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拉里大胜西弗吉亚州 民主党***加剧2008年5月14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16:5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踪美国大选 2008年5月14日
今日西弗尼亚州预选 希拉里可望大胜
美国08大选最近统计数字、本站特别报道目录   
  到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点,西弗吉尼亚州的选举结果为希拉里以65%:28%的优势大胜奥巴马。此前,在2月5日“超级星期二”举行的阿肯色州的预选中,希拉里与奥巴马的支持率为 70.05% :26.25%。希拉里在吸引独立选民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在统计出来的选票中,自称独立选民的占18%,他们对希拉里与奥巴马的支持率分别为53%:40%。
不过,对于民主党而言,这一消息只能证明党内***进一步加剧。奥巴马的支持者中,62%的人认为他们与希拉里的价值观有歧异,只有27%的人认为与她价值观相同。希拉里的支持者中,70%的人认为奥巴马与他们价值观不同,只有30%的人认为价值观相同。在民主党产生总统提名人后,如何在大选前的短时间内统一选民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今天,民主党在西弗尼亚州举行预选。最新民调显示,希拉里在西弗尼亚州领先奥巴马30-40个百分点。奥巴马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密西西比州和6月3日举行重选的密歇根州。
     
    西弗吉尼亚州能决出28个代表,在过去的一周中,奥巴马已经得到27位超级代表的支持,这足以抵消希拉里在西弗吉尼亚州的胜利。星期二,奥巴马又得到数位超级代表的支持,他们分别是印第安纳州的众议员乔.唐纳利,新奥尔良市长雷.纳金,科罗拉多州州长雷.罗默,华盛顿特区的民主党主席安妮塔.邦兹。这样,奥巴马的超级代表数已经领先希拉里7位。

  不过,西弗吉尼亚州的预选结果是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这恰恰突出了奥巴马的“软肋”。西弗吉尼亚州的选民构成与俄亥俄州、宾西法尼亚州等大州相似。即使奥巴马能够成功获得民主党总统提名,11月的大选中是否能够在上述地区获胜也值得怀疑。
     
    盖洛普民调显示,尽管众多民主党人要求希拉里退出预选,不过,多数民主党人还是希望她能够成为奥巴马的搭档参加大选。55%的民主党选民和倾向民主党的独立选民认为希拉里是奥巴马的合适的副总统人选。希拉里的支持者有75%赞同这一主张,奥巴马的支持者只有43%的人赞同。
     
    希拉里的助手在接受MSNBC电视的采访时提出,希拉里会坚持到预选的最后,而且,希拉里阵营会获得更多的民众的支持。今天举行预选的西弗尼亚州有110万民主党选民,接下来的肯塔基州有160万民主党选民。根据目前的民调,希拉里可能在该两州获得胜利。
     
    近日有不少传闻说,奥巴马与希拉里双方阵营正在协商,奥巴马解决希拉里的2千万债务或安排希拉里担任副总统,以此来结束漫长的总统提名预选。不过,希拉里的竞选经理特里.麦克奥利夫在接受FOX新闻的采访过程中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说,目前为止,两个阵营之间没有任何的谈判协商,大家的目标都是获得总统提名。
     
     
国内媒体相关报导:
   
    *美大选:奥巴马所获超级代表数首度超越希拉里
    *美民调:布什赖特克林顿对总统参选人产生负面影响
    *CN*:奥巴马超级代表数领先 希拉里仍盼奇迹
    *美大选:传协商结束提名战 奥巴马希拉里齐否认
    *美民调预测希拉里在西弗吉尼亚州初选中或将大胜


     
     *美大选:奥巴马所获超级代表数首度超越希拉里
    *美民调:打破近三周拉锯 奥巴马拉开领先差距
    *报道称希拉里暗示可能退选 用他称呼下任总统
    *美大选:传协商结束提名战 奥巴马希拉里齐否认
    *美一前共和党众议员以自由党竞选人身份参加大选
    *希拉里初选落败主因分析:不择手段 诚信成疑
    *奥巴马向四川地震死伤者表示哀悼 呼吁国际协助
    *麦凯恩提出进行公开辩论 奥巴马正在认真考虑
     
     

    *希拉里再打女人牌



海外华文媒体相关报导:
     
               奥巴马呼吁国际社会协助中国救灾
    中评社香港5月13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大地震导致近万人死亡,角逐美国民主党总统选举提名的参议员奥巴马于当地时间12日发表书面声明,向死伤者以及家属表示哀悼。  

  奥巴马在书面声明中呼吁美国人民与国际社会尽全力协助中国。美国总统布什今天表示,美国对在中国四川强烈地震中的死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随时准备以任何形式帮助中国救灾。  

  另外一位角逐民主党总统选举提名的参议员希拉里,以及确定将获得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参议员麦凯恩,目前并未就此发表声明。  

  据报道,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主要美国媒体今天均在头条和显着时段报道了这场自然灾难。     
     
                   认识约翰?麦凯恩
       2008年05月08日14:36
        Karl Rove
   
  我和桃乐丝?黛(Doris Day)共进晚餐的时候,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认识一个真实的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不,这可不是那个女明星桃乐丝?黛,而是嫁给了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战斗机飞行员、越战战俘、在“河内希尔顿”(Hanoi Hilton)战俘营和麦凯恩关在同一间囚室的巴德?黛(Bud Day)上校的桃乐丝?黛。

  不久前我们在佛罗里达州黛家附近共进晚餐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些关于麦凯恩参议员的故事,故事非常感人,不过在政治上却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感人是因为麦凯恩的这些事美国人民应该知道;令人不安是因为很明显,麦凯恩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不喜欢抛头露面的总统竞选人之一。
   
 选总统的时候,美国人希望更多地了解候选人,而不只是他们在政策上的立场。他们想知道候选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对麦凯恩来说,这就意味着选民会希望更多地了解他这个人,而不仅限于他自己愿意透露的那些情况。

  黛先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觉得美国人都应该听听。故事是关于越战期间,他从北越监狱逃出来之后发生的事情。当他被重新抓回战俘营的时候,一个越南兵打断了他的胳膊,并对他说,“我告诉你,我会废了你的胳膊”。

  越南兵打断黛的胳膊是为了粉碎他的意志。他能从监狱生活撑过来,全凭着这样一个信念:有朝一日能回到美国、重返蓝天。为了使他的希望彻底破灭,越南兵没有把他的断骨恢复原位,而是让部分骨头就那么突出在手臂之外,并且就这样打上了石膏。黛解释说,这样手臂愈合的时候“角度就很古怪”。如果真这么下去的话,他永远都不会再重返蓝天了。

  不过黛的断骨并没有像越南兵希望的那样畸形愈合,这多亏了麦凯恩。冒着可能被严惩的风险,麦凯恩和黛在监狱的院子里收集了一些竹子,用来做夹板。麦凯恩把黛放到囚室的地板上,用脚把断骨踢回了原位。然后他从自己伤腿上绑着的绷带上撕下几条,加上收集到的竹子,给黛做了一个夹板,把手臂固定好。

  多年之后,美国空军的外科医生检查了黛的手臂,对越南人给他的治疗赞不绝口。黛纠正了他们。麦凯恩才是应该获得称赞的人。黛后来真又重返蓝天飞行了。

  我和黛家共进晚餐时还听到了一个故事,是有关麦凯恩在战俘营里为狱友担任牧师的事,当时他们有三个监狱牧师,他是其中之一。在转狱好几次之后,曾有一度,黛发现自己在“河内希尔顿”战俘营是军衔最高的。所以他请麦凯恩来为狱友主持宗教仪式。

  现年已是83岁高龄的黛仍精神矍铄,他还清楚地记得麦凯恩的布道。黛说,麦凯恩还记得主教礼拜仪式,而且听上去像个货真价实的布道者。麦凯恩最初的布道包括《路加福音》第20章25节和《马太福音》第22章21节,其中讲道“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麦凯恩说,他和狱友们不应该请求上帝将他们释放,而是应该请求他帮助自己在当战俘的时候,尽可能地做个好人。把他们投入监狱的是凯撒,将他们释放的也应该是凯撒。他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持言行的正直。

  还有一个关于麦凯恩的故事。这个故事知道的人更多一些。他在北越的监狱里,曾受过越南兵的虐待。他们把他的头绑在两脚的脚踝之间,把双臂反绑在身后,让他这样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这对他的两个肩膀造成了严重损害,即使现在麦凯恩都无法将手臂举过头。

  一天晚上,一个监狱看守给他松了绑,然后在换岗前重新把他绑起来,这样就不会有人发现了。很快到了圣诞节,在监狱的院子里,那个看守站在麦凯恩身旁,在沙地上画了一个十字架,然后又擦掉了。麦凯恩后来说,在战后第一次重返越南的时候,他真想见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那个看守。

  黛自豪地回忆道,麦凯恩坚决拒绝接受特殊待遇,当越南人向他示好,要把他早点释放的时候,他也一口回绝了,即使当时他已是病入膏肓。麦凯恩知道,越南人这样做,是想获得宣传效果,这样他们就能宣称祖父和父亲都是海军上将的麦凯恩接受了特殊待遇。黛说:“麦凯恩那时候不是个腐败分子,现在也不是。”

  黛家人给我讲的故事还不只是关于战时的英勇。

  他们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1991年,麦凯恩的妻子辛迪?麦凯恩(Cindy McCain)在孟加拉国参观一所泰瑞莎修女(Mother Teresa)孤儿院的时候,有人把一个病危的婴儿抱给她。孤儿院无力提供这个孩子需要的医疗护理,所以麦凯恩夫人把孩子带回了美国。她在机场见到了来接机的丈夫,麦凯恩先生问她这是怎么回事。

  麦凯恩夫人回答说,这个孩子急需手术,还要很多年的康复治疗。她对自己的丈夫说:“我希望她能和我们住一起。”麦凯恩先生同意了。这个孩子就是他们的女儿布里吉特(Bridget),现在已经十多岁了。

  这个故事我以前就听过。不过我不知道的是,麦凯恩夫人还带回过另外一个婴儿,我是从桃乐丝那知道的。这个孩子最后被麦凯恩的一名年轻助手和他妻子领养了。

  韦斯?古力特(Wes Gullett)回忆说:“辛迪午夜给我们打来电话。五天后,我们在洛杉矶机场第一次见到了我们的女儿尼基(Nicki)。她当时穿着一件七喜T恤衫,那是辛迪在曼谷机场买的,她在返程的路上只能找到这个。”现在,尼基已经上高二了。古力特告诉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尼基的医院帐单。”

  黛家人给我讲的故事有几个曾经被写进书里,不过并不多。罗伯特?蒂姆伯格(Robert Timberg)就曾在1996年出版的《夜莺之歌》(A Nightingale's Song)一书里描述过其中的一些。不过麦凯恩在竞选中很少提及。虽然他的这种沉默寡言有令人钦佩的地方,但他还是需要克服这一点。

  很少有像麦凯恩这样不喜欢出头露脸的人从政,这是有其原因的。那些不喜欢和选民分享自己内心生活的人,他们的魅力就会受限。不过如果麦凯恩想在今年秋天赢得竞选,他就必须要向选民敞开自己。

  美国人需要知道他对国家未来的看法,尤其是他在政策上的立场和在国内要进行的改革。他们还需要了解那些对他的人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时刻。麦凯恩不能使总统竞选被个人传记所充斥,不过如果他丝毫也不提及个人经历,后果也会不堪设想。除非他向公众更多地展示自己,很多选民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些显示了他的性格、正直和正派的经历。

  这些品质对美国的国父很重要,在美国人选第44任总统时同样重要。

(编者按:本文作者Karl Rove曾任布什总统的高级顾问、白宫副幕僚长。)

麦凯恩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医改方案
记者: 江河
华盛顿
2008年5月12日


  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医疗保险的改革。共和党参选人麦凯恩参议员最近拒绝接受民主党参选人提出的全民保险的方案。他坚持实行与布什总统去年提出的建议类似的、以市场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麦凯恩参议员提出了解决美国医疗保险问题的具体计划。他说,这项计划将使美国从雇主提供医疗保险转向由个人自己购买医疗保险,从而加强竞争并降低医疗保险费用。因此,麦凯恩呼吁取消为鼓励雇主给雇员提供医疗保险而给予雇主的减税,用他的方案来替代现行的做法。

  对于通过雇主获得医疗保险的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麦凯恩的改革计划每年将向每个纳税人提供2500美元、向每个家庭提供5000美元用于医疗保险的免税津贴,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市场上自行购买不太昂贵并且适合自身条件的保险。这样,即使他们更换工作或者失业,仍然可以保持同样的保险计划和医生。

  对于那些由于患病等原因而不能加入医疗保险的人,麦凯恩也提出了非市场化的特殊方案。这就是联邦政府给州政府拨款,帮助这些患病、上了年纪以及低收入者购买保险。美国目前有47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

  *相信个人选择能力*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政治分析教授罗伯特.布伦登在接受采访时说,麦凯恩参议员的改革方案中不包括对雇主和个人的限制性要求,也没有承诺有多少美国人将享受医疗保险。麦凯恩只是强调他要为人们买保险提供帮助。与民主党人不相信个人的选择能力相反,麦凯恩十分重视并相信个人的选择能力。

  他说:“麦凯恩参议员相信一旦提供各种选择,个人在做选择方面比政府和雇主都要好得多。他强调的是,人们可以通过经济人、从网上或者通过当地的有关公司购买最适合自己的医疗保险。”
然而,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乔希.比文斯说,麦凯恩参议员提出的改革医疗保险方案的核心就是废除雇主提供保险制,促使人们自己单独购买保险。他说,这样做有一定的弊端。

  *民众仍不了解*
  他说:“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当你作为一个大的购买集团的成员买保险时,保险费就比较低。因此,当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时,通过公司买保险就能得到很好的价格。而你要是自己在私人市场上买保险,保险费就会比较高。因此,在我看来,这就是麦凯恩参议员的方案的问题所在。它是把基于雇主的保险制度改为个人买保险。”

  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麦凯恩参议员晚些时候应该可以稳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党内提名。因此,他的改革医疗保险方案是否能够得到选民的欢迎也是他能否当选总统的部分原因。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乔希.比文斯说,从民调来看,民主党参选人的医疗保险改革方案较受欢迎。麦凯恩的方案似乎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他说:“我认为他的方案并不为人们所熟知。我想如果把这个方案向公众介绍的话,它一定不会大受欢迎。麦凯恩的方案主要是基于布什总统几年前提出的一项类似方案。布什的方案无论在国会还是在选民中都没有吸引力。因此,很难想像为什么麦凯恩的改革方案会吸引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7:39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