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6-6-4 10:29:35
|
只看该作者
毕业若干年后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学生活究竟带给我了什么”?这本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可是我想到了很多答案却独独把知识排除在外。上了大学第二年就知道毕业后进医院工作是天方夜潭,还能让自己专心于知识继续梦想着做白求恩治病救人吗?我该责备谁?传统的人事制度,还是大学教育的盲目?抑或最该责备的是自己,报错了志愿,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的迷茫经过四年生活的历练一一有了答案。宿舍的姐妹们升学的,工作的,改行的,个个生活地精神百倍。现在想来,所有的抱怨无非都是年少轻狂的产物,耽误了时间,消磨了锐气,混沌了青春。
二 工作篇
找工作的经历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象是一个博弈,几人笑来几人哭。我们专科生在这场博弈中不具备优势砝码,所以我们更要在精神上保持优势,不要自卑,永不放弃,抓住任何机会展现你强大的一面。“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虽然通俗,但绝对是真理。如果只是一味自怨自艾,消磨掉的不仅有已到手的机会,更有自我。
毕业了,就没有继续逃避的理由,不想面对生活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勇敢面对。就这样,于2002年8月4日来到了首都北京。
找工作谈何容易?投递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昂贵的房租却让我不敢停住脚步,一旦稍有松懈,下个月,下下个月,我就弹尽粮绝了。我仍然充满希望,无聊时就买带有招聘专版的报纸,既可以了解招聘信息,还可以消磨时间。就是21世纪报,给我带来了机会。某某培训学校招聘咨询顾问,要求英语四级,普通话标准,我犹如看到商机,第二天一大早就按照登的那个电话打了过去,当时还不到八点半,没有人接。我就站在北京街头那个IC卡电话亭旁,隔几分钟就打一次,终于快八点半时有人接了电话,一个男中音,我说我是面试的,他让我先把简历传真一份,或者Email一份,可我当时的环境,无网可上(02年网吧大火北京网吧关门整顿),也没有传真,情急之下我问我可不可以直接带着简历去面试。对方说行。后来才知道,那个人就是校长,这样的程序如果换做其他人接电话是绝对否决的。
我兴冲冲的查了地图,发现公司地址距离我住的地方挺近。坐上公交车三十多分钟就到了。整个面试过程很简单,校长很和蔼,但看不出他的态度,只说回去等通知。我便回去了,自我感觉很满意,第一次觉得找工作不像想像中那么难。可是等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回音,于是又打了第二个电话询问,这次是一个女人接了电话,说需要再面试,听起来似乎很有威严。(后来知道这个女人是董事长)我只得再去。
这一次很严格,董事长问了几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不是不知道就是回答地很不好。这次面试宣告工作泡汤。后来阴差阳错去了平安保险,做了老板的助理,月工资很低,付了房租就没有了。这是一段很不愉快的工作经历。我不想待在这里,可又没有其他办法,想想好歹可以把房租先解决掉,就这样吧。
一边在这里工作,一边开始寻找其他的机会。偶然有一天,上网进入那个培训学校的网页,发现那里仍然在招人,就认真做了一份很简单但很有内容的简历Email了过去,意料之外呀,当天下班路上就接到了公司电话,要我星期六去试用一天。这次距离上次面试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
机会就这样被我误打误撞上了,后来无数次地想,如果那天不是偶然进入了公司的网页,我就不会寄出简历,那么我现在在哪里?
生活从此向我开启了另一扇门,门内别有洞天。
上班了,只有我知道这份工作的来之不易.明白自己既没有优秀的资质,也没有耀人的学历,唯有对工作的一腔热忱。所以除了努力,我别无他选。我从不迟到早退,虚心接受任何人对我的批评,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这样获得了老板的信任与喜爱,给予了我许多锻炼的机会,让我在工作的平台中重获自信。
想来工作的时光其实最令人开心,也学了不少东西。渐渐地,工作之余开始思考起未来。培训学校的工作大多是服务性质的,技巧性东西多而技术性含量少。而我又没有专业背景,一旦将来年龄大了我干不了这个工作我还能干什么?更或者,如果有一天为了更好的待遇想跳槽,我拿什么和别人去拼?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三年制大专?几年建树甚少的工作经验?这时候开始考虑考研。因为在公司做咨询顾问,也曾涉及一些分校管理,便萌发了想考教育方面的管理专业。第一次听到“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从一个学员口中,知道这是一个新兴专业,除此一无所知。我开始查询学校信息,但发现很多学校对专科生都有很多限制,要求修完八门以上的本科课程,发表论文等等,诸多条件使我对考研的热情渐渐搁浅。工作是如此的繁琐,上班下班。工作需要辗转去了沈阳工作半年,后又去了天津,那段时间过起了没根的生活,很多行礼寄存在北京一个朋友那里,随身携带一些必须的衣物和日常用品。每当奔赴一个地方就得丢掉一些东西,家越搬越穷,心也越来越灰。我开始害怕陌生,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工作环境,还有陌生的未来。当时有同事在考自考,我也想试一下,可是查询了一半的信息就放弃了,一般自考要考很多年,而我实在很怀疑自己能否坚持,最重要的是,我待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暂时的,如果离开,自考将前功尽弃。
开始恋爱了,然后工作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心情灰到极点,非常想离开,重新萌发了考研的念头。虽然是为了逃避困难才选择考研,可也正是这件事才让我第一次正视考研。我认真查询了学校和专业,最终定了华中科技大学,还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以不考数学。原始想法只是因为它对专科生限制很少,可是在后来备考过程中,越了解它就越喜爱它。
然后辞职。
工作给予了我很多,但也让我意识到专科生在就业前景上的惨淡以及一些不公平待遇。工作遭遇瓶颈,想再上一个台阶难上加难。如果我想得到更多,能力是一方面,相关的资格认定和学历也是一方面,我想博一把,不想再因为专科学历(还是临床医学这个不相关专业)而在就业市场遭受歧视。同时,也想给自己一些压力,逼迫自己不得不上进,摆脱工作后产生的惰性。考研,从此和我的喜怒哀乐连在了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