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考研,英语仍然是个重头戏。随着06年考研的逐渐升温,考研前辈们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活跃在论坛里,将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他们从词汇、阅读、写作等几方面详尽分析应试技巧,希望06年的学弟学妹能够有所收获。
考研成绩下来很久了,一直想在论坛里写点什么。考研的半年多时间从论坛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考了四百一十多分。毕竟不好意思只是索取,现在把我的一点体会写下来,供06年考研的朋友参考,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先说说英语的复习。我的英语是81,有点意外,本来以为是七十多的,可能作文翻译给分较高。
单词也有风格化
英语复习不管谁都会强调单词,但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大部分都单单强调词汇量。有人说要背大纲。但考试大纲规定了5300个(?我记不太清),还不包括派生词。我觉得如果都要背的话,那半年就只有复习这个了,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在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理想的成绩!!那种遍地开花式的背单词方法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无异于浪费时间。其实5300个单词里常考的只有2k多个,甚至有1k多个从没出现过。我们跟本不需要背(如果想考特别高的话词汇量是多多益善)这就是说我们有挑出来的3k词汇的词汇量就ok了。(但这些单词一定要记牢,否则谁也没办法.特殊的派生词要注意。)如果按这个原则现在好的单词书实在太少了,或者说实用的太少。所以大家选单词书时一定要慎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除非你时间充裕,精力充沛。我觉得用的单词书里新东方出的四级词汇,六级词汇很适合用来打基础。这两本书配都有磁带,读的是例句。可以用来加强记忆和检验背诵情况。尽可能每天晚上听一到两遍白天背的内容。这样会记得比较牢固,速度也快。这个工作最好在八月以前完成。
认真背了这些单词相信你的英语已有一定基础了。接下来就是背基于概率统计的词频表了(当然有大部分单词会与上两本书有重复,但建议两步走不要省略哪一步—)。属于词频表性质的单词书不多见,我只见过两本,一本是smart学校编的的很薄的小册子,只有单词和解释。还有是上海交大出的,编者好象姓王。我推荐这本,虽然编者没什么名气。但书很详细,例句都是从历届考题里的原句,在背单词中给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熟悉考研英语的风格。
阅读是考试里的重头戏
单词具备了一定基础,再要增加词汇量提高背诵效果,就必须借助阅读。阅读是考试里的重头戏,每个人都很重视。我以前在论坛上看过很多关于阅读用书的帖子,有相当一部分是讨论吴永麟的100篇和石春桢的220篇哪个更好,吴永麟的100篇我用过一段时间并没感觉到所听说的效果。石春桢的220篇我大略翻国一遍,觉得也不过尔尔。我不主张看这些书。感觉走的弯路太多。考研复习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供浪费。我推荐新东方的考研阅读。新东方考研有一套资料,其中阅读有两本,一本是历年真题和其中的单词难句注释,还有一本是练习和真题思路分析。对真题总结分析的很透彻。结合网络课堂的flash课件。几乎是题题有来路,对差不多每个答案都有合理的解释。所总结的原则也适用.大家知道规则了,成绩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但要注意自己一定要在真题上运用体会变成自己的东西。如果教条的话,效果可能是要打点折扣的。书可以用以前的,因为每年内容变的不多。课件也可以用05年的,我复习时由于个人感觉问题,都用的新书,也就花费了我不少大洋。
听力我个人认为与人的天分有关,不是人力在短时间内能提高的。所以我除了做真题和模拟题时听听力,没有复习过。最后估计有13,4分吧,这方面我没有发言权。
新东方的翻译写的有特点,关于翻译的书我也只见过这一本。还是不错的。最好等到单词有一定基础后再复习翻译。要不有很多东西体会不到。
作文复习放最后
作文放到最后,考前一个月复习。可以用新东方的作文,考试虫的万能作文也行。但一定要自己动手写,否则考试要吃亏的。再说一下书的问题。历年真题可以用洞穿考研,虽然没有特别之处但还算比较详细。恩波的就差一些,考试中心的考试分析推荐仔细研究。注意它的阅读分析和翻译扣分点。对提高成绩应该有很大帮助。如果觉得练习不够,不放心,可以用英语考试参考书。毕金献的模拟题是比较有名气的,其中阅读是很难的,也比较有争议性。记得当时论坛上骂声一片。我做时也很郁闷。一般都错7、8个,最多的错12个。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做的。佛教有些宗派助人悟道不是有当头棒喝的方式吗,感觉毕金献的题就是这样,把真题的某些特征夸大的,来引起你注意,让你有所领悟。所以做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得分,要分析思维错在哪里并结合真题总结,不结合真题做模拟是没用的,甚至有误导。要注意模拟题里的特征是夸大的,不能把解题思维不经处理就往真题上套!!
上面讲了一些东西,感觉很乱,下面讲一下总的原则:就是复习要围绕真题展开,并用真题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花时间。有些常用的书我之所以认为不适用,就是因为这个。现在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其他科我会尽快写出来。我认为推荐的书虽然有点怪,有些不是常用书。但我确实觉得效果很好。照此复习下来英语底子不好的,过线应该不成问题。英语比较好的应该能考70分以上。
结束语:付出才会得到回报,考研之路虽然艰辛,但也充满温情,看看这些研友毫无保留的提供经验,相信选择这条路的人们定会携手,并肩走过这段大学最后的美好时光。
快快的考研之友里记录你们的备战生活,留下美好回忆吧!
考研英语“阅读”出题天机—Secret遭破解
一个令我喜出望外的发现
早就听说考研英语阅读的文章选自国外报刊以及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课本。这天正好有点空闲时间,就想试试能不能找到考研文章的出处。
还记得去年4月“能力博士”中一篇介绍“Google”搜索引擎的文章吗?在文中介绍了“Google”的各种强大功能。于是我就用它为工具,试图在网上搜索考研阅读文章的原文出处。
首先登陆“ www.google.com ”,如果读者没看过那篇重要的东西,我可以在这里插入介绍一句:Google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只要在其中键入关键词,就能查到很多有用的结果,一定要多加利用!
看一下刚刚结束的2004年1月考研阅读真题,一共有4篇文章,其中第二篇比较眼熟,记得以前曾在一些杂志上看到过,大意是“人的姓名以不同字母开头,也往往决定了他今后是否容易成功,姓名以‘A、B、C’开头的人成功的几率要比‘X、Y、Z’高”。
首先在“Google”关键词中输入这篇文章的首句“Over the past century, all kinds of unfairness and discrimination have been condemned or made illegal.”(其实,在这里应该用“Google”的“高级搜索”,在“包含以下的完整字句”中输入这句话,这样就可以排除无关链接,使找到的最终结果更精确)。
结果出来了,这篇文章是出自2001年8月的一期英国《经济学人》(也叫《经济学家》)杂志。将《经济学人》上的原文与考研真题相对照,发现出题人只是把个别生僻的单词替换成考研大纲中的单词——把“denounce”替换成”condemn”,把”sad affliction”替换成”disadvantage”。同时也删减了文末的一些文字,把587词的原文缩减成401词的考研阅读文章。
考卷里的阅读文章乃何方神圣?
用同样的方法,对近几年的文章进行搜索,也有以下结果:
第一篇阅读文章为1997年10月美国《US News & World Report》上的一篇文章,是该刊记者Margaret Mannix的手笔。
第三篇阅读文章为2000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出自Daniel McGinn之手(此君是《新闻周刊》的著名记者,长驻波士顿,擅长写经济、商业内容的文章。)
第四篇文章来自“美国学校董事会”出版的一本刊物(属于学报学刊,里面的文章内容多为讨论教育问题)。考研命题者是从2001年1月的这期封面文章中发现了它,并把它改头换面以后,变成了考研阅读理解题。值得一提的是:原文长达3200多字,命题组将原文的前一部分压缩成415字的阅读理解文章——压缩之后,必定对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表达有所影响,因此,很多同学考后反映这篇文章不太好懂……
只要熟练掌握了上述搜索方法,相信只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搜出这些困扰我们考研阅读理解题究竟是何方神圣。比如:
2003年第一篇文章,出自1999年1月25日的美国《时代》杂志;
2003年第二篇文章,来自1998年11月20日的美国《科学》杂志。
2002年第三篇文章,是1999年11月27日的英国《经济学人》的一篇社论。
2002年第四篇文章,在1999年9月13日的美国《High Point Enterprise》。
2001年第二篇文章,在2000年4月24日的《U.S. News & World Report》。
……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几个特点:
章的选择上,一般是选择3、4年前的文章,不会选择太陈旧的“老黄历”,也故意避开新近发生的事实。
不太习惯从《时代》杂志上选择文章,也许《时代》在中国太容易买到了吧,你在旧书摊上很容易就能花几块钱买到一本。相反,《经济学人》这样的杂志在国内市面上不太常见,所以从这些杂志里出。估计是为了避免让大家碰到吧。
从内容上看,介绍社科(包括教育学、经济、法律、心理学等)的文章最多,自然科学相对较少,人文科学内容的文章只有4篇。而且,这些文章时效性都不强,而且很少涉及现在的政治、时局以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选定文章以后,命题人势必会对原文进行修改、加工,使之符合考研大纲的要求——比如把中文超纲词替换成大纲内词汇(降低难度),再比如把过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使文章长度稳定在400词/篇(降低难度)。而且,通过把原文和考试阅读文章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命题人最多是对原文进行缩写(2004年1月第四篇文章),而不会做改写的,也许是为了尽量保证阅读理解的“原汁原味”吧。由此可知,考研阅读文章一定不会难于原文。但是文后的题目和选项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毕竟是中国人出的题,来难为我们大家伙儿的。
也许,我们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看一看国外的报刊了。当然,并不是指望每次都能在考试中碰到原文,现时是希望能提高一些语言感觉和阅读水平。
到哪里去找国外报刊?
其实很多国外报刊的网站都能找到电子版本,可以找到这些报刊的网址,收藏到收藏夹中,词汇水平差一点的同学在电脑中安装一个《金山词霸》,闲来无事就可以浏览外报外刊了。下面就列举一些报刊的网址:
《纽约时报》(http://www.nytimes.com/ ,或者直接用http://www.times.com/);
与《华盛顿邮报》(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齐名,是美国最有公信力的媒体,要想看里面的文章需要先免费注册一下。
《科学美国人》(http://www.sciam.com/):
一本介绍自然科学的杂志,前几天在国内报摊上也看见了它的中文引进版,不过有点贵啊,人民币10.80元,呵呵,还是看电子版的实惠。其实考研很少出较专业的自然科学文章的,所以权当了解吧。不过听一位辅导雅思的老师说,雅思考试喜欢选用该杂志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证考证。
《经济学人》(http://www.economist.com/):
属于客观性比较强的报刊,似乎命题人对它颇有偏好——近年共48篇考研阅读文章,有4篇出自《经济学人》。《经济学人》的特点是所有文章都不署名,它的政治经济评论堪称典范,难怪我国著名的《经济观察报》的文章的写法、风格都从《经济学人》借鉴不少。
CN*(http://www.CN*.com/ ):
网站上新闻挺全的,而且只要安装一个Realplay播放器,就能直接链接到CN*的重要新闻录像。要是网速快一点的,画面就比较流畅,连看带听,什么都有了。
《China Daily》和《二十一世纪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 , http://www.21stcentury.com.cn/):
《二十一世纪报》是《China Daily》的子报,以前我总买来读一读,后来发现它们网站上有电子版后,我就连好两块钱也省啦。这两份报纸的好处就是:其新闻都是围绕中国的,背景为我们所熟知,便于理解。另外就是一些专门的词汇,比如“三个代表”的英文说法,在国外的一般报纸上可能找不到,但是在《China Daily》上你肯定能找到,如果在写作中想“秀”一下自己的词汇量,这就不愁没词啦。
客观60得了54,也谈谈英语阅读的复习!
我没重视作文,所以只考了74,不过还是想给06的朋友简单说说。我毕业了7。8年,上学时连4级都考两次也没过。英语基本是从头开始,考了两次,去年只考了58
1,重视单词。大家都知道,阅读单词不熟,基本就象砌墙无砖,看文章累死人。当然,我不是说要你把单词被的怎么怎么熟了,才去开始做题。 不要为自己拥有多大的词汇量而高兴,实践证明,这对考研并无多大帮助。你就把大纲要求的那7000多核心词汇弄清楚——清楚就是看见一个单词(尤其动词)能立刻想到他的好几个意思(考研最邪就是考它的后几个意思)。我的做法是:先把这些单词过个几边,开始也许花的时间多点,然后再过的时候时间就越来越快了。然后就结合做题来记单词。不要以为单词背完就了事。不断重复,不断强化。过完一次再来一次(我一直持续到考前)
2,重视精读。很多新手喜欢和别人比题量,我做了多少多少篇,实践证明,做的多,你就不可能做到精。做的多,你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去揣摩。我第1年考。做的海了,220。100。模拟都做了不下20套,要按一片片的算,起码有500片,可最后考试一片时空白,该怎么错还怎么错。推荐大家的:历年真题(必备),一本经典的考验英语阅读(如老石的220。吴老太的100),这些都是一年年考研人的实践检验的,哪本都可以,关键要精做。 我自己只用了两本100和真题。
怎么精读?也许说到容易,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做。如果你第一年考。单词弄个差不多,从我刚说的那个开始吧,100或者220。也许开始很吃力。慢慢来,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做(4片)做完后对对答案,错在哪,一直做玩(我用的100,只做中级)这个过程持续玩,你对阅读差不多有个概念了。第2边从头来(我做阅读从来不在书本上划沟叉什么的,保持答案部分空白,做的都写在草稿上)这一边开始,基本就是新做,因为你做玩60片后,以前认为不知道怎么错的也许会继续错,开始分析,怎么错的(这个以前的斑竹有个帖子,说了好几个原因)9月就开始做真题吧。一样的过程。要慢,(我一下午3个小时就做一年的,按1个小时做完,2个小时分析)
吴老太的100我做了5边,历年真题差不多有15边(呵呵,我考了2年)几乎是没有不知道的句子,没有不认识的单词。精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到最后看什么模拟题那个舒服,就有一种看中文的感觉,读起来顺畅,理解起来简单。这个过程同时:锻炼了长难句。锻炼了段与段的关系的理解(这样的话,你再做7选5就很容易了)
3关于保持。英语是个慢活,不能急,但也不能丢。从开始复习就准备好:它象吃饭,没天吃那么一点,别吃多了,但也不能哪天不吃。尤其阅读,最好没天都做几片(我甚至保持到考前1小时,拿了个以前做过的看看,只是想找到复习时的那种阅读状态,看句子很顺畅的感觉)
今年的考试大家就知道了,如果你考的不是第一次,就该明白,考的越来越细了,老比的文章也许是最接近了。如果你真题做的没做的了,来做老比吧(我就是,你要没做过,试试)
详细谈谈如何利用真题来精读!
不管你是第一次考的新手还是已经经历过几次的人,如果你是第一次做真题,我想一般的情况都是倍受打击,这个很正常,就这样开始吧。
1,前两边。如果你已经做了一定数量的阅读。就开始象其他一样的题目正常的做真题吧。要慢,其实算算也就10年的题目,所以一定要慢。一天就做一年的,坚持10天左右做完。这样下来,你对考研阅读的难度和时间有了个大致的概念。第2边从头来(我做阅读从来不在书本上划沟叉什么的,保持答案部分空白,做的都写在草稿上)这一边开始,基本就是新做,因为你做玩后,以前认为不知道怎么错的也许会继续错。这一次就是弄清楚每一片里面的生词(不认识的划出来,单独背),长难句(要弄懂句子的结构,细细揣摩意思)可以看看文后的汉语翻译结合理解。
2,3——5边。这一个过程和前面一样。不过重要的就是要弄明白以前做错的题目的原因。错误不过几点:A单词的多意没弄清楚(词汇题)B长难句没理解透彻(小节题)C段落或者文章的中心句找不出来(主旨题)等等吧。结合后面的提干分析,自己为什么选了A而答案本来是B或者C。文章一片片的做下来,自己一下做对的就可以掠过,关键揣摩自己老是在同一个题目上错的,其实你会发现很多是自己粗心导致。以后尽量避免吧。
3,5边以上。这个时候你再看文章估计已经有了很顺畅的感觉了。有些朋友甚至说,不用看具体的提干就已经记住答案的选项了。抛开汉语翻译,这时候就可以只看文章不用看选项了,边看文章边揣摩,每一段的中心句,每一片的中心句,上段和下段的关系。比如有些段落,第一句是个总结。有些文章最后一段总结。等等。到这个地步,简直已经象在做高中时的语文阅读理解了。如果你有了前面的的过程,这个时候的语感绝对是没的说了。
最后要记住,每几次重复做的当中,可以停段时间,试着做做其他的模拟。随着量的一步步加多,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有了欣喜的质变。虽然阅读很枯燥,不过我想,当你看见自己的英语慢慢提高时,你就会觉得,付出都是有回报的。祝福06的朋友们英语取得好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