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国际关系论坛孟范昆教授编写
第二部分 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
1、中国***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其根本的原因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的。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
二、人民民主专政
1、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①性质相同。 ②作用、职能相同。 ③历史使命相同。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根本不同。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四、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党的十七大提出: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②近代在反抗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③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民主
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2、我国基层民主的形式有:
①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②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③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