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须携手避免“新冷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4 21:0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适逢美国大选,又在美国见到大打“反华牌”、大捞选票的情景。

美国的政治游戏总是需要有一个大反派,就像蝙蝠侠需要笑面人一样,而中国是从苏联手里接过“最大假想敌”接力棒的最佳人选——最后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大国、“汇率操纵者”、“知识产权的践踏者”、朝鲜与苏丹政权的支持者、以美国为代表的“普世价值”的对立面、美国贸易赤字的最大“黑手”。在华盛顿一些政客的精心导演之下,中国似乎成了这个“笑面人”的不二人选?

批评中国的言论盛况空前,人们都在热议,这会不会引发一场由中美主演的“新冷战”。而已经展开了一年多的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似乎为这场“新冷战”做出了最好的铺垫。

中国崛起是“亚太世纪”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很希望在“亚太世纪”里扮演主角,但中国却以巨大的市场、飞速的经济增长和居于亚洲中心的地缘优势,牢牢把持着主角的位置。

中国已成为一半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正在此时,美国却以巨大的赤字支撑着亚太地区庞大的军事机器。美国宣传要保护盟国,而盟国都在忙着和中国做生意。三角恋复杂,而美国、美国的亚洲盟友和中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比三角恋还要复杂得多。

不甘于在亚太崛起中边缘化的美国,注定要和中国发生冲突,并美称此为“战略遏制”。但中国已不是冷战大师眼中的“毛的中国”,如果把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体系放在一起考量,这种“新冷战”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中国是个独*的共产党国家,这是个模式化的定论,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首先,共产党的确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但目前已有8000万之众的党员,里面有很多不同派系,在这些派系之间可能发展出某些类似民主的因素。而且,民意对执政党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更何况现在还有了微博。说当今中国是“精英民主”更为准确。

所以说,中国还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朝民主靠拢,不要说比100年前,就是对比30年前,变化也还是很大的。比中国快的也有,如俄罗斯通过“休克疗法”,在经济市场化成熟前就空降进入西方民主体制,其后的一些不良结果,在此就毋庸赘述了。

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大家说的“北京模式”。北京模式也就是在政府强大宏观调控下,逐渐放权给市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向市场经济方向前进。中国绝不会像俄罗斯那样生搬硬套西方模式。而且“华盛顿模式”主宰全球治理版图太久,这本身就是一种垄断,“北京模式”应运而生,可以拓宽全球治理的思路,这本身就是一个影响“全球进程决定权”的民主化进程。

所以美国对于中国不民主的恐惧是大可不必的。

美国批华言论的另一个动机是怕被中国在经济上超越。不同智库宣扬的各种版本的“中国赶超美国论”更加深了这种恐惧,而其实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超越美国的程度。201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4382美元,美国是47000美元。中国人的收入确实增长很快,可是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即便是到了205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也只有美国的一半。2050年,美国将拥有86900美元的人均收入,是全球30个人口大国中最高的。
可以说,“中国赶超美国论”是一个大误解。现在的中国还不是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而是一个依然相对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其实,很多对中国的指责,如侵犯人权、践踏知识产权等,都可以用到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身上。这些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等经济发展了,市场化成熟了,中国在人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表现,也许会逐步赶上美国。

把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体系放在一起考量,我们会发现,两国战略合作的机会很多。

中美两国的价值体系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崇尚企业家精神,强调勤劳和教育。而且美国人也崇尚和平。对此有人也许会觉得奇怪,但其实美国的建国准则里就有“不干预别国”一条,很多美国人都反对成为“世界警察”,只是因为二战后苏联扩张得太快,美国感到自己代表的自由主义模式遭到了严重威胁,才违背“不干预”原则,奋力遏制苏联,即使成为“世界警察”也在所不惜。

美国人的这段心路历程,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而抛开这些误解,美国和中国一样致力于世界和平。在这一点上,两国大可以联手合作,在防止核扩散和恐怖主义方面积极进取。

从经济上来讲,中美两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形成了接近完美的互补:一个拥有最有潜力的巨大市场,一个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产业。美国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需要从低附加值的出口型经济向高附加值的消费型经济转型,美国的先进技术和强大服务业可以帮助中国实现这种转型。美国可以和中国分享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的经验,帮助中国克服前进中的障碍。

美国拥有5%的世界人口,却贡献了25%的全球GDP。如此多的人口要实现如此高的人均收入和如此发达的消费经济,是很难的,而美国做到了,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和同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分享。可分享的经验还包括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以及保障数亿公民私有财产、人权与自由的法治体系。

但是中美之间实现紧密战略合作存在着一个巨大障碍,就是互信严重不足,互为假想敌。要克服这个障碍,第一,中美两国要忠实承担对全球和平与繁荣所负的责任,第二,中美两国要彼此尊重对方的发展模式,求同存异而不是彼此视为威胁。

也许中美战略联合听起来很奇怪。一个是全球最强的“民主卫道士”,一个是社会主义在地球上的最后一面旗帜,这样两个国家怎么可能战略联合?但笔者认为,中国早已走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社会资本主义。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强大的准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联合,可以把整个世界凝聚在一起,我们真的不需要另一道铁幕了。

中美联手,将为两国经济提供长足发展的条件,并带动全球经济。这幅图景比阴森的“新冷战”要美丽得多。

(注:作者吴迪为中国专栏作家,倡导公民外交,曾致信奥巴马劝阻中美贸易战,凯思琳•布拉什(Kathleen Brush)为美国商界人士、作家。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5 17:5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