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联合早报:台湾形成双峰对峙格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2: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联合早报:台湾形成双峰对峙格局

2006-12-11 14:10:39

  中评社香港12月11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社论说,台湾刚举行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总体上看是国民党与民进党都守住堡垒,依旧“北蓝南绿”。但仔细分析,这是在野国民党未来选举面对的一个警惕,舆论界替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2008年“总统”选举所打的包单,刻下也应该保留一点余地。

  社论说,原因是国民党强调,这次选举是对马英九的信任票。马英九也全力以赴,积极助选。不过,台北市长虽然由国民党的郝龙斌胜出,却比前任流失了18万张选票,而高雄则“应胜不胜”,这都说明马英九的“票房保证”目前已魅力大减。

  相比之下,民进党的前“行政院院长”谢长廷,则是单枪匹马一人作双城战。弊案丑闻连连、民意已掉至谷底的陈水扁,只能作壁上观。选战上,谢长廷打出清理河道的“政绩”牌,以高雄的爱河比台北的淡水河,让民进党在得票上大有斩获。

  社论指出,许多观察者都认为,谢长廷在台北市长争夺战中未能成功,却虽败犹荣,而高雄的险胜也减缓了陈水扁党内党外的压力,“在政治上止了血”。谢长廷在发表败选感言时,台下支持的群众高喊要他参与下届“总统”选举,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对垒人选因此隐约地呼之欲出。

  社论说,事实上,北高市长选举后让人看得最为分明的形势,是代表蓝绿的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对峙的大局已定。两党之外一些时而依附、时而游离,实力较小的政党,当下已接近泡沫化了。除了北高市长选举是两党对决,台北市市议员选举结果也呈现了“蓝绿皆涨”的局面。

  社论又指出,民进党与国民党的板块都膨胀了,谁缩小呢?这自然意味着小党如亲民党、新党和台联,都得靠边站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宣布退出政坛,正象征着小党今后更难有所作为。  

  如果2008年“总统”选举是马英九对谢长廷之战,那么今后两年对台湾政坛来说,对试图重新掌权的国民党来说,都有许多值得省思的地方。

  社论说,近年来的台湾政局,配合当前的北高选举,让人看到民主政治尽管是一人一票,但却绝对不仅是一人一票。选举虽然牵涉了各种口号与战术,但民主运作要靠执政党的道德权威,也要靠在野党的严厉监督,才能达臻政治生态的平衡。

  在台北市长选举中惨败的候选人李敖批评说:“国民党不会打选战”,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国民党得票率欠佳,更重要的原因是学者们所指出的:“并未充分利用政治环境的优势,彻底发挥实力。”

  近期以来,围绕陈水扁与他的家族,围绕台湾“总统府”“国务机要费案”的种种丑闻,引起“倒阁”与“改革”之声不绝,可说已使得执政的民进党焦头烂额。但是,民进党民望之低,为什么没在北高选举中反映出来?究其因,那是在野党束手束脚后,拿不出大破大立的政策所致。

  选民看到的是,国亲阵营的两次罢免都沦为闹剧,反而是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鼓动的红衫倒扁运动更具声势,而最后甚至出现“深绿”检察官大义灭亲。这些场面,都加深了马英九“无能为力”的负面印象。接着,“市长特别费弊案”的爆发,让马英九完全陷于被动。

  社论最后指出,这次两市选举,台北市和高雄市的投票率都创下历史新低,选民的热情似乎降低了。然而,从投票的最后结果推翻了民调预测的现象看来,“隐性选民”的力量还是相当大的。选举仍然是一项争取民心的角力,光维持“清廉形象”看来并不足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3:2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