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硕士生毕业后赴非洲种地赚2000万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00:0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跨国种菜达人”李剑:“非洲屋脊”当菜农  大赚2000万
  他是一个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硕士生;
  他放着白领不做,却跑到埃塞俄比亚当起了农民;
  他在贫穷、荒凉的非洲种青菜有了大出息——短短5年时间,不仅改变了该国青菜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赚到了300多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他还帮助当地人走上致富之路。
  他,就是——   
  一盘青椒肉丝要200多元人民币
  今年29岁的李剑,出生在合肥郊区一个菜农家庭。2004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他被当地一家生物制品公司聘请当研究员。然而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沉闷的工作环境,让性格活泼的李剑感到十分压抑。
  这年冬天,在埃塞俄比亚做摩托车生意发了财的表哥回国,聊起他在非洲的淘金经历和种种趣闻,李剑听后十分着迷。2005年,在表哥的极力邀请下,李剑毫不犹豫地办理了出国手续。
  刚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李剑到街上吃饭时发现,这里除了西餐厅就是面包房。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中餐馆,点了一盘炒芹菜和青椒肉丝,居然要300玻尔(相当于200多元人民币)。
  李剑吓了一跳,忙问为什么这么贵?服务小姐说:“当地不产青菜,这些蔬菜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李剑听罢,又到农贸市场了解情况,发现这价格里的牛羊肉很多很便宜,但蔬菜品种却少得可怜,只有土豆、洋葱之类,绿叶菜几乎看不到且非常昂贵。
  表哥告诉李剑,首都一带住着大批来自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于没有青菜吃,不少人实在受不了就跑回去了。有单位的领导只得咬牙包租飞机,定期从欧洲空运新鲜青菜。“那价格真是贵得惊人!”
  听了这话,李剑满脸惊喜地说:“这是多好的发财机会呀,为什么不自己种?”表哥却说:“要能种菜,人家不早种了,还等你来?”李剑虽然被浇了一瓢冷水,但并没有死心。
  有机肥防晒网精心呵护菜苗成长
  李剑得知,早在几年前,一位法国商人就尝试过大面积种植蔬菜,结果忙活了3年白白扔掉几十万美元后狼狈而逃;几位来自“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工程师,业余时间也开过小菜园,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埃塞俄比亚的土地含有大量的沙石,漏水不保肥,根本不宜种青菜。这里的外国人要想吃青菜,只能付高价从意大利和法国等地用飞机空运过来。
  李剑是北京农业大学的硕士,在当地考察一番后,很快就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005年2月,他在尼斯克拉租下300亩土地,雇了20多名当地人,搭起简易的棚屋,开始了种菜生涯。
  因为当地语言是阿姆哈拉语并通用英语,凭着不错的英语底子,李剑同当地人的交流几乎没什么语言障碍。他们先是用石头和水泥修起了30多个大水窖,在雨季大量收集雨水。为了提高土地墒情,能够有效涵养水分,李剑又从牧区购买了大量牛粪羊粪和骆驼粪等施加有机肥。
  等干完这一切,李剑托人从国内采购的蔬菜种子和抽水机等也托运了过来。他先种上扎根深、抗寒性较强的茄子、黄瓜、西红柿和青椒种子。为对付毒日头,他在幼苗头顶架上了防晒遮拦网等。
  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累累硕果:紫色的茄子最大的有1公斤重,红扑扑的西红柿和青翠的黄瓜看了让人馋涎欲滴。李剑种的蔬菜在首都市场上一露面,马上就被一些中资公司及外国西餐厅抢购一空。
  一位当地官员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感慨地说:“这真是个奇迹,堪称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国朋友在我们的国家种出了青菜,而且一下子就是几十吨,也许用不了多久,埃塞俄比亚花宝贵的外汇从欧洲进口蔬菜就会成为历史。”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成立蔬菜“联合体”带着当地人共同致富
  牛刀小试便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二年,李剑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消息一传出,马上就来了几百人报名,其中还有一些女大学生。
  一位叫玛佳贝拉的漂亮女孩说,由于长期对外封闭及战乱等原因,埃塞俄比亚的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年轻人有的跑到国外打工了,因过分依赖国际援助,造成土地大片荒芜,当地人甚至完全不懂得种地。她之所以要到李剑的农场来工作,就是想学习中国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她认为这个“新兴产业”前景十分美好,也许会改变当地人的命运。
  受此启发,从2007年起,李剑专门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培训班,免费让当地人学习。在农场实习满一年,这些学员便可以和家人一起开辟菜园。他们生产的蔬菜由李剑收购,统一包装打上商标后,售往拥有500万人口的首都。
  当地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用仅25美分,如果一个家庭采用李剑传授的技术种5亩青菜,每年的净利润至少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笔连想都不敢想的巨额财富,由此也激发起了人们的种菜热情。
  李剑一手培育起的蔬菜种植基地,也使在埃塞俄比亚工作和经商的上万名中国人受益。以前他们生活在这里,没有青菜吃,只得吃水果;有的熬不住,就放弃这片热土回国了。现在,他们终于吃上了价格可以承受的当地青菜。
  除了中国人为李剑的蔬菜欢呼,在当地生活的美国人、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也一样为之激动。
  2009年,李剑占地2500亩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已成为当地最大的外资农场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大白菜、圆茄子、莴笋、辣椒,还有西葫芦、豇豆、生菜、芹菜、油菜、菠菜等共计40多个中国特色的蔬菜品种。
  一批非盟官员慕名到李剑的蔬菜种植基地参观,他们发现这里满目都是青翠欲滴的绿,空气清新,鸟儿在悠闲地鸣唱。他们品尝着为招待客人专门种植的中国西瓜,称这里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有人甚至开玩笑说,退休后真希望像李剑这样当农场主,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惬意的生活了。
  在搞好自家农场的同时,李剑还通过建立“联合体”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当地的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0年,这些统一贴着绿色环保标志的青菜出口到厄立特、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由此,这位中国小伙的财富也滚雪球般从最初的15万元人民币,变成了现在的2000多万元。
  对此,联合国官员肖尔布莱克由衷地赞叹说:“这位中国青年不仅在非洲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绿色财富奇迹,更重要的是,他让那些消极等待国际援助的人,看到了一条通过自救就可以摆脱饥饿、过上小康生活的希望之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08:1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