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经典英语资料(免费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0 16:5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附件: 胡敏教授解密考研阅读命题与对策.rar (30.55 K)
附件: 胡敏---应用文解密.rar (8.94 K)
附件: 黑魔方版 ◆◆◆2006填空式阅读题全突破(转).rar
附件: 考研英语作文万能公式.rar (8.53 K)
附件: xia.rar (117.19 K)
附件: xia 2.rar (31.84 K)

下载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928d2f2010003j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6-5-23 22:05:36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做沙发,谢谢楼主!
3#
发表于 2006-5-27 23:26:26 | 只看该作者

在谈谈我的想法哦

(一)关于心态。
        在我两年的考研历程里,我始终将心态作为第一因素来考虑。因为我认为研究生考试的准备过程是个十分艰苦的过程 ,无论对人的体力和脑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良好的心态会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拚搏的斗志。令你坚持到底。人生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烦恼与辛酸,而在考研的这个特殊人群中,考研的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领导的阻挠,家庭的压力,想出人头地的理想,朋友老师的期望,自己复习时无人探讨时的失落……种种问题会时时的困扰并不够坚强的我们。我不想说我在考研的这两年里吃了怎样的苦,,流过多少的泪,因为我知道我的经历根本就不算什么,有很多和我一同在考研路上拚搏的朋友们比我更值得敬佩,我想说的是,在我吃过了苦后,我会想起那些比我更艰苦的网友。流过了泪之后,我反而会暗笑自己的痴傻。每次的脆弱过后。我都做到了昂起头,继续坚持。因为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放弃,那么我从前所有的付出将付之东流(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单纯为了某一考试而作的准备在实际应用中一无是处)我所有的努力也不会被别人包括我自己所承认,知道什么叫置之于死地而后生么?我现在明白了。或许有的时候,人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退路反而是催人奋进的动力。虽然如此,我却不主张急功近利。大家都知道考研的重要性,大家都希望会有一天忽然发现一条通向美好天堂的捷径。不可否认,我也曾幻想过这条美好道路的到来。所以,很多人急于求成,很多人会得意于自己多年来的小聪明(比如我),或许开始的时候会把考研想的很简单,而实际进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手忙脚乱,这个时候,有些人会选择放弃,有些人会心急上火不甘心甚至一病不起,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是几乎每个考研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清醒的认识自己,清醒的认识到考研的不可投机性。坚持下去,坚持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虽然这是句很老土的话,但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十分有效的方法论之一。记住:望雪能做到的,你也能。

(二)关于爱情。
        在这个属于年轻人的考研论坛里。爱情和考研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但是根据我在考研加油站灌水半年的经验来看,很大一部分人考研的理由是和爱情相关的。如何正视爱情,或许也是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吧。那么我们是要“考研,让爱情走开”,还是“考研,追MM,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呢?或许永远没有争论完的一天。但是我还是想在这里表达一下我的个人观点。爱情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几乎每个人都渴望真爱的来临,良好健康的爱情,我想是不应该成为考研的障碍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会成为坚持考研的最大的动力。想象一下,在世界的另一个屋檐下,会有一个人在时时的祝福你,鼓励你,也是一件蛮不错的事啊。所以没有必要为了考研而刻意回避那份拒绝之后会使你后悔一生的感情。当然了,爱情与考研之间最大的矛盾是时间问题,如果将精力与时间过多的投入到爱情当中,对考研的影响还是会非常大的。不提别人了,我想举我自己的例子。我有一个相恋四年半的男友,从考研开始念头的萌生,到2000年第一次考研的失败,到2001年他去南方工作,到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几乎每一个关于考研的决定,我都和他共同分享,他的无条件的支持,是我之所以坚持到底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一直都认为如果可以清醒理智的面对爱情,那么我们不该放弃这个重要的动力。注:望雪为了考研,整整半年没有和男友见面了,我们之间只有电话,只有相互的鼓励。

(三)关于导师。
       “导师该不该找?”是很多朋友问过我的问题,这个问题曾同样的困惑我。在2000年第一次考研的时候,作为一个未出校门的大四学生,作为涉世未多的我,是十分抗拒找导师这样的事的,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找,该找谁。其次,我的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不正之风的一种,自命清高的认为自己不需要这一套。所以我一直是属于朋友所说的“不开窍”的那种考研人。2000年里是如何的辛苦我不想细说,只想告诉大家,我是跨专业的,我在专业课上下了很多很多很多的功夫,结果还是不如人意,三科专业:60。60。76。2001年我鼓起了勇气去找了导师,因为我决定这次一定要成功。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如此的英明正确,我不仅找到了一位博学正直的良师,而且找到了一个热心积极的益友。从他的身上,我对专业课的理解更深入一层,从他的家中,我几乎扫荡了他的书柜。我是如此积极的探求知识,如同在黑暗里遇到一盏指路灯,调动了我所有学习的热情。我只能说,2001年,我学起专业课来很轻松。至于如何找导师,我想给大家提点建议,如果是跨专业,跨院校,大家可以写封信给他,使大家相互熟悉一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接触。如果有条件的,最好是可以有熟悉导师的人做引见,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预先了解导师的为人,品行。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决定。有的人问过我“和导师联系,FEELING OR ……?”其实,大多数的导师都是十分有修养,德高望重,比较正直的。只要你真实的表现了你对该专业的热忱与真诚,只要让他感觉到你的渴求知识的欲望,他还是会积极的鼓励支持你的。对于少数人面兽心的人来说,那就只好不得已而为之了(好像这话不该说吧?呵呵)

(四)关于网络交流。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大家在学习当中总会遇到外语语法的令人费解,哲学政经的晦涩难懂,高等数学的令人无计可施,这一切问题的都需要与大家进行交流才能解决。而一个整日深居简出不知室外春秋的人想要取得同样的成功却是十分不易的。只有相互学习才能得到共同进步。而相互交流对于一个应届的考生来说似乎是十分容易的事,但是对于在职或其他人员来说,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考研同盟却成为了一种奢求。复习当中,寂寞,无助,茫然,徘徊,种种与孤独相关的词汇会时时的侵袭你,令你越发痛恨考研的枯燥,这实在是对意志力的最大的考验。或许选择上网是进行交流的好方法之一吧,在考试前的一个月里,我有意识的增加了上网的时间,在KAOYAN.COM里结识了很多考研战友,共同的追求使大家惺惺相惜,论坛的存在使大家有了商讨问题的基地。还记得那段为了一个政治题而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日子,还记得那些在英语论坛帮助过我的好朋友,也记得在考前那些素不相识的朋友贴出的各考研班预测的试题。总之,我在网络里收益颇多。我始终认为我的考研成功的军功章里,是有KAOYAN.COM的一份功劳的。当然了,也不乏一些嗜网成性而迷失在网络时代的朋友,这对于决定考研的人来说是十分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网络前保持清醒的理智,正确的认识网络的工具性,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关于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理谁都懂,但是为了考研而废寝忘食甚至临阵病倒的人却大有人在。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对于学习时间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如果在复习当中单纯为了考上而不顾健康的强行拼命,那么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的观点是,为了身体健康,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斗志,大家一定要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五小时睡眠的质量。建议那些整天吃泡面,连睡觉都不敢脱衣服的人,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达到学习上“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望雪在考研的下半年里喝了15盒氨基酸口服液,效果还是不错的哟

(六)关于辅导班。
        很多朋友现在都在考虑关于是否要上辅导班的问题。为了适应应试的需要,这些年来,考研班遍地开花,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底上考研班是否有效,望雪在这里只想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我在第一年考研的时候参加了英语政治辅导班,认为不是十分有效,第一年的成绩是英语53,政治59。第二次准备考研的时候,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我在内心为自己算过一笔帐。参加考研班的辅导费用,至少要每科150元。而300元钱可以买多少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考研书呢?可以买政治英语大纲,石椿桢的220,朱泰齐的复习指导,张锦芯的新题型,顺便加上新概念的3与4,政治方面可以买教育司的考试辅导,各种模拟题n套,各种时事政治辅导n+1本。如果你的条件完全可以令你不考虑金钱因素。那么算一下参加辅导班以及用在来回辅导班路上的时间,应该至少会有150小时吧,而我们大家完全明白150小时对于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考研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应该至少可以做完400篇阅读理解了吧。但事实上,如果参加了辅导班就一定能得到你所真正需要的么?哪位辅导教师能保证他一定会押中题目?英语阅读理解分数的提高难道只凭参加辅导班就能办到么?当然了,对于基础差,有惰性的人来说,参加辅导班仍不失为督促学习的方法之一。而数学辅导班也是十分有必要上的,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将这个问题绝对化了。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关于是否上辅导班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8 05: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