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旺达《新时代报》11月16日文章,原题:与中国的关系:有人说好有人批评 中国总是出现在新闻里,不少都是批评。关于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报道中掺杂着忧惧情绪、不情愿的钦佩以及对西方构成威胁的警告。
建立在自由市场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被灌输到我们头脑中,直到淹没所有其他声音。可奉行这种经济模式的实施者和宣传者一发现别人从中受益的苗头,就开始设置限制条件。他们批评中国在商业谈判中采取不正当手段。可中国人并非首先这么做的,西方早就用过了,西方用珠子项链、杜松子酒和布匹就拿下了整个非洲。
既然关于中国的警告这么多,怎么对中国的兴趣还这么大呢?原因在于经济。西方对非中之间接触增多频频表达关切。两年前,中国邀请非洲领导人出席中非峰会,西方就高呼中国对非洲制订了危险的计划。他们高喊,说非洲倒向中国是因为中国不关心非洲的人权记录。西方称中国只想着掠夺非洲大陆的资源,而不愿帮助非洲发展。可是,西方几百年来一直在掠夺非洲的资源。西方媒体质疑非洲领导人为什么转而重视中国。卢旺达总统多次答问时都指出,中国为非洲带来投资。其他人也给出类似答案。非洲需要贸易,中国也希望开展贸易。
西方提供援助,告诉你要照他们说的办,要获得援助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现在西方领导人也忙着往中国跑,他们忘了自己反对非洲和中国打交道,或许这条禁令并不适用于西方自己。
但西方人不会像教训非洲一样指挥中国做这做那。他们制造的噪音主要是为了讨好国内民众。与此同时,他们尽力为本国谈判争取最佳协议。英国《卫报》评论文章就严厉批评西方同中国打交道的双重标准:“一边求着中国要钱,一边又趾高气扬地批评中国人差劲。”我们非洲可不像西方这么没教养。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