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天桥:大亨大道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8 14:4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天桥:大亨大道   <a href="http://business.sohu.com/20050325/n224863276.shtml" target="_blank">http://business.sohu.com/20050325/n224863276.shtml</a>
<br>
<br>BUSINESS.SOHU.COM 2005年3月25日17:36 [ 周宇、近水 ]? 来源:[ 《中国财富》杂志 ]?  
<br>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br>
<br>
<br>
<br>
<br>理财:月光夫妻如何两年存十万 嫁给哪类男人不吃亏?(图) 父母、妻儿、我-保险先保谁  
<br>股票:股市:没娘的孩子只有爹了 大盘“身怀六甲”孕育股市之牛 股海骄子沦为阶下囚的真实记录  
<br>评论:节水要靠两只“手” 令人发指:农民成"试药小白鼠" 大学生 选择月薪600还是领失业金?  
<br>  搜狐股票手机行情查询 随时随地查行情
<br>
<br>  他被关注着,因为富有;他被讨论着,因为传奇;他被崇拜着,因为让人眼花缭乱的演出。一个大亨的诞生,从游戏开始;一个大亨的大道,鲜活的人和故事的演绎。\r<br>
<br>  轰动演出的台前幕后\r<br>
<br>  时间永远不会停留在2005年2月18日,但两个公司的表情却会变成永恒。[被屏蔽广告]
<br>
<br>  2月18日,盛大网络总裁陈天桥亲赴美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证交会)递交了Schecule-13D表格,盛大正式批露以19.5%的股份成为新浪的第一大股东。这一天,汪延等新浪高管正在急切的对突发事件寻求法律援助。\r<br>
<br>  2月19日,几乎国内所有的权威媒体都快速反应,发表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所有关注新浪和盛大的人都睁大眼睛在互联网上搜索着事情最新进展,博客论坛上整页的帖子都被刷新成“盛新事件”。对比此前联想的奥运TOP公关推广活动,由于媒体的积极鼓吹,联想至少带来相当于5000万广告的传播效益。此次陈天桥导演的“盛新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r<br>
<br>  一位IT资深评论家指出:一个靠赚取25岁以下的年轻人的游戏公司,收购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园的门户网站,这好比美国的playboy收购《时代周刊》。这样的评价似乎低估了陈天桥,尽管他只有32岁。\r<br>
<br>  其实最初想到“盛新”联姻的并非陈天桥。2002年,当盛大准备吸收第二轮风险投资之际,当时还是新浪董事长的吴征以及新浪CEO茅道林找到陈天桥表示新浪希望入股盛大。后来由于新浪管理层内部出现不同意见,吴征以及茅道林最终无果而返。\r<br>
<br>  2003年盛大上市前夜,段永基几乎差一点就撮合成新浪与盛大的合并。他提出通过新浪发售6到7亿美元新股收购盛大,盛大则作为股东方参股新浪。由于新浪股价窜升极快,双方报价出现分歧,合并议案无疾而终。\r<br>
<br>  或许这两次未能成功的联姻反而激起了陈天桥收购新浪的决心,但陈天桥深知通过正面接触无法入主新浪,于是他选择了通过“二级市场”吸纳新浪股份成为新浪最大的股东。\r<br>
<br>  为什么是陈天桥\r<br>
<br>  我们纵观整个事件,会发现新浪注定只能被盛大收购,而盛大注定是这个“游戏”的盛大。陈天桥的天分是一方面,但他的经历对他的事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r<br>
<br>  大学毕业的陈天桥加入陆家嘴集团公司,虽然无人知道他当时的真实想法,但是他后来在陆家嘴集团的一路高升,却给了人们一个清晰的答案。\r<br>
<br>  陆家嘴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一家以房地产为主,涉及旅游会展、金融贸易、高科技等产业,初步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格局的大型集团公司。在这家集团内,陈天桥进入第10个月,就担任了子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管理了200多人的团队。\r<br>
<br>  我们无法得知当时的管理与运作是否成功,但是管理200多人的这种经历不论成败都是非常关键的经验。因为从管理实践上来讲,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通常只有几个员工,即使规模较大也不超过二三十人。在这种状态下,领导与员工之间充分沟通比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加有效,但是一旦公司超过100人,那么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运作整个公司,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有效管理沟通极限一般不超过30人。而如何建立一家公司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对于很多创业型管理者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众多创业者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么管理失败,要么团队***的重要原因。陈天桥在一开始的经历中,就学习到了建立制度,完善管理,运作大型团队的经验,直接奠定了盛大公司发展壮大的管理基础。\r<br>
<br>  之后成为总经理秘书,对于一个聪明人来说,这个看似行政职务的位置能够吸收到的东西是外人无法想象的,甚至可以算是天大的幸运。因为他可以接触到集团总经理接触到的一切东西,并且还可以由这位总经理来做判断的演示,让你看清楚每一件事应该如何处理,并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学习。\r<br>
<br>  尤其在这种大型集团当中,战略规划与决策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没有实际接触的人只能空想,而实际操作中你才会发现战略这个词汇有多么重要的作用。\r<br>
<br>  而在这些传统大型国有企业,和一般的媒体或者游戏有着非常明显的管理、文化上的差异。通常来讲,媒体和游戏公司的公司文化相对随便一些,以轻松、活泼的文化为主,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打成一片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好处是公司内部比较团结,气氛轻松。\r<br>
<br>  在传统大型企业中,领导人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和员工间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虽然大型国企会有种种的问题,但是从管理的严肃性、制度的规范性上来讲,有很多值得游戏公司、媒体公司借鉴。\r<br>
<br>  如果能把游戏公司领导的亲和力和传统企业的制度严肃性结合在一起,那么这个游戏公司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而盛大的陈天桥,正是一个有这样资质的人。\r<br>
<br>  在陆家嘴集团公司的4年,使得陈天桥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历练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性眼光和管理人才。\r<br>
<br>  从“收购妻子”看财技
<br>
<br>  从陆家嘴集团出来后陈天桥选择了一家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经历无疑让陈天桥对财技的把握提升了一个档次。\r<br>
<br>  从熟悉一些金融运作的操作和内幕,到一个宏大的投资战略规划,都要求必须对细节工作有一定的深入了解,陈天桥高超的财技就是在这段时间修炼成熟的。与此同时,通过证券公司他扩大自己的金融关系网,为以后企业的融资打下深厚的基础。\r<br>
<br>  在证券公司的“第一桶金”,是他“淘”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雒芊芊,这位对他的事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理财专家,是盛大每次成功融资的关键人物。后来盛大获得软银4000万美元投资的过程中,专业知识扎实、思维缜密的首席财务官雒芊芊,起到决定性作用。\r<br>
<br>  他的“第二桶金”才是在1999年股市的“5.19”井喷行情中获得的资金,他用其中的50万元,创建了盛大网络。\r<br>
<br>  我们无法考证这次对新浪收购中有多少陈夫人的身影,但收购操作精细的策划和程度准确的拿捏把握充分显示了操作者高超的财技。\r<br>
<br>  对新浪倾慕已久的陈天桥,再次收购时选择了通过“二级市场”来进行。陈天桥目前已拥有19.5%的股份,按国际财务通行规则(GAAP)来说,20%和50%是股份收购的两个槛。如果拥有新浪超过50%的股份,盛大就需要合并新浪的整个财务报表。如果拥有新浪超过20%的股份,盛大则需要合并新浪的损益。\r<br>
<br>  而19.5%的数字,可以保证陈天桥在新浪中的话语权,加以可以联合几家机构同进退,足够否决新浪未来的重大行动;也可以将对新浪的入股从战略投资改为纯资本投资,只要新浪股价一涨,他随时可以在二级市场抛售股票,把价格打压下来。鉴于盛大的购入价格极低,新浪在这场博弈中几乎不可能赢。\r<br>
<br>  强悍与情感\r<br>
<br>  陈天桥的实业经验决定了他对游戏和传媒产业有独特的认识,“收购”理财专家雒芊芊和证券公司工作经历更造就了他非凡的资本控制能力。可这并不意味着他有足够的资格去收购新浪这个庞然大物。\r<br>
<br>  一个陈天桥与黑客对决的小故事,很值得我们认真玩味。2000年1月,陈碰到了一次大规模的黑客袭击,很多传奇玩家的密码和资料被盗。对于游戏公司而言,这是致命的打击。当时的黑客目的是勒索盛大,有人劝陈天桥拿点钱换回这些资料,但陈天桥连没有妥协。后来这些资料都丢失了,公司损失巨大,但在陈天桥眼里这是坚持原则的成本付出。\r<br>
<br>  当初,陈天桥向中华网请示运营《传奇》曾被拒绝,中华网要盛大削减开支。可陈天桥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并不惜与中华网决裂。\r<br>
<br>  后来盛大和韩国《传奇》拥有者Actoz之间也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双方围绕代理费、知识产权的问题打了几年的官司。陈天桥依然没有妥协,最终,Actoz被收购到盛大帐下,这场颠峰对决以盛大的胜利收场。\r<br>
<br>  陈天桥性格中具有一种强悍的气质,但其刚刚起步并不被广泛关注的2002年初,在北京他接受过记者采访,采访他的记者有这样的评价:陈天桥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当2001年他创造游戏同时在线25万奇迹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豪情壮志。他不吹牛,甚至还谦虚的说自己是摸着石头过河。\r<br>
<br>  陈天桥身边的人也验证了这种说法:无论是正在开会还是做别的工作,他接电话从来不会武断的打断你的话。给他发邮件,正常情况下都会回复。邮件中常常用表情符号表达他的一些态度。\r<br>
<br>  在网络公司里,盛大的离职 率非常低,2003年的离职率不到5%,2004年的离职率不到8%。有人猜测盛大入主新浪后会大幅度调整新浪的管理层,但从陈天桥用人的角度来说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合乎通常公司收购的惯例。正常情况下,新浪的收购发生后,原有管理层都会保留下来。在此前收购浩方,中文起点等每一个收购发生后,陈都很尊重创业者与管理者的价值,没有出现大的改变。\r<br>
<br>  大亨的大道\r<br>
<br>  虽然新浪是否就这样成为盛大迎娶的漂亮新娘尚还没有定论,盛大并购新浪之路也还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有关这件事情和前景分析的报道达到令人窒息的地步,但似乎都是从商业层面在做研究,而忽略了被收购方的新浪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的事实。\r<br>
<br>  在中国,目前媒体产业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还要担任着喉舌的作用,要接受大脑的指导。而盛大作为一个网络游戏公司,经常被人扣上“精神鸦片“的帽子。而如今“精神鸦片”的制造者要去控制精神传播渠道,还存在着非市场因素的风险。但陈天桥所走这一步无疑是最精彩的一步,也是他实现其网络迪斯尼帝国梦想唯一可能成功的一步。\r<br>
<br>  在媒体关注盛大网络收购新浪的同时,操盘手陈天桥也更加奠定了自己新一代的IT风云人物。但是,如果要真正的成就他的“互动娱乐帝国”,他必须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和“商业领袖”。\r<br>
<br>  但是,陈天桥的年龄和经历都不允许他短时间内成长为和蔼而睿智的长者,或是张朝阳那种那种活跃、青春的硅谷一代形象。也许成为比尔·盖茨是他最好的一个重新定位、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选择方向。但是,要做比尔·盖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陈天桥必须加强政府公关、扩大盛大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这样才能提高他以及公司的社会效应。当然,这也是陈天桥超越收购新浪本身的一道鸿沟,是实现其帝国版图最为迫切的一步。\r<br>
<br>  然而这步棋并不是他的全部,盛大的帝国版图是:建立互动娱乐集团,盛大不仅是网络游戏的运营商、开发商和销售商,还要做无线娱乐、平面娱乐、周边产品开发等等一系列的新业务。\r<br>
<br>  如果盛大收购新浪成功,盛大会成为世界10大互联网企业之一,一个新的游戏,互联网,媒体大亨将破壳而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7 11:4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