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北亚经济发展

 关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5-1-27 23:10: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呀:)<br><br>注意是对这篇文章哦
Ad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1:10: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
发表于 2005-1-28 11:21:0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大家都相信经济一体化呢?即使是区域化也是很难坚持到底的呀。
Ada 该用户已被删除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8 15:22: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
发表于 2005-1-28 15:38:38 |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知道要说全球一体化,其实质是资本一体化,换句话说就是资本中心国向外围输出资本的过程。而这种资本的转移的结果则促使了发展中国家本来就疲软的民族市场的崩溃,这样的例证太多太多了。早期英国正是靠这个发家,FaGuo则是最早受害而觉醒并加入资本中心的国家。纵观今天的经济一体化,这一点是没有改变的,而且一体化的地区实在太狭隘了。另外大多数人所倚仗的相互依赖未必就能阻止战争,至少在一战前,世界强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是比今天要高的,可1910年的和平没能阻止1914年的战争,所以我坚决不相信什么一体化。<br><br>要说局部区域一体化,还差不多。现在主要是三个地区:西欧,北美和东,南亚地区。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进一步区域化,国际政治结构的区域化等等因素,这一可能确实在增加。但是这些地区仍然处在激烈的权力角逐中,特别是东亚地区。西欧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是随时可能的,北美则主要在于美国霸权的衰落程度,目前它的运行自然比较好,这也论证了霸权稳定论的内容。<br><br>先说这些吧:)
16#
发表于 2005-1-28 15:42:10 | 只看该作者
全球化的局限性<br>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已经进行几百年了,因为交通和通信的不断改善,使以前隔开的各国可以相互联系起来。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一直很不平衡,局限于某些经济部门,并非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广泛。在许多方面,当今世界的一体化程度,甚至不如十九世纪末期。相对于今天各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规模而言,十九世纪末的贸易、投资和金融的流动量实际上更大。因此,尽管导致一体化程度增加的技术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曾作为经济一体化进程动因的国家政策,在过去逆转过,到将来还可能再次逆转。二十世纪的主要变化表现在,跨国经济流动速度和绝对重要性的大大增加上,也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然而经济全球化基本上局限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进行,即使工业国变得开放,与其国内经济规模相比,来自国外的进口商品和投资仍是少的。例如,虽说美国是经济最为全球化的国家,但美国进口商品额在1970年时,只占本国全部产品的5%,到1995年,仅仅增加到13%而已。这说明在过去半个世纪,虽然贸易大大增长,但贸易在大多数国家经济中仍占较少的份额。而且跨国公司的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美国、西欧和中国,除了原料和农矿业资源以外的部门,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资流向最不发达的国家。<br>跨国公司虽然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但是前段所述国家与地区的生产和服务的区域化要比全球一体化发展得更快,并已经成为抗衡全球一体化的一支力量。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得到批准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利用墨西哥而非东亚作为其外部的元件生产和装配地,美国汽车的生产,逐渐集中在北美地区,同样日本公司优先选择东亚的分包商,并从东亚地区进口了大量的制成品。西欧各国尤其是德国出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也在更多的利用东欧低工资的熟练劳动力。简言之,主要的经济大国都把对外投资集中在自己的后院。投资、服务和生产的区域化趋势,很可能导致二战后贸易自由,化运动的弱化,正如经济学家查尔斯·奥曼所指出的,区域性而不是全球性的生产和资源网络的形成,是引人注目的一大趋势。<br><br>这是我结合罗伯特吉尔平的大作写的一点东西,呵呵。很多数据都是借用的,有抄袭嫌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9 12:15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