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哭泣的农村 -----城市对农村的掠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3:0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哭泣的农村

                            -----城市对农村的掠夺

  (城市在呐喊‘光污染’的时候,农村在哀叹,泥泞的土路连路灯都没有。)
  
  中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有目共睹。城市居民的生活也是早已小康;然而中国农村的发展却仍旧是

举步维艰,农民的生活依旧温饱之外没有多少节余。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有没有思考过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事实上,城市的繁荣,其实正是建立在对农村的掠夺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城市的繁华,是踩着农村而发展起来的。

                      且看城市如何掠夺农村

城市对农村粮食资源的掠夺:

  从小就从书上看到,农民收获的季节是幸福的季节,然而却也是极其辛苦的季节。你没有亲身经历,就无法体会收获的劳作之苦。

  收获之后,农民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一个天生的法定的义务---交‘公粮’。

  小时候和大人一起去粮管所卖过粮。粮食都是由农民自己一斗一斗扛到磅秤上称,再自己扛到仓库完成售粮。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人对一种现象提出过疑义,那就是,粮食的价格为什么不是农民自己定的,也不是农民和粮管所商量后定的,价格是粮管所挂在黑板上,早已经制定好的。

  奇怪了!

  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是农民最重要最主要的产物,价格怎么不是农民定,而是由不种田的人事先定好的。

  世上有卖东西,价格是由买主开的,而且是买主的一口价。

  然而,不种田的城市人的工业品,有农民来定价的吗?哪怕是农业用的生产资料,----一种都没有!

  这为什么!?这凭什么!?这算什么!?

  那么粮食的挂牌收购价是否合理呢?你只要看看城乡居民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别就可以明了。

  城市居民靠着政策带来的低价粮,以及其他各种福利保障,几乎已经迈入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门;然而种田的农民,却是温饱之外,其他几乎什么都没有。

  你去问问在风景区旅游的有几个是种田农民,你去问问在商场买中高档商品的有几个是种田的农民,你去问问在医院看病可以报销的有没有是种田的农民!

  农民对粮食价格的沦丧,和一个国家主权的沦丧有什么区别!

  农民对粮食价格的沦丧,直接导致了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生活的贫困,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被城市人痛批。

  由于粮价低,种地没有收益,农民不愿死守土地,于是中国出现了农业人口的大流动,中国特色的'春运'也由此而来。而其中的许多人更是因为农村本身的先天不足,加上自身原因而走上犯罪道路。

  试想,如果粮食体现了它应有的价值,‘种田是一项很有前途的职业’,农村是否还会这么落后,是否还会有那么多农民背井离乡,农民的犯罪率是否还会那么高。

    近日,温家保在江苏视察,他在和农民的对话中有如下言语,近期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好处的,但是也要考虑城市低收入者,要稳定城市等-------

  要稳定城市,所以必须控制粮价。那么农民要稳定吗,农村要发展吗,农民要富裕吗?

  为什么时代发展到今天,在城市居民收入远高于农民,社会福利保障机制远胜于农村的情况下,还要农村‘让利’城市!

  城市还没有到‘反哺’农村的时候吗!?

  低价粮给农民带来的贫困,阻碍了农村在基建-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农村不管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无法与城市的同步发展。而其中的教育更关乎到农村未来的发展。可悲的是,就是农村已有的教育,也仅仅是在为城市做嫁衣。

  如果说城市对农村粮食资源的掠夺,是对当前农民利益的掠夺,那么城市对人才资源的掠夺,则是对农村未来的掠夺。

城市对农村人才资源的掠夺:

  10几年前,哪怕是在江南苏州这样的鱼米之乡,农村父母对儿女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中专或者大学,这样就可以‘农转非’,从此吃‘商品粮’,跳出农门,人们称之为‘书包翻身’。‘书包翻身’4个字,最简洁而形象地概括出了农民的处境。其中的沉重无奈和悲哀,城市人你可能体会。

  然而,任何一个‘农转非’的学子,又有谁会再愿意回到农村。就是他们愿意,恐怕他们的父母也不会答应。他们成了‘国家的人’,进了国有单位,从此手捧‘铁饭碗’,旱涝保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会念书的走了,剩下的还有谁?老弱病残妇,那些落榜生,那些只有力气的莽汉。其中也许也会有几个脑子灵活的,靠着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了。可悲的是,一旦他们成功,政府对他们的奖励往往是‘农转非’,从此也不再是农民了。

  农村中的精英人才都走了,剩下的还能做什么?农村怎么发展?农村不落后才是怪事一桩!

  权利,资本,人才资源等等,全都会集到城市流转,城市就这样发展起来,并继续发展着;农村在老弱病残妇的支撑下,落后并继续落后着。

  农村向城市‘奉献’太多,早已透支,靠自身根本就难以发展。就象一个瘦弱的人,岂能扛重物,更何谈让他奔跑。

  城市对农村粮食和人才资源的双重掠夺,形成了中国城乡的巨大差别,形成了农民和城镇居民本是兄弟阶级却完全处于根本没法相提并论的2个等级。


  这一切谁之过?农民吗?不是!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不是任何一个政治家科学家,不是任何一个明星健儿 ,而正是那最不起眼,脸庞黝黑皮肤粗糙,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妇和庄稼汉。

  他们朴实中也许带着野蛮,但是:

  正是他们养活了中国人,正是他们托起了中国,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基石!

  所以,城市!请你在农村面前低下你那高昂的头!

  所以,城市人,请你对农民心怀一份感恩!

  所以,政府,请你以更合理的政策善待农民!




附----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

  当土地不能产生多少经济价值时,农民被法律限制在了土地上。种田交粮是天生的义务,抛荒是犯法的行为,哪怕种田没什么收入。

  当经济发展时,土地可以比种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时,只要需要,农民的土地就可被无情剥夺,至于安置费补偿费,则是能不给不给,能少给就少给。

  说一个故事。

  有个农民,在他40岁出头的时候,他的土地被征用了。他们一家4口。没有一人得到工作安置,安置费当然也没有。唯一的补偿就是每人每年300元,去掉一些什么费,其实是领不足300元的。

  这个农民‘下岗’后,从报纸上看上了2个投资项目,结果都上当失败了。几年后,生活潦倒的他想到了成就他家里楼房的老本行----养殖。

  土地都没有了,还怎么做。他去还在的村委会,租了开发区后面的一亩荒地,每年租金是1000元。要知道他们家3亩农田被征用后,一家4口的总补偿每年也就1000多一点点。

  这个时候他早已经是负债了,哪有钱投资养殖。他想到了自己的楼房,去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拒绝,农民的房子不能抵押贷款。房子是你盖的,下面的地可不是你的,就是要卖,也只能卖给同村的人。

  为什么一块农民世代居住的宅基地,农民没有了所有权。无法抵押,也无法随便出售。

  无奈之下,他去借了高利贷。

  几年后,这块荒地又要盖厂房了,村委会收回。上面的养殖大棚,自己住的屋子,开垦赖以谋生的菜地,没得到一分补偿。

  租赁期到了,好像是有这么条法律,‘租赁期满,土地上一切附着物无偿收归国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1: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