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运赛场上的和谐一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16:5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我们都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是中国观众会怎样表现民族主义的狂热,尤其是考虑到四月在火炬传递中遭遇欧洲人抗议时某些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沙文主义。昨天为我刊嘉宾博客上撰写“孔子与奥运”的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再次撰文谈了他在观看比赛中发现的中国观众情绪。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奥运会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刘美元(Melinda Liu)
    游泳比赛在奥运会的第三天全面展开。我非常幸运地在第一轮的面向中国公民的抽奖活动中买到比赛门票。我用了我夫人的身份证和岳父母的身份证号码申请了各种比赛,包括游泳。但是最后我们只得到两张票,我就带着13岁的儿子来观看,因为他是在美国出生的,所以他拥有美国护照,(我是加拿大人)。我们坐在中国公民区,其中有少数外国人,可以肯定他们采取了与我类似的策略。

    精美绝伦的游泳馆让人感到舒适。在我们一侧,可能有几千个座位,另一侧是记者、名流显贵、官方团体支持者。奇怪的是,在那边有几千个空余座位,或许因为他们不愿意把官方人员和普通支持者混在一起。安保并不十分严厉,有几百个大学生志愿者显然在做大部分工作。


    一对来自中国东北省份黑龙江的上年纪的夫妇坐在我左边。他们来到北京是因为成功得到了这场比赛的门票。我们闲聊了一会儿。我儿子右边坐着手拿中国国旗的两个小伙子。比赛开始先介绍裁判长(referees)(我甚至不知道在游泳中还有裁判长)。一个是乌克兰人,一个是日本人,你可以猜测谁得到的掌声多。接着介绍裁判(judges),其中一个来自中国的裁判得到观众的大声欢呼。

    第一场比赛是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先介绍运动员入场,其中有一名日本人。我的邻居没有鼓掌。一名是加拿大人,邻居看着我热烈鼓掌。我很高兴,告诉儿子也鼓掌。他拒绝了,现在可能进入了叛逆期,我就握住他的手让他鼓掌,他显然不高兴。不幸的是,加拿大选手排名第五惨遭淘汰。

    下一场比赛是男子200米自由泳,当宣布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的名字时观众顿时来了精神。中国观众显然热爱胜利者,在开幕式上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赢得最响亮的欢呼声,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忽略国籍这样的细节。女子100米蝶泳决赛是下一场比赛。其中一为选手是中国人,引来观众中很大的欢呼声。很遗憾,这个选手发挥的不好,最后,一澳大利亚选手获得了胜利。

    接着是男子100米蛙泳决赛,日本运动员以破世界纪录的时间获得冠军。我的邻居的夫人先热烈鼓掌表示赞美,接着邻居也鼓掌。坐在我儿子旁边的两个年轻人在颁奖仪式前就离开了,我想他们不愿意看日本人获胜,但是他们再没有回来,或许他们是去找更好的座位了。

    邻居对颁奖仪式时还要站起来似乎感到吃惊,不过他们站起来,很严肃地听日本国歌然后鼓掌。我在他们鼓掌后也鼓掌了。日本获胜者非常冷静,在颁奖仪式上没有落泪。

    接着是女子100米蝶泳颁奖仪式,澳大利亚金牌获得者似乎赢得了观众的赞扬,因为在给她金牌的时候她显得有点难为情。在颁奖过后,她去看台上吻她的伙伴时,我的邻居似乎不以为然,但当看到她拥抱母亲的时候他的眼里也含着泪水。

    就在我观看这些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游泳本身是非常乏味的,不像比如奥运会上的羽毛球比赛,运动员似乎有超人的快速反应引起观众充满羡慕地惊叹。奥运游泳池的游泳选手和其他游泳池中的快手并没有多少差别,即使新的世界纪录也有点虎头蛇尾般没劲。

    接着来了大比赛,或许是我曾经见证过的最激动人心的比赛。

    当天最后一场比赛是男子4 X 100米自由泳接力。观众大声为以菲尔普斯为首的美国队欢呼。比赛惊心动魄。第一个游泳选手澳大利亚人打破了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但是他的小组后来逊色了,还有一个小组打破了世界纪录,还是输掉了比赛。接着法国队跟上,一直领先到最后冲刺,被一美国游泳选手超过,仅以0.08秒取胜,以超过四秒的优势打破世界纪录。

    观众欢声雷动。我从来没有看到人们对于对手表现出如此高的热情,美国队和中国队显然在争夺奥运金牌榜冠军的对手。作为加拿大人,我一般来说是不会给美国队加油的,但是儿子这么高兴,他的情绪也影响了我。

    该回去了。来自黑龙江的老者紧紧握了我的手。我告诉他虽然中国和加拿大表现不怎么好,但是我们都很开心。他表示赞同,他夫人一直微笑。我想那些试图在这届奥运会上寻找中国沙文主义的人可能要失望的吧。

    译自:“A (Harmonious) Day at the Races”by Daniel Bell

    http://www.blog.newsweek.com/blogs/beijingolympics/archive/2008/08/12/a-harmonious-day-at-the-races.asp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6:0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