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美国又盯上了中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2:3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12月24日电 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载文章分析称,美国经济界与外交界同时出击,推进对中国的“转型外交”。


  文章说,深受美国总统布什信赖的新任财长保尔森访华,两国发表了《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一个新的中美对话、沟通机制由此诞生。而且这个机制参加人员的级别要高于此前存在的中美战略对话。美国经济界出于自身的利益,确实希望发展中美关系,那么能代表美国整体利益的外交界又如何呢?

  文章说,美国国务卿赖斯作为外交总管虽然主要关注反恐防扩、极端伊斯兰和中东问题,但是一个月前她却有惊人举措:任命华裔花样滑冰运动员关颖珊为美国首任公共外交特使。此举非同寻常。这不仅在于赖斯首创了公共外交特使这一岗位,开辟了美国外交史的新纪元,还在于在有如此重要意义事情上,竟然是由一位华裔为“首任”。其中的奥妙很值得人们品味。

  文章指出,美国设立公共外交特使或许并不令人惊讶,因为这实际上是赖斯“转型外交”的重要举措。2006年1月,赖斯提出“转型外交”这一新理念。其基本精神是,为贯彻布什政府在全球推进民主这一战略任务,美国的外交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外交官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更加贴近驻在国的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们的国情,增强美国的影响力。“转型外交”的“新前线”是像中国、印度、巴西、印尼、埃及和南非这样的新兴大国以及非洲、拉美和中东的转型国家,重点是新兴大国。

  当然,赖斯在提出转型外交时,主要还是针对外交官,让他们改变工作方式,而且要调整外交人员的派驻结构,将更多的外交岗位由欧洲等盟国转移到“新前线”,此外还要增加派驻点,在一些国家的较大城市至少派驻一名外交官。

  文章说,“转型外交”所带来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而且落实起来也不容易。世界上将近200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尚没有设立美国的外交机构,要是都设派驻点,就需要花很多钱,而要增加预算,还要惊动国会。为了尽快落实转型外交,赖斯开始利用民间的外交资源和力量,设立公共外交特使就是一招。按说,美国公共外交资源是很丰富的,而且对促进世界了解美国,拉近各国同美国的关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设立公共外交特使则使民间外交力量与官方渠道结合起来,民为官用,官民结合,可谓是个创举。

  文章称,从某种程度上说,许多民间人物,特别是名人,在担负外交使命,促进世界对美国的了解,增进各国人民对美国的好感上,比外交官所能发挥的作用还要大。将民间外交资源开发出来,可谓是无本万利的事情。

  文章认为,赖斯选定关颖珊为首任公共外交特使更能表明她的意图。转型外交的新前线主要是亚洲和非洲的非白人国家,一位黄皮肤的特使肯定要比白皮肤的更有亲和力,更易被接受。特别是选定一位华裔,寓意极为深刻。很明显,一个能讲汉语普通话和广东话,在北京和香港都有亲戚的关颖珊,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她工作起来也更便利。由此可见,赖斯是将中国当成了转型外交重点的重点,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美国心目中,中国是崛起大国中势头最猛者,是头号“超级大国候补”,但是中国又是最大的“转型国家”和 “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能否转型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对中国的“转型外交”,既可以通过扩大接触、交往来影响中国,促使中国向美国所期望的方向走,而且还可以促进中国在反恐、防扩、经贸、能源、地区安全、全球事务等方面同美国合作,最终将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利害攸关方”。看来,美国是经济界与外交界同时出击,推进对中国的“转型外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8:2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