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也搞株连:奥巴马面临的“三座大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过去有“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毛**和中国***的领导下,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30年,按照有些人的说法,中国又出现了新的“三座大山”,受教育难,看病难和住房难。如果在今后三十年中国可以一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止,削平这三个山头,那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加巨大无比。
     
    美国建国之后也碰到不少艰难困苦,其中奴隶制、歧视妇女和种族歧视也可谓是“三座大山”。奴隶制是在四年内战的硝烟中被结束的。美国几代妇女前赴后继,直到20年代才赢得了投票权。而种族歧视这座大山还没有完全被挖走,眼下虽然不能说是高耸入云,但也的确让很多人望之却步。
     
    中国的挖山和美国的挖山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所谓相同之处,那就是有些山是必须依靠武力才能削平的,比如中国的老三座大山和美国的奴隶制。所谓不同之点,那就是有些山是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民主手段和公民教育削平的。美国在这方面相对成熟,中国才刚刚起步。比如美国的对歧视妇女的减除和种族歧视降低都是通过立法开始的。
     
    2008年美国大选风起云涌,险象环生,令人触目惊心。美国多少有点陈旧的民主机制因为这次总统大选和候选人的不同反响而出现新的气象。以往一贯阻挠美国民主向更宽更广的方面发展的“三座大山”似乎有突然坍塌的可能:“年龄山”、“性别山”和“种族山”。
     
    虽然年龄在美国大选中从来就是不是特别大的障碍,但是让选民去把一个曾经得过癌症、已经71岁的老人送进白宫似乎并不那么容易。然而,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却能一路过关斩将,目前已经是事实上的共和党候选人。从另一个层次讲,美国2008年的大选因为美国政治、国防和经济日益深化的危机和巴拉克·奥巴马的魅力感召,以前从来不问政治、也不认为自己的一票可以改变美国政治走向的年轻人突然发现了政治的新大陆,排山倒海般地参加预选,使得美国的政治出现所谓的年轻化。
     
    性别和种族是美国政治更为高耸的屏障。在希拉里·克林顿之前,没有一个宣布参加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妇女有获得提名的实际机会。走得最远的是妇女是198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华尔特·蒙代尔提名杰拉尔婷·费拉罗(Geraldine Ferraro)为副总统候选人,但是蒙代尔在选举中大败给里根。
     
    从种族平等的角度讲,2008年的大选是史无前例的,民主党人中不仅有拉丁人后裔比尔·理查逊(新墨西哥州现任州长,在克林顿任内曾出任过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驻联合国大使和能源部部长)争夺总统候选人提名,更有黑人巴拉克·奥巴马的崛起。从名不见经传的州议会参议员到名声大振的联邦参议员再到2007年2月宣布竞选总统,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奥巴马掀起了一个试图改变美国政治性质、重振美国梦的运动。从赢取爱奥瓦预选之后,奥巴马成了美国媒体的宠儿,常被比作美国政治的救星,21世纪的肯尼迪,未来党派合作的催化剂,美国改变其在世界各地的负面形象的唯一期望。
     
    但是,奥巴马从年初的势不可挡,到3月因在俄亥俄和德克萨斯失利而不得不放慢脚步,到四月在宾州败北,一直罩在他头上的光环突然消失了。奥巴马出乎意料地从被自己气势如虹的演讲和媒体缺少批判的折服搭建的政治神坛上突然被拉了下来,变成了凡人,变成了一个低级趣味的人,变成了一个是否爱国都成问题的美国政治可能的定时炸弹。奥巴马从扶摇直上到目前的举步维艰,不仅仅是由于希拉里的性格韧性和政治耐力,也不仅仅是由于他的经验的浅薄和助手的轻敌。更大的原因是突然横亘在他的通往白宫之路的“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奥巴马的“不可一世的精英主义”。
     
    奥巴马应该算不上精英。他是一个白人母亲和一个非洲黑人父亲的孩子;母亲在生活贫困时曾经领取过政府的救济,后来凭借奖学金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再后来去了哈佛法学院。虽然美国选民历来多多少少反对学究气十足的知识分子,但是把奥巴马说成是不知道百姓疾苦、不体贴工人冷暖的高高在上精英分子似乎有点过分,特别是当这样的指责来自跟前总统一起从2001年到现在挣得1亿多美金的希拉里。
     
    这一指责主要来自奥巴马在旧金山的一次关门演讲。在那次演讲中,奥巴马被问及他为什么不能拿到更多的来自蓝领阶层白人的选票。奥巴马说,类似宾州蓝领工人那样的选民在布什和克林顿出任总统期间都没有在经济上得到任何实惠,于是他们感到“愤懑苦恼”(bitter),因此,他们“贪恋”(cling)枪械和宗教,反对移民。这段话被一个参加这场闭门募捐的民主党人士披露出来后引起舆论大哗,有些评论员甚至说,奥巴马其实是一个隐秘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相信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希拉里更是抓住奥巴马的言论大做文章,说他孤傲、冷漠、颐指气使,根本没有沟通选民的气质、能力和意愿。
     
    第二座大山:奥巴马的前恐怖主义分子“朋友”。
     
    在宾州选举之前的一次辩论,辩论的主持人问奥巴马跟比尔·艾叶斯(Bill Ayers)是什么关系?
     
    艾叶斯和他的夫人贝尔纳婷·多恩(Bernadine Dohn)都曾是60年代美国一个高校组织“大学生要民主”(SDS,Students for a Democracy Society)的成员。60年代末,他们感到和平示*于事无补,倒向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哲学,参加了立志用暴力粉碎帝国主义政府的“气象人组织”( Weatherman),先后参与了对五角大楼等政府机构的爆炸阴谋。恐怖计划均为得逞,他们先后转入地下。夫妇后来双双自首,贝尔纳婷还因拒绝在法庭作证被囚禁7个月。他们双方目前都是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比尔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做教育学教授,而贝尔纳婷则是西北大学的法学院教授。奥巴马跟他们住在一个社区,并一起在一个扶贫组织的董事会出任董事。1995年,奥巴马参选州参议院竞选时,比尔曾经为他主持过一次造势机会,并给他的竞选班子捐赠了200美元。
     
    由于奥巴马跟艾叶斯的关系,加上奥巴马不经常把美国国旗纪念章戴到胸前,加上奥巴马的妻子曾经表示自从奥巴马参选之后她才真正为这个国度感到骄傲和自豪,加上谣传的奥巴马曾经对艾叶斯说他们当初做的还不够狠不够稳,保守党人和希拉里竞选班子开始责问奥巴马的政治判断力,认为他如果不能与一个曾经与消灭美国为使命的恐怖分子划清界限,他的爱国情操,他的敌我识别能力都不足以使他胜任总统。
     
    第三座大山:奥巴马的牧师和证婚人。
     
    杰里梅尔·华特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还曾作为军医助理照顾过前总统约翰逊,后来成为芝加哥三一基督教堂的牧师。在奥巴马作为社区组织人在芝加哥工作时还不信教。他后来去了怀特的教堂,为他的布道所折服,为他的理念所鼓舞,加入了他的教堂,请他做了证婚人,并把他的一次布道的题目,“无畏的希望”,作为自己的第二部回忆录的题目。
     
    不能说怀特不爱国,但怀特是美国几百年来种族歧视的产物,他在布道中曾多次谴责美国政府,说911恐怖分子对美国的袭击不过是美国一味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后果,罪有应得;说美国政府一直试图对黑人进行种族灭绝,其中包括在黑人居住区贩毒,并用艾滋病毒毒害黑人。怀特反美布道被报道之后,奥巴马在费城发表长篇演讲“为了一个更完美的联邦”,声称他不能与怀特切断联系如同他不能切断与自己的白人母亲的血脉一样。
     
    但是,怀特是一个妄自尊大的牧师,他不甘寂寞,更不能容忍奥巴马对他的蔑视。他最近频繁在媒体露面,说奥巴马对他在费城演讲中的批评不过是一个政客的言论,而任何对他的批评就是对整个黑人教堂的攻击。奥巴马上周不得不与怀特断绝关系,公开指责怀特的言论不但***美国,而且极具毁灭力。开始对奥巴马失望的媒体揪住此事不妨,连篇累牍地报道,奥巴马被描绘成一个不仅容忍而且支持一个对美国满怀仇恨的牧师的极端分子。一位著名的时政评论家甚至说奥巴马的整个政治倾向和治理哲学都可以在怀特的布道中找到注脚。
     
    奥巴马在过去几个星期被这三座大山压得气喘吁吁,失去了以往的流畅,显现了之前罕见的不耐烦,流露出政治家不该有的脆弱和犹豫,为希拉里的竞选注入新的活力,让许多曾经为他倾倒的选民产生了怀疑和不安,给那些本来就要击倒和消灭他的政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弹药,也使他在印第安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幅度民调领先消失殆尽。本来应该是在今晚的预选结束后宣布胜利的计划目前已经被放弃。奥巴马自己今天早上在接受采访时不得不说,他与希拉里的竞选将一直鏖战到6月3日所有50个州预选结束。
     
    从目前的情况看,希拉里不可能在普通党代表选票和选民选票上超过奥巴马,超级代表也还在不断投奔奥巴马阵营,奥巴马成为民主党候选人的可能还是远远超过希拉里。但是,既就是奥巴马在6月成为民主党的候选人,他是否战败麦凯恩完全取决于他能否削平这三座大山。而要推翻这三座大山,不仅靠奥巴马个人的政治判断、竞选技巧和坚忍不拔,也要仰仗选民素质的提高和媒体的公正。
     
    其实,这样的美国式株连正是奥巴马起初参选是决心要剔除的美国政治肿瘤,也就是所谓的要消灭“美国政治的猥琐”和面对“美国问题的巨大”。有很多深谋远虑的评论员对目前选情的突变表示了不安和悲哀。他们认为这次竞选与人身攻击无关,与造谣诬蔑无关,与讨好选民无关,它事关飞涨的油价和全球转暖,事关经济的萎靡不振,事关如何从伊拉克撤兵,事关重整美国河山,再次奠定美国军事、经济和道德大国的地位。
     
    如果奥巴马果然成为民主党的候选人,他能否推翻或者逾越这三座大山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基本同情民主党人的媒体和政治见解与执政纲领与奥巴马相差无几的希拉里可以用“株连”重创奥巴马,可以想见大选前共和党会如何用这“三座大山”把奥巴马压得不能翻身。美国的总统竞选史证明,被妖魔化的候选人很难获得选民的信任取胜。

     
    如果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奥巴马果真当选后会如何改变美国和世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奥巴马在角逐民主党提名中失败还是在最后竞选总统中落选都将预示着美国政治中的一些不够健康的成分的继续膨胀,美国社会中传统的偏见的根深蒂固,和美国选民的常常表现的无知和短视的重复。
     
    奥巴马的最终胜利和失败也会使我们常常思考,中国姗姗来迟的政改和民主化又将面临多少座大山。这些山一定比新老“三座大山”都高,都险峻,都难征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7: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