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都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讲义第三部1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来自:文都教育
第三阶段(1415—1429年)是英国乘法国国内的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而农民和市民亦发生起义之际重启战端。法王查理六世在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唯有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等同于承认法国亡国的和约——《特鲁瓦和约》。
   第四阶段(1429—1453年),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启战端。在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于1441年收复香槟,又于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随后又于1453年夺回吉耶讷。最后于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百年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战争性质:英法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封建主为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进行的一次战争。战争过程中,由于英军占领了法国的大部分的国土,法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保卫家园。因此,这场战争带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影响: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同时战争使法国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融合过程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答案要点】  背景:11世纪西欧各国城市的兴起,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这时候西欧各国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门类越来越多,技术也日趋复杂;手工业者的生产性质和目的也由此发生变化,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同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兴起的前提。西欧各国经过几百年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通过实行三田制、采用重犁和广泛开垦荒地等措施使产量有所增加,从而为城市兴起创造了条件。
  途径: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罗马时代的一些城市在日耳曼人入侵后没有彻底消失,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得到复兴;其次,有些城市是在中世纪新兴起来的,主要来源除了人们自发的聚集之外,还有一些是封建主新建立的。

  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由与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实体,从而使西欧社会的政治力量格局更加复杂化。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也应运而生,世俗学校、大学等纷纷建立,从而使西欧中古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生机。

4.【答案要点】  (1)起源:中世纪西欧城市中的手工业者一般以个体生产为主,靠出卖商品来换取自己所需的其他商品。这种生产销售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城市手工业者联合起来采取限制竞争和充分利用本地市场的办法来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以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于是便出现了行会这一同行业手工业者的组织。
  (2)构成: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作坊,作坊里有作坊主、学徒和帮工。其中作坊主是行会的正式成员。
  (3)历史作用:在经济方面,行会保护了中世纪西欧小手工业者简单的商品生产,其师徒制度也有利于技艺的传授;在政治和社会功用方面,行会参与城市的市政管理,是城市市政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承担市政建筑的义务,其缴纳的税捐是市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按行会组成的义勇军也往往是城市武装的主体。行会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促进了手工业者的互助团结,是他们的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但是行会限制竞争,严格限制了本行业的各种活动,滞缓了手工业者的分化,使手工业生产普遍停留在作坊的水平上,这些都对生产力发展不利。

5.【答案要点】  社会背景:(1)西欧封建主的各个阶层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希望向外扩张领土,广殖财货。(2)罗马教廷和西欧教会出于控制东正教和夺回被伊斯兰教徒占据的地盘的目的,也渴望向东方扩张。(3)以意大利商人为首的西欧商人,为了独霸东西方贸易,积极支持十字军的东侵。(4)西欧的一部分农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卷入了十字军运动。(5)近东地区当时的历史条件,也为西欧教会和封建主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条件。
  基本过程:第一次东征(1096—1099年)分四路进军,攻占耶路撒冷。十字军大肆劫掠,杀戮7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第二次东征(1147—1149年)为响应耶路撒冷国王求援,企图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第三次东征(1189—1192年)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遭到顽强抵抗未能如愿。第四次东征(1202—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1221年)、第六次(1228—1229年)、第七次(1248—1254年)东征都把进攻矛头指向埃及,均告失败。第八次(1270年)进军突尼斯,也以悲剧告终。历次东侵所占据点不断丧失,1291年,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标志着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
     历史影响:(1)给近东和西欧人民均带来不同程度的苦难。(2)东西方往来频繁,促进西欧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有利于西欧中央集权的形成。(4)教皇和教会的影响下降。(5)对西欧农奴解放的影响。(6)加强了西欧商人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7)东方的一些先进技术等传入西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4:2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