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6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比较政治学》本科讲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30 21:3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政治经济体制比较

(比较政治学)



第一讲 课程简介

一、政治学的范畴

政治学又称政治科学,继经济之后第二个进入科学领域,是在二战之后。在中国,政治并未进入社会科学,更多是人文学科。

它包括:

(1) 本国政治:Eg:美研究选举政治,各国研究角度千差万别。

(2) 政治哲学:五六十年前几乎是政治学的全部,研究如何是好君主、好民主。分析如何

是善治等。带有强烈价值观念色彩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辩色彩。二战后随政治科学兴起而衰落。政 治研究转向对于因果关系的研究。

(3) 比较政治(世界政治):二战后成为政治科学的主体,一切重大政治事件、问题凡以

比较方法加以研究即为比较政治。不同区域政治的比较,同一命题在不同地区的研究,如革命。比较政治能帮助我们把因果关系弄得更明白,已成为主流。

Eg:a.康奈尔大学研究说**建国初人民公社基层干部与旧中国乡绅行为模式极为相似,这是纵向比较带给我们的启示。乡绅的基本行为方式有两重性,一条腿向着政府,一条腿为本乡利益服务,村民自治实际就是乡绅之治;基层干部对中央的一些指示阳奉阴违。为什么处于同一位置的人会有同样的行为?

   b.耶鲁Dhal说,民主必然带来繁荣富裕,但各国或地区比较发现却未必如此,这是横向比较。

(4)行政管理:训练官员,基础是来源于社会学的组织理论。多培养行政官员,之授硕士

学位,传授的是技巧而非知识。Eg肯尼迪政治学院

(5)国际政治:国家间关系就是贸易和战争。战争是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最早起源于畜牧民族间的掠夺,产生了战争,再发展成贸易,与战争相伴。这既是国际关系的本质——无政府的政治。无政府自然导致战争,而国内贸易产生专业化这一规律在国际贸易中也并不适用,如各国都竭力保持农业等产业完整性,归根到底是为政治服务。只要没有世界政府发挥作用,国际社会弱肉强食规律就永远适用,中国的和平也是打出来的,一个朝鲜战争换来50年的和平——西方社会宣扬所谓天然的尊重,但尊重实际是挣来的。

国际政治研究一国国际行为,行为原因50%来源于结构,即国际层面,国际利益决定了各国的行为。整个系统的结构性压力塑造着各国行为,使得实力相当的国家对外行为惊人地相似。如美苏实力相当时。这就是国际结构的影响,国政即做这一范畴的研究,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军事战略等。其余50%来自人与国家本身的原因,这也是比较政治所要研究的。

(6)政治学方法论:作为科学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当政治走向科学后,政治哲学衰落,政治学方法论就控制这个科学走向,不偏移向人文学科。


二、此专业的历史沿革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切文明的核心是政府的文明——权利与政治的文明  

批:“上者见同,下者见异。”

1、权力与政治文明——基本概念:

(1)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学问。

(2)社会:彼此相关的人群构成社会,天然血缘关系、地缘、权力都可以成为纽带, 权力更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3)权力:是一种相对的能力,是使他人去做他们本不会去做的事的能力。只有在与别人发生关系时才涉及权力,产生于社会关系,又是支配社会关系的能力,源于社会,作用于社会,构成ren的社会关系的纽带。其内容(或说实体)是多样的,如暴力、金钱、观念/意识形态、魅力等。平等从来不是生来即有的,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就有等级和不平等。人生而不自由,被形形色色的权力关系束缚。

(4)政治学:关注政府权力的来源、构成和结果。   

(5)政治权力:指一切与政府相关的权力。在一切权力中,政府权力至关重要,其内容影响一国乃至一个民族,所以无政府会导致严重后果,在一定地域内建立一个政府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步,有政府的社会才是文明社会。

(6)文明首先意味着人民八使用暴力的权力都让渡给了政府,政府垄断了一切暴力的权力。 在文明社会中对人民福利的最大威胁是政府,所以怎样控制政府,使其不滥用公共权力,使人民服从于政府权力,这是政治的永恒话题。例如如何组织政府——宪法制定政府的组织方法,但在中国,最民主的立法成为专制的起点,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只要谁控制了人大就控制了全部社会。(可见民主与法制无本质的区别)政治文明主要体现在政府组织之上,没有独特而杰出的政府制度,就没有独特杰出的文明。典型例证就是西方文明,其三大来源是希腊的民主、罗马的法制、基督教。还有中国,传统的儒家官僚德治。所以,一个民族对政府文明的理解和支持对这个民族的前途至关重要。

2、政治制度/体制——关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1) 横向制度:中央政府本身。

① 包括A产生方式、B政府机构的构成、C政府的职能/职权;A决定B,B决定C,为逻辑关系。

② 可分为四类——****制(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不稳定的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咨询型法制(理想中)

(2) 纵向制度:

u       联邦制——地方政府不隶属于中央政府的政治制度,有自主权,尤其是立法权和税收权,联邦法要在各州通过才会有效。

u       单一制——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地方政府。

u       混合制——中国是典型。人大开会时分省团议政,地方人大的地方法规经常违宪;省长要省人大批准,县级及以下也是。行政系统是单一制,议会系统却是联邦制。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但中国这种混合制没有制度化和法律化。

传统与规矩的合力形成特定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集中了一切形式的政治权力,约束了所有人的生活。观察制度是研究本国及外国政治最有效的途径,研究制度变迁是政治学的核心命题。

  “政治的实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行的程度。”——亨廷顿?《变动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人类的精神与物质是相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制度)有时夸大了人们的差异,而地缘和血缘的差异有时(或说一般)大于政治制度引起的差异。当然政治制度差异也是很重要的,是文明的杰出表现。文明/政治制度的竞争有时也是战略的竞争,如美伊之间。公民对政治的认识、理解都是国家出色的基础。但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归根到底都能发掘到政府层面,败坏的仕风导致士风败坏,之后才导致民风败坏。所以中国历史上好的政府都是明主治吏不治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21:39:43 | 只看该作者
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1、科学  不追求真理,而是为了追求或说创造理论。现实不够构成知识,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爱因斯坦,每个人都有一套不同的理论,我们并不认为亚、牛都是错的,只是在淘汰他们,爱因斯坦也总会有被淘汰的一天。现实是真理,不可能被淘汰。知识只是科学对现实的不同解释。不能被证伪的就不是科学,评价理论的标准只是其解释力的强弱和解释范围的大小,而不是其对错。离真理/现实越近,离科学就越远。现实没有的才有科学的意义。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概念,实际中不存在。计划经济←柬埔寨红色高棉——中国改革开放前—……—今天的美国和西欧——中国香港→市场经济

    容忍的精神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必要因素。

  2、社会科学 沿袭了自然科学的理念,相信社会中有一些不被人的意志左右的因果关系规律,以发现和解释这些规律为目的。方法为:A、提出问题(注意问题和疑问的区别,issue and question)B、提出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通常称为假设。(针对因果关系,定义即what是服务于因果的工具。)社会科学的目的是解释这个社会。 社会科学也难于避免价值判断与文化偏见,但一直在努力排除,非常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3、人文学科 以人为本,以人的精神为研究主要的对象,注重价值的判断,关键工作是记录,但记录中不可能无价值观判断,手段包括逻辑,成果常常是应当如何。以哲学为例,被罗素称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灰色地带,前者要证明,后者却不要。人文方法为how描述,should价值判断,what定义,定义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社科研究提供基础。人文有价值判断,人类很多价值观共通,因而某种程度上人文精神比科学精神更为重要。两者对人类文明同样重要。 科学直接作用于人的物质,人文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

4、人文与社科 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但它们的界限并不清,远不如社科与自然科学明显,两者讨论的内容也有交叉的地方,社科不像自然科学那么严整有序,因而只有pattern,而不是像自然科学中有law和rule,这是由于人生活在社会中,增加了其不确定性。

5、政治科学 紧跟经济学进入社科领域,它永远达不到自然科学的程度,但也不会退回贴上政治标签的阶级政治中去,科学理论就不是真理,也不存在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大政方针,不可与政治理论等同,若如此,政治学就成了政策辩护学,将政治学变成官方学、学官方,是政治学在中国声誉不佳的原因。

6、评价理论的尺度 所有因果关系都是理论,其抽象程度越高,适用性越强,即理论性越强。理论除因果关系外,还包括一部分解释。举两例:

Eg1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中国现在一些农民能很快进入市场化、工业化,有些则不能?

假设:市场适应能力与生产责任制实行得越晚正相关,公社组织打破越晚适应市场能力越强。

解释/证明:市场经济是工业、商业的经济。农村只有发挥集体力量才能承受市场经济、工业社会的打击,华西村等地都是公社经济、集体经济实行较久的地区,所以现在比较富裕。

评价:这是一个理论性比较弱的因果关系。它可以被证伪:全部证伪——华西无公社精神,或第一村都是郊区村;部分证伪——温州责任制早,市场发展也好。这个理论的理论性差,适用性差,局限于一时一事,但其潜力也是存在的,它揭示了中国由于社、资之间存在一种特殊桥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Eg2 问题:工业发展、市场经济导致阶级和谐还是分歧加剧,政府力量上升还是下降?

  假设:前提是技术发展导致分工、分工导致分化、再导致阶级分化

分析:A近代工业社会导致无产、资产两大阶级斗争,所以政府作用上升,因为镇压的需要加强了。市场经济导致经济竞争激化,也需要政府统治加强。——马克思的观点

B近代工业技术,导致分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依赖关系加强,社会趋于和谐,有看不见的手在控制,政府的作用自然下降。——亚当斯密的观点

评价:

①都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因果关系,可被证伪,不是显示,都是科学理论,抽象性高而很难证明。

②它们使用了横向解释各国和纵向解释历史情况的方法,因而理论性强,适用范围广。

③理论价值高,使用同一概念,是同一范式中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

④两者都不是排斥另立的理论体系,科学意味着拒绝信奉,一旦信奉就成了宗教。科学没有禁区, 其触角无所不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9-20 12:41: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6 12:11:4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政治经济体制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26 04:09:21 | 只看该作者
8错8错,支持~~~






















防辐射服有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0-29 12:59:01 | 只看该作者
顺手牵羊的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0-29 12:59:16 | 只看该作者
顺手牵羊的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16 03:52:4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學習了!
iPhone 5

itunes繁體中文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26 08:4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5-24 23:05: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 11:2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