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让“节日” 情绪饥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02:5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国际关系论坛考研
一个原本快乐的节日,却患上了各种不适之症,或者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更有甚者还会对生活产生失望、焦虑、厌倦。这些症状由于多发生在节假日,故称为“节假日综合症”。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这是中国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然而原本快乐、祥和的节日,对众多考研族来说,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考得不好的或者自尊心很强的考生,在这个时候最害怕别人询问考试情况,为了避开追问,有的考生选择沉默不语,甚至闭门不出,在别人开心过年的时候,却因为害怕询问而焦虑恐慌、黯然神伤。这种心理该如何调整?
       快乐节日的悲伤人
        案例1:小A是一所名牌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春节前夕刚刚参加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科期间小A成绩优秀,大家都认为她考上研究生没有太多悬念。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的专业课考题却出乎意料地难,可以说小A考得一塌糊涂。自尊心极强的小A自从初试考完后就一直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因为不论小A走到哪里都会有亲戚朋友询问:“今年研究生考得怎么样?你成绩那么好,应该没问题吧?”每当听到这样类似的问题时,小A就感觉无地自容,心好像被针扎了一般,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后来小A干脆选择不再出门,整天把自己关在房中,静静地躺在床上,连家里人都不怎么说话,只是独自上网看书看电视听音乐。慢慢地,小A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心情越来越抑郁,情绪越来越低落,甚至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
        对于小A来说,失败的经历给自己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是忧郁症最常见的原因。小A遭遇一次挫折,就得出自己人生失败、命运多舛的结论,从而在内心深处有了消极的期待和自我暗示,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回避退缩。根据情绪ABC理论,引发人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的信念系统,是一个人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别人,改变不了周围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理解方式,让困难的事情为我们所能接纳。如果小A正视并且接受这次失败,就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影响到情绪,甚至不能享受节日的快乐。
        从外界环境来说,有些亲戚朋友在考生考完之后总是想拐弯抹角地打探情况。其实,当事人这时很敏感,会感觉到亲友正在“盘问”自己,难免心情不悦。亲戚朋友问考生的考试情况,即使最优秀的学生也会想到,考试过程中有的题没答好或答错了,从而感到遗憾、后悔,而考得不好的就更慌了。如实回答,自己感觉没有面子;遮遮掩掩,说明自己也没有放下,仍然是一块心病,因为亲戚朋友迟早会知道。结果给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给他们带来种种情绪波动,最终导致本该快乐的节日过得索然无味甚至充满遗憾和感伤。
        案例2:小B今年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然而考完后的他对这次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却毫无感觉。为了躲避亲友的追问,他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打游戏。看起来日子过得挺滋润自在,其实每次打完游戏,一个人静静坐着的时候,麻木、失落、孤寂就会排山倒海般涌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想着那些考试比较满意的同学脸上绽放的笑容,他们阳光的生活多么令人向往;那些没有考研的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并签了约,就等着毕业去上班;而自己此时此刻却陷入了失落和茫然,前途未卜。离毕业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同学的压力、媒体的报道、父母的期盼、校方不断发来的招聘信息,让他有点儿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原本活泼爱动的他开始变得不善言谈、沉默寡言,似乎懒惰了许多,甚至每天必须做的事情都懒得去做,比如吃饭洗澡,邋遢地过着每一天……

        从很大程度上说,设法回避各种社交活动,是因当事人预期性焦虑而深感痛苦,从而导致实际处境中十分紧张甚至感到内心恐惧,而且这种预期性焦虑往往会导致当事人言谈举止失当,从而进一步加深当事人的回避倾向。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逃避行为还夹杂着当事人某种自卑和自责的痛苦心情。
        对于小B来说,求学、工作、经济这三重压力同时逼迫着他必须考研。因此,考研已经成了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让他感到厌恶。考研一结束,他仿佛摆脱了暂时的束缚,追求变成了感官游戏的刺激,麻木、寂寞、失落却依然无法排遣,于是又再次刺激他去追求更多的快感,然后又无聊、麻木、寂寞、失落、追求快感如此地恶性循环。
       重新寻回节日的快乐
        对于考研族来说,这种节假日综合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好的现象,它是对考研族这一高压人群的一种提示。对于这一高压人群来讲,节假日综合症只是冰山一角,说明他们的身心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的考研压力让他们的心理超出了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需要暂时停下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如果对这些警示信号视而不见,继续在过度压力下超负荷运转,可能终有一天会面临身心的崩溃。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释放学习压力
        首先,要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和激QING,用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压力宜疏不宜堵,适当进行锻炼,通过适当运动来释放心中的压力;或者听一些基调明朗、节奏轻快的乐曲,以愉悦心情;还可以找信赖的人倾诉心事,排解心中的不快。
其次,要用理性的观念看待这件事情。理性情绪理论认为,导致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不是某个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该事物所持有的非理性的想法和观念。因此,要改变心态,调整情绪,不妨从转变观念入手。
再次,尽量争取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心理学家将人称为“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离不开身边的环境。真诚地告诉亲友自己的真实心情,作为最亲的家人和朋友,一定会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要知道,支持和鼓励永远是无助的天敌。
       二、寻找新的情绪
        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油盐操劳,思想有所寄托,不至于缺少情绪体验。而对于考研刚刚结束、新的目标还没有树立的考研族来说,在节假日这种生活富足、闲散舒适、无所追求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情绪饥饿”,他们在漫长的节假日中无所事事,精神毫无寄托,孤独自闭,难免常处于情绪起伏的不健康状态,久之则心情抑郁,疾病缠身。
        人在一个过于安逸的环境里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或者接受挑战性的生活,都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还可以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也许你为了复习考研,久违了运动,那你可以去跑跑步、打打球;也许你好久没有为你喜欢的人做点什么事,你现在可以与她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也许你好长时间没有陪亲人,也可以选择与家人一起聊聊天……
       三、全新的计划
        面对挫折和迷茫,一时的情绪沮丧是谁都会发生的。此时也许恰好给了一个机会让你想想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在稳定了情绪之后,第一步要做的是确定新的目标,并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当确定了目标后,第二步就要详细地写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做些什么。把你所需要做的事情逐一写下来,然后把它们排一下序,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后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并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草拟一个时间表。这种计划书就像是你在节假日期间的行车路线图或者望远镜,确保在这样的时期不会迷失自己,从而让你更有信心应对各种情境。
        每个人都有过去,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只能活在当下。“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命中出现的种种挑战,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直面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所有的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既然春节是快乐祥和的节日,为何不利用这个时间好好享受久违的轻松和快乐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4 04: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