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都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讲义第三部1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4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文都教育
30.再征服运动:也称“列康吉斯达运动”,西班牙的基督教王国对伊斯兰教徒的战争,其本质是西欧封建主夺取土地、扩张势力的封建战争。8世纪,在阿拉伯大规模军事征服逼迫下,一小部分西班牙基督徒退缩到半岛北部边陲的荒凉山区,逐渐形成了阿斯特亚、那瓦尔等独立的小封建政权。10世纪时,又演变成卡斯提尔、莱昂等封建国家。11世纪,卡斯提尔兼并莱昂,成为卡斯提尔王国。同时,在半岛西部地区兴起了葡萄牙王国。由查理帝国“西班牙边区”发展而来的阿拉冈王国在12世纪也出现在半岛东北地区。这几个基督教国家利用倭马亚王朝分崩离析的有利时机,向穆斯林展开反攻,史称“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为“列康吉斯达”,意即“再征服”)。它的******期与欧洲东部十字军东侵的******期,在时间上大体相同,绵延数百年之久。卡斯提尔和阿拉冈是推进“再征服运动”的两个主要国家。

31.公社运动:11世纪以来西欧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导致农民内部的分化加剧。12世纪以来,农民因难以忍受封建主用新方式加强剥削,普遍利用公社传统组织同封建主斗争,反对封建主增加剥削量,要求明确规定劳役和租税的数额,甚至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负担数额的证书。这种形式的农民运动和当时西欧城市争取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声势浩大,史称“公社运动”。

32.香槟集市:西欧中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集市。集市是长途贩运货物的交易场所,定期开设。香槟集市位于西欧中部的香槟伯爵领地,交通十分方便。香槟伯爵为获取丰厚的税收,对商人实行保护政策,并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该集市每次历时7周,2周在普罗文城,2周在特鲁瓦城,1周在拉尼城,1周在巴尔城(另有1周为往来路途所用)。该集市主要从事大宗的批发生意,同时还是13世纪西欧的货币兑换中心。集市上货物的买卖对于生产者实现再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

33.商人公会: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商人们所组织的自己的行会,其作用及性质与手工业行会相似。由于占据着市场流通中的有利位置,商人积攒财富的速度和规模往往超过手工业者,因而商人的经济社会地位也高于手工业者。商人工会的势力也居于手工业行会之上。

34.三田制:中世纪西欧农业的耕作方式。即将耕地的一部分秋播夏收(小麦和稞麦),一部分春播秋收(大麦和燕麦),余下的部分休耕,以恢复地力。三田制的推广以重犁的普及为前提。三田制是中世纪西欧农业进步的主要标志,它与重犁和荒地的开垦一起从10世纪开始构成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10世纪后半叶西欧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大有增加,为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促进了西欧人口的增加。

35.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 500万人死亡,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黑死病对欧洲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并因此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例如犹太人、穆斯林、外国人、乞丐以及痳疯病患。

三、史料分析题
【提示】以上材料皆选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是关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原始文献,其中包括罗马天主教会对十字军军队的鼓动、十字军将领与威尼斯人的幕后勾当与分赃协议以及君士坦丁堡沦陷并遭野蛮洗劫之后英诺森教皇的态度等内容。尤其详细介绍了十字军在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前的种种行为,勾勒出这支队伍是如何一步步偏离初始目标最终转到君士坦丁堡的过程。通过阅读这些材料,能够帮助我们对于十字军运动有一个更为深入而清晰的了解,同时深化对十字军运动起因、性质的认识,并认清十字军背后的现实利益问题。
【答案要点】(1)材料一中的“希腊人”指的是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东方教会人士。十字军进攻拜占庭的真实目的是觊觎东方拜占庭的财富,想趁机侵占掠夺。
  (2)材料四中教皇英诺森三世斥责十字军的事件是十字军攻占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野蛮地大肆掠夺。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对十字军的斥责绝非仅仅因为对十字军攻击了基督教政权的愤怒,这一点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到印证。罗马教会希望借由十字军运动重新统一公元1054年***的基督教会,扩张自己在东方的影响。正是因为担心这次十字军的转向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英诺森三世才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事实上,从之后的历史来看,罗马教会从这次十字军的运动中分享了利益之后,立即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3)旨在收复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最终偏离目标转向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事实表明,十字军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宗教领域的“圣战”。尽管以“圣战”为号召,但历次十字军运动都有在宗教旗帜掩盖下开展的对东方富裕国家的侵略和掠夺的表现。首先,十字军运动是西欧世俗封建主的对外扩张行为。他们入侵的对象既可以是伊斯兰教政权,在条件允许的时候也会将富裕的拜占庭帝国列入其中。无论是对军队将领还是普通士兵而言,除了履行“神圣”的宗教义务外,他们东征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到东方去寻找土地和财富。而以威尼斯为代表的商人集团则希望获得更多的贸易和商业特权,甚至不惜利用十字军队伍来打击自己商业上的竞争对手,进而实现自己垄断东方商业活动的野心。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1)在国家发展、生产力提高的影响下,法兰克王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步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法兰克人地主与罗马人地主逐渐合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而奴隶、隶农和沦落破产的法兰克公社成员成为依附农民阶级。大土地所有者与依附农民之间结成一种新型关系——封建生产关系。与此同时,普通的法兰克公社成员与“纳税的罗马人”相结合,形成自由小农阶层。由于天灾人祸、国家赋役沉重和大封建主的兼并,自由小农阶级逐渐丧失土地和人身自由,沦为依附农民,加入到封建生产关系之中。
  (2)在社会封建化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各种法令、政策及国家行为,确立法兰克封建制度形式。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封建制度的核心。到9世纪上半叶时,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一是国家官职和高级教职采邑化;二是君王的封臣也将自己的土地再作为采邑分封给属下,再生出下一层次的封君封臣关系;三是终身占有的采邑逐渐成为世袭拥有的领地,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都被纳入以皇帝为最高封主、封建领主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结构之中。
2.【答案要点】  原因:(1)是12世纪以来英法两国争夺大陆领土的斗争和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2)弗兰德尔问题。英法都在争夺法国北部的商业区,尤其是毛纺业发达的弗兰德尔地区。(3)法国王位继承问题。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瓦罗亚家族的菲力六世继位。英王爱德华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孙的资格继位,王位继承问题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自称法国国王,战争开始。
  战争过程:第一阶段(1337—1360年)是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的争夺战。结果法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被迫于1360年于布勒丁尼签订极为不平等的和约——《布勒丁尼和约》,将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领土全部割让与英国。

  第二阶段(1360—1400年)是因为法王查理五世欲报仇雪恨,夺回英国所占的地区而发生的。法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至1380年时已将英军迫退至沿海地带。英王为免法国的领地全部丢失,结果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只保有五个港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14:2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