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法关系是否雨过天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0 00:0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对法国的访问,被法国媒体解读为“翻过新的一页”。也确实成为几天来法国举国上下关注的话题。从现象来看,有两热:一是政府热。这可从法国官方全程的超规格礼遇得以印证。值的一提的是,在国宴上,法方用国际最佳紅葡萄酒、有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之称的拉斐堡干红葡萄酒招待贵宾。而且,在年份的选取上也可谓是颇费了一番苦心:包括了胡主席出生的1942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国的1949年,中法建交的1964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1978年,胡主席接掌政权的2002年以及北京奥运年2008年。二是媒体热,胡主席访法占据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和黄金时间。然而,如果就由此得出结论,中法两国已经雨过天晴则为时过早。如果与2004年胡主席访华时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
  2004年中法建交四十周年,恰逢中法文化年举办的如火如荼。胡主席应邀访问,也同样得到了法国官方的超规格接待:总统希拉克也同样亲赴机场迎接。但不同的是,胡主席2004年之行,法国上自政府下自百姓,举国上下都洋溢着期待和欢迎的气氛。现在看来,原因有二:
  一是法国牵头中、俄、德,成立反战同盟、和平同盟,对抗美国组成的战争轴心。当时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已是箭在弦上,整个法国充满了对美国不满的气氛。当然美国也充满了对法国的敌意,参议院的餐厅竟然将“法式薯条”改为“自由薯条”(自由之滥用,可见一斑),法国葡萄酒被倒入水沟。(比中国DIZHI日贷、法贷可要恶劣的多了)。这个时候中国的到来,自然引发法国民众包括媒体在内发自内心的好感和期待。媒体上几乎没有任何对中国的批评。整个巴黎也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抗议活动。尽管如此,法国警察依然在地铁口严阵以待,一看见穿黄衣服的人出来,立即围上,或将之强行拖入警车内,或将之围于一隅,稍不服从即施以暴力。然而,所有的法国媒体均视而不见。可见,当政府和民众意见一致的时候,所谓言论自由、*会自由,不过如此。今次在尼斯,有一家商店和一居民在阳台悬挂****旗帜,虽被警察严令拿下,但仍被媒体报道出来。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二是中国经济总体上仍落后于法国,法国是以一个强者的面目出现来拉中国入盟。法国上下还能保持住自尊心。它所表现出来的礼遇,颇有中国古语:“要想好,大敬小”的味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在法国人眼里,几乎堪称完美。
  这一次中法关系高潮,持续的时间相当长。直到2008年西藏三一四骚*和奥运火炬传递。虽然期间也有过敏感事件,如前总书记的去世,但在法国都没有引发多大风波。可以说,从法国大环境来说,中法友好是得到认可和维护的。所以有着较强的抗风波能力。
  但胡主席这一次访问,展现的却是“官亲民反”。法国政府的极力讨好(法国媒体用语),百姓则不以为然,媒体更是大唱反调,吹毛求疵,虽然对胡主席的到访大强度报道,但也竭力突出人数并不多的抗议镜头,并对主张对华友好人士大肆攻击和丑化。比如一向主张务实和中国打交道的前总理拉法兰,就被媒体丑化,说他被任命为中国驻法大使,放到中国的语境,就是法奸嘛。更有甚者,把他的名字“拉法兰”(RAFFARIN)改为谐音的“中国人”(MANDARIN)(不妨想想一位中国政治人物被比为日本人)。法国法中协会的会长,雅克·温明登被称为“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媒体如此,则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立场,民间对中国并没有2004年时的好感与认可。当然相应的在中国社会也一样,法国政府的高规格接待虽然令中国人倍感自豪,但并没有换来百姓2004年时的友好认同,这自然和2008年法国极端“损人不利已”的表现有关。
  法国社会对胡主席访法立场的***,原因也有三。一是法国社会到现在仍然无法接受中国的强大。所以同样是超规格礼遇,在法国看来就不再是对中国的拉拢而是讨好。法国左翼的《解放报》用这样的口吻报道:小心伺候中国大人!其心理不平衡可谓跃然纸上。更令法国难以接受的是:何以中国不用它们哪一套就能够发展起来?从这个思维,也可看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于中国来说,什么方式并不重要,只要结果是“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国是一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或者形式的国家。或者说中国只所以成功,是因为摆脱理论教条(比如姓社姓资的争论),而西方则仍然深陷而不可自拨。这一次,法国政府服了(或者认清现实),但百姓依然盲目自大。
  其次,胡主席访法之前,围绕退休制度改革,政府与民众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大博弈。就在胡主席抵达一刻,许多机场被围堵。根据法国的传统,只要民众对政府不满,就会迁怒于其他国家。2005年法国百姓公投否决欧盟宪法就是一例。事实上许多百姓并非对欧盟宪法有意见,甚至很多人看都没看过欧盟宪法,但仅仅是由于对现政府不满,就投了反对票。实际上这部宪法是由法国人起草的,对法国的利益已经进行了尽可能的照顾。
  三是现在的法国,内外交穷,实是没什么牌可资自恃。或许环顾下来,也就只剩下人权牌聊可充一下胖子。但事实上,就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法国的人权现状也是差强人意。且不说被记者无疆界评为新闻自由欧洲最劣,还有引发众怒包括教皇在内都抗议的驱逐罗姆人行径。后来连难得现身的本.拉登也要单独威胁法国,理由之一就是禁止伊斯兰妇女外出穿戴传统服装罩胞。其实抛弃人权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被西方利用的工具这层面纱,谁都不会否认中国**人权的进步。西方只所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还是难以接受中国的崛起有关。当然不仅法国,亚洲的印度和日本也是如此。印度总理在访问欧洲时,虽然也承认远比中国落后,但却如此为自己辩护:我们是民主国家。日本丧失占据了三十多年的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地位时,也依然这样为自己辩护:但我们是民主国家。难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却是民主吗?
  综上所述,胡主席访法之后,中法关系只不过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双方抗冲击的能力并不强。一旦有风吹草动,仍会影响到中法关系的稳定。哪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令中法关系走向成熟呢?一是中国独创的模式要进一步完善,实现全面崛起。二是法国最终心悦诚服的接受现实,承认中国这个非基督教、非白人、非西方样本的国家崛起。
  最后,不妨引用曾把中法关系推向前所未有高度、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会见胡主席时的发言。如果这能成为全法国的共识,中法关系岂有无日晴万里之理?
  希拉克:非常感谢胡Jintao主席在繁忙的访问中同我见面。我从心底里一直对中国怀有友好感情,钦佩中国的悠久文化和中国奉行的明智政策。中国是拥有众多人口、古老文化、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国文化是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通过和平方式发展起来的中国在当今世界有很大影响力,应该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本着和平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问题的解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没有任何必要担忧。中国的发展不可阻挡,我对此深信不疑。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7 06:5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