缺乏体系结构。

关于政治学概论部分,我花了几乎一半的时间去复习,因为这部分的确是博
大精深,且命题极为灵活。我使用的教材包括:北大出版社,燕继荣教授的《政
治学十五讲》;人大出版社,杨光斌教授的《政治学导论》;罗思金的《政治科学》;
海伍德的《政治学》;北大许振洲教授的政治学讲义;北大唐士其教授的《西方
政治思想史》。其中第一本是主线,第二本也通读了一遍,罗思金和海伍德的书
则是泛读,许振洲教授的讲义和唐士其老师的书毫无疑问是必读。个人认为,《十
五讲》最为系统,最适合做主线教材,而人大那本书胜在时新前卫,收录了一批
学界最新概念,在夯实基础之后建议细读以开阔视野。许振洲教授的讲义与唐士
其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绝对的重中之重,必读!许教授的讲义深入浅出,
涉及到诸多基础概念,而这些概念则在名词解释中频频出现。唐士其教授的书是
我所见过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域内容最全面,体系安排最合理的教材,而且这部
分也确实是北大着重考查的对象,如今年名词解释中的“托克维尔”,论述中的
关于主权统一和分权制衡的关系,这没有对西方政治思想历史走向的宏观把握,
将难以下笔,或导致内容空洞。友情提示:不要一味追求学界的新知识,甚至是
冷门知识,北大其实相当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命题从字面上看极为平和和概
括,但恰恰要求于细微处见精神,考查考生的知识基础和积累。所以基础概念和
学理是重中之重!切记切记!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框架,政治学概论是以权力
为主线,穿起了权力的合法性、权力的分配、政治社会化、政治发展、政治文化
等内容,而《十五讲》上的两张结构图,一张塔形图,一张政治输入输出的流程
图,看似简单其实如果细心钻研其中涵盖了政治学的大多数内容,一定要将其读
懂吃透!                                                      

国际政治概论部分,我只用了一本,人大陈岳老师的《国际政治学概论》,
因为当时时间有限而研读考题也使我发现这一部分的比重其实不算太大。这一本
层次清晰,适合短时间内阅读。当然诸位若有时间,李少军教授和梁守德教授两
位泰斗级人物的教材也值得一读。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我使用的主要是复旦倪世雄教授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
理论》,这本书是绝对的堪称国关理论百科全书的教材,体例清晰,说理详尽。
其中有些地方对于考试而言盘点过细,复习阶段就不必过于深入(国际关系理论
也不是北大考查的重点,当然基本理论还是要了然于心)。重点在于把握三次论
战的焦点,以及书中第二部分每一章节的基本概念。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其实是一门历史学科,因此它具有所有历史学科
的共性: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以把握。宏观者,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
联系,而这恰恰是北大最着重考查的方面。微观者,记忆具体历史事件的来龙去
脉,越精确越好,战后至今 60 余年内签订过的重要条约、成立过的重要国际组
织(今年就考查了“孔塔多拉集团”),必须熟读成诵,视之若掌上观文。我的一
个复习经验是“纵横捭阖”:纵者,按时间把握同一国家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横
者,按国别把握同一时间点上各国的重大事件;捭者,深入每一事件,将其分解,
微观观察其前因后果;阖者,视每一事件为独立个体,宏观把握其逻辑联系。在
短短一个月内,我主要运用这四字真言,基本理清了这门看似杂乱无章的学科。
切记,贵在清晰!这一部分我所使用过的教材包括:北大方连庆教授的《国际关
系史》(战后卷),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刘德斌教授的《国际关系史》,前者内容翔
实,后者体例清晰,建议两者都要通读,先读后者,厘清线索,再读前者,充实
内容。新中国外交部分我主要看的是复旦出版社的《当代中国外交》,这本书个
人认为极为适合用于考研复习。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国政的命题,无论是政治学概论还是战后国关与新中国
外交,都具有极强的与时俱进的特点,与当年时事结合极为紧密,而且往往是直
接考查与间接考查相结合,后者是指考查与当年时事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今
年的政治学概论的名词解释考查了两个时事性概念:“里斯本条约”和“联合国
千年发展计划”,前者显然是2009年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直接考查,而后者虽然
不是最新时事,但却是与金融危机以及气候峰会都息息相关的一个概念,因此属
于间接考查。简答部分考查了亨廷顿教授的政治发展三大公式,这个似乎出现得
有些突兀,但是结合 2009 年亨廷顿教授去世,关于他这一重要理论的考查也就
顺理成章了。再如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所以简答又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意
义。凡此种种,俯拾皆是。战后国关与新中国外交则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多以
直接考查为主,当然也有间接考查,如名词解释中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这
个看似与时事无关,但你若联想到 1979 年的那次石油危机导致了西方世界的经
济危机,再联系当下金融危机的局势,便不难领会命题老师的用意了。

时事如何复习?这是很多学弟学妹们问过我的问题,我推荐三个途径:第一,
最省事的,就是复习公共政治用的各种时事手册,任汝芬的、陈先奎的、启航的、                                                     

文都的、海文的,找一本自己觉得最全面的最顺眼的来读 (个人推荐陈先奎的《形
势与政策大预测》,这本相当全面而且成体系),这些都是现成的时事精华的集合,
国际政治的考生务必深入研读。第二,上网,建议多上新华网,因为新华网经常
为某一时事特别制作一期论坛式的网页,其间事件介绍、评论员评论、学者点评
应有尽有,可谓质量好,分量足,我一直用它!第三,报刊杂志,参政消息、凤
凰周刊,都可以借鉴,此处不再赘述。

来自:网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2-4-3 09:34: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5 09:45:10 |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太好了 复习条理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8 16:01: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30 21:31:58 | 只看该作者
LZ似乎是Ctrl+C, 再Ctrl+V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9 01: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