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10月10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到今天,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十周年了。十年间,中国与非洲在对外援助、经贸合作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务部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过去的十年,也是中非经贸合作方面快速发展的十年。从中非论坛成立之初的2000年到2009年,中非贸易额从106亿美元增长到91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目前中国对非的援助规模已经增长了10倍,并且重点加大了对非洲的扶贫、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还有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的建设。就此,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副司长高元元用第一届和09年举行的第四届合作论坛进行了对比。
高元元:“2000年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宣布免除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债务,这是中国首次宣布集中免除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同时,中国政府宣布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开始大规模为非洲国家培养培训人才。2009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埃及举行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中国政府宣布了进一步加强中非务实合作的新八项,涉及农业,环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入,应对气候变化,医疗、教育等方面。”
十年间,中国每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已经从最初的2.1亿美元增长到现在14.4亿美元。商务部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介绍了中非投资合作十年间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陈林:“一是增长迅速,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非投资依然势头未减,为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领域广泛,涉及采矿,金融,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商贸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众多领域。三是方式多样,除投资,合资,参股,并购等投资方式外,中国与西方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资开发非洲资源的项目也逐渐增多。”
回顾十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商务部西亚和非洲司司长钟曼英认为,非洲国家已经从最初单纯欢迎中国的援助,发展到希望中国援助和投资并重。
钟曼英:“援助它们还需要,并不是说他们放弃,在援助基础上它们能进一步扩大。非洲现在也在发展,也在变化。它也在自强,它也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在发展经济。非洲也意识到仅仅通过援助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现实中都是不全面和不现实的。所以现在非洲很注重吸引外来投资。因为援助是有限的,投资是无限的,投资可以创造机会,能够转让技术,能够使产品附加值增长。对国家来讲,投资的拉动效率是非常大的。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非洲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很自然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