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大学生浪费粮食严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1:3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2004-04-22报道: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学生,就餐中浪费现
象十分严重,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饭菜随处可见
堂负责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说,几乎每顿饭后,就餐的学生们都能“制造”出
几大桶泔水。据推算,平均5位同学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的饭菜,而倒掉1/3碗
饭菜的同学就更多了。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节约粮食,在我们的父辈们看来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节约方式了。

  在以农为生的年代,人们知道劳作的艰辛、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因而把
粮食看的特别的珍贵、因而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
粒皆辛苦。”这脍炙人口,又贴切、朴实的诗句。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接受过节约的教育,都能随口背出这首诗。但是,存
在于各中学、大学校园里浪费粮食的现象却是那么的普遍!在这普遍现象的背后

,是否反映出我们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呢?

  如今的学生是如此的不爱惜粮食,如此的不知道珍惜,这里面定有缘故!


  首先,现在国家富裕了,人民富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再
为一日三餐发愁了。只要我高兴,只要我有钱,什么香的、辣的吃不上?鸡鸭鱼
肉,已经提不起人们的胃口;山珍海味,也不新鲜,人们追求的是,鲍鱼、翅肚
,假如有可能,抓一个外星人来尝尝鲜。什么珍惜呀、节约呀,已经过时了!孩
子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自然就不知道节约、不懂得珍惜;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
是独苗,自小就得到了太多的娇惯,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甚至没有见过
农民劳动的场面,不知道“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又怎能懂得“盘中餐”的珍
贵?岂不知,在他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还有多少双饥渴的眼睛在期盼着哪怕是别
人吃剩,能够活命的事物!

  其次,我们国家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进行教育的
过程中,往往目的和行为不一致,这样就造成了教育过程的无效。我们在教孩
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时候,多数人往往是把它当成培养孩子语言
能力和教孩子识字的道具,根本就没有教育孩子珍惜粮食、珍惜生活的内容。
或者教是教了,但在处理一些具体的事情的时候又不注意节约,甚至是严重的
浪费。所以导致了对孩子来说这首诗,也仅仅是一首诗而已的结果,导致了学
生们浪费粮食现象的普遍发生。

  再次,我们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往往大道理讲的多,具
体的、实际的东西讲的少,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而且学校在饭堂管理
上,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指处罚措施),因而放任了学生浪费粮食
的现象。

  分析出学生浪费的原因后,我们就应该从上述三方面入手,在全社会倡导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目标与行为的统一。还
要让孩子适当的吃苦、受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孩子到农村看看,到艰苦
的地方看看。让孩子们知道劳作的辛苦,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明白,
现在的中国还有那么多缺吃少穿的贫困人口需要资助。学校也要在加强德育教
育的实效性上多做工作,还要指定出一些可行的饭堂管理处罚措施。使学校饭
堂浪费粮食的现象得以根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20:4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