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为何制造“亚洲门罗主义”神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3: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月6日,美国国防部公开确认将在未来数月派遣“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参加在黄海举行的韩美联合军演。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美韩在日本海举行的军演的该航母于11日开始在南中国海参加美国与越南的首次海军联合演习。这些举动引发中国有关方面第九次公开抗议,《解放军报》也接连发表文章予以批评。
  美国举措一石三鸟
  美国不顾中国的一再反对,毅然在中国近海耀武扬威,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其未来动向如何,又将产生哪些影响,是中美两国民众、亚太各国乃至全球舆论近期普遍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美韩联合军演的直接也是最基础的目的,无疑是针对“天安舰事件”而试图对朝鲜进行警告、示*,通过这一行动来强化美韩同盟关系。再进一层的目的,则是以此展示其在东亚的战略存在和主导地位,亦即有学者所谓的“借此重回亚洲”,通过对华强硬表现为奥巴马当局及其所在的民主党赢得外交安全领域的加分,从而为前景不妙的11月份国会中期选举做最后一搏。当然,这也成为奥巴马试图做“太平洋总统”的最直接注脚。
  上述目的和动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自然不难揣摩。但美韩军演及介入南海争端等动作的更深层次目的和动机,则源于奥巴马国际安全团队对美国自身掌控力日渐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中国稳步崛起的战略忧虑。近期对华强硬动作一则可以试探中国的军事安全底线和心理反应,二则可以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共同应对所谓“中国崛起的威胁”。相对于对朝展示武力和应对中期选举,这种考量无疑更近乎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的大布局、大转折。
  如此分析美方的战略意图和动机,可以从其外围智库的观点、理论得到佐证。
  杜撰“亚洲门罗主义”
  日前,曾经以《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风靡全球,首倡所谓“进攻现实主义”理论的美国领军级战略思想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在悉尼发表演讲,重弹中国不能和平崛起的老调,声言“未来30年,如果中国像它前30年那样发展的话,他将寻求支配亚洲,就像美国支配西半球的方式那样。” 米尔斯海默还说,“如果中国大陆发展成香港那样,它将试图把美国从亚洲挤出去,发展它自己的‘门罗主义’。”美国就是靠这种主张在美洲取得统治地位的。美国《世界网络日报》撰文称中国的东风导弹会“灭掉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经济学家》的文章也耸人听闻,声称中国试图将黄海、南海等变成其“内湖”。一时间,中国似乎真的如米尔斯海默所预言的那样,正以“亚洲门罗主义”为起点,重走美国当年称霸西半球之路。
  殊不知,美国在东亚存在60多年,对形成围堵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孜孜以求,中国都始终没有谋求将美国驱逐出亚洲的战略考量,所有的反应都是针对美方的挑衅姿态寻求自保,针对其围堵态势寻求“突围”;并且对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周边大国一视同仁、平等友善,对上合组织、东盟(亚细安)10+3等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对日本倡导的东亚共同体积极响应,何来独霸亚洲的“门罗主义”?套用中国古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国实则是“以霸权之心度和平之腹”,害怕中国的“亚洲门罗主义”是假,唯恐自己的霸权地位被“新贵”冲击是真。
  危言耸听贻害无穷
  奥巴马外交安全团队恐怕忘了另一位资深前辈布热津斯基的断言:如果中美能避免交锋和冲突,中国和平崛起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另一知名国际战略学者约瑟夫·奈也曾经发人深省地说过:“如果你把中国视为威胁,他就会变成威胁。”将中国崛起视为美国当年称霸全球的翻版,以为中国会以“亚洲门罗主义”为起点走向地区霸权,无疑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美国执意因循这个预言,中美关系也就难免沿着这个臆测的逻辑走下去,从区域竞争走向全球安全竞逐,最终重复“大国政治的悲剧”。
  然而,将国内挑战视为维持其超级大国地位的核心,倡导“共同安全”、多边主义、巧实力外交、分担全球责任的奥巴马当局,最终将会从米尔斯海默的“进攻现实主义”迷梦中惊醒。翻炒“中国威胁论”,强加“亚洲门罗主义”给中国,进而以此为依据开展对华战略围堵,看似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实则很可能是美国追求冷战式单极霸权的回光返照,中国对此大可不必过于忧虑,更不可随之起舞。谨守邓公“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遗训,恪守老祖先“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大智慧、大战略,始终坚定不移地追求和平发展、“和谐世界”,最终走出一条迥异于美国的和平强盛之路,才是对中国的最大福祉,也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作者是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0 13:3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