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宝友
“美国例外论”一直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自从1906年德国社会学者、思想家维尔纳•桑巴特的著作《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发表以来,美国例外论就与美国社会主义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近百年来,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政治家们对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问题的兴趣始终不减,关于这一话题的著作和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当属美国知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他的大部分学术生涯都是在探讨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问题,有多种相关著作问世。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介绍和研究寥若晨星,大家已经习惯于视美国例外论为奇谈怪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基本上是沿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传统,对之予以痛斥和批判。只是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才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了从不同角度对美国例外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尝试,打破了美国例外论研究的沉寂局面。实际上,美国例外论已经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美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关系密切,而且是构成美国内外政策的重要思想基石之一。因此,加强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结合桑巴特和李普塞特关于美国例外论与美国社会主义的相关思想谈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由来已久的思想、引人关注的问题
美国例外论源远流长,有着数百年的历史。美国例外论在不同学科的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它只有在比较的背景下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所谓例外,就是认为美国与欧洲各国以及其它国家相比,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按照李普塞特的分析,在有关美国例外论的著述中一直存在着三种主要的略有差别的说法。第一种是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所强调的美国的“建国神话”,即相信在上帝或历史的庇护下,美国社会将成为世界之楷模。第二种更多地体现了托克维尔式的传统,即强调美国实际上不同于其他国家,无论是积极方面还是消极方面均是如此。托克维尔式的观点认为,美国社会是独特的,包括其国家认同、宗教制度、政治结构和传统、阶级构成、社会平等但经济不平等以及其他的特点,使得美国“与众不同”。他指出了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共和国取得成功的五种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念,即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平民主义和放任主义。这些概念构成了所谓的“美国信条”。托克维尔认为,这些价值观是美国缺乏君主政治和贵族政治等封建制度和等级结构的反映。
第三种是指自从19世纪末叶以来,尤其是1906年桑巴特发表《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之后在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中泛开展的相关讨论,主要是针对美国缺乏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政党或工人政党提出的质疑。的确,对于关心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命运的人来说,美国例外论意味着一个具体的问题,即为什么美国没有像其他工业化国家那样的能自主生存、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主义运动或工人政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恩格斯晚年十分关心美国革命运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曾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2版,第677-679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第1版,第244-24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文第1版,第496页。)1906年,在桑巴特发表《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同时,英国费边社成员H.G.韦尔斯也出版了《美国的未来》一书,探讨这个问题。列宁和托洛茨基都对美国例外论深表关心,因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的命题:“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第2版,第8页。),而毫无疑问,19世纪后期的美国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在俄国革命前,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最有希望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者爱美国”的重要原因。即使在俄国革命胜利之后,社会主义者的美国情结也没有了断。一些人执着地认定:如果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那么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无论如何不应该是距离社会主义最遥远的国度。然而事实却是:工人运动在西欧经济发达的国家里风起云涌,社会主义政党在国家生活中相当活跃。但是,社会主义思想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却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政党都没能在美国的政治和社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像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那样的经济大危机都未能使美国资本主义阴沟翻船。这个事实说明,美国确实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也是美国例外论绵延不绝、甚嚣尘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仅是各个流派的社会主义者议论不休的话题,也是各国学者,尤其是欧美学者深感兴趣的问题。自从1906年桑巴特提出并力图回答这个问题之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关于这一主题的学术著作已经出版了数百部,相关文章更是数以千计。桑巴特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1906年首次以德文出版后多次再版,并陆续被翻译成法文、西班牙文、英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出版。1983年,美国和欧洲学者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会后出版了与桑巴特的书同名的论文集。李普塞特出席了这次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的论文。近十多年来,又有十多部有关美国例外论的新著问世。其中包括李普塞特的两部著作:一部是他1996年出版的《美国例外论:一把双刃剑》;另一部是他2000年与他的弟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马克斯合著的《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在最近这部书中,他与合作者一起,力图对近百年来关于“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做一番梳理和归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结论性看法。从桑巴特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到李普塞特及其弟子的《这里没有发生:为什么社会主义在美国失败了》,中间间隔了94年,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两个人生活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桑巴特撰写他的著作的时候,正值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洲方兴未艾、风起云涌之际,因此他提出的问题是美国“为什么没有”,重点是分析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原因。而李普塞特和他的弟子完成他们的著作的时候,不仅美国社会主义运动早已经历了从社会党到共产党的兴落盛衰,而且由于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也止高回落,这时他们把问题改成了美国“为什么失败”。但两者殊途同归,问题的症结均在于如何解读美国例外论。
二、“为什么没有”和“为什么失败”:桑巴特的分析和李普塞特的归纳
在关于美国例外论的解读中,桑巴特和李普塞特的观点无疑是值得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比别人都正确,而是因为他们两人的看法都有很大影响,且具有典型意义。除了生活的时间、空间和经历不同外,他们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都是大学教授和社会学家;都曾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强烈影响;都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深感兴趣;都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他们关于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社会主义的看法同样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
桑巴特认为美国是资本主义的黄金国度,按照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理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工人阶级中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最先进的国家,同时也将是社会主义的经典案例,它的工人阶级将成为最激进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它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应是规模最大和最为活跃的运动。但事实却是,美国是一个“没有社会主义的国家”,“美国工人阶级当中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90、214页。)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桑巴特的回答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前后有所变化,但许多基本论点是很明确的。
第一,美国工人对资本主义持赞同态度。这种态度因为美国早期移民的传统而获得了本能的支持。到19世纪末,这种传统即使在已经被认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当中也十分普遍。美国工人之所以对资本主义持赞同态度,一是因为资本主义成功地为工人提供了物质需要;二是因为工人在经济上与资本主义制度融合为一体,这种融合是通过各种红利和利润分享方案以及许多企业采用的有利的计件工资制实现的。这使得美国工人全身心地投入资本主义。
第二,美国工人对美国的政府制度和非同一般的公民融合持赞同态度。由于有了普选制度和以启蒙原则为基础的宪法,美国成为惟一有着真正民主的政府制度的国家。美国工人对现政权的热爱完全可以用他在这个政权中享有的政治地位来解释。国家不仅保证了工人对公共生活的充分参与,而且在政治上和社会上把他当作一个完全的公民来善待。美国比较稳定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公民融合,抑制了工人阶级激进主义的发展。
第三,在成功运转的两党制下新的政党很难起来。美国的公共政治生活长期以来一直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大党所垄断。它们犹如大型托拉斯,控制着大量资本和所有的供销渠道。根本不可能有能与它们竞争的第三方。两大党完全没有政治原则,仅仅以捞取官职为目标,因此为了赢得选举的胜利,常常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从而夺取第三党的政治基础。与此同时,个人只有与某个大党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成功地影响选举结果,因此工人阶级总是把它的注意力转向起初是准备加以反对的大党,这也阻碍了第三党,包括社会主义政党的发展壮大。
第四,美国工人阶级的激进主义潜力被美国资本主义所能提供的物质报酬吞噬殆尽。桑巴特运用大量统计资料来证明美国工人阶级比欧洲工人阶级生活富裕。他认为美国工人优越的物质环境避免了反对派及社会民主主义倾向在美国无产阶级当中的发展。他有一句后来被反复引用的名言:“在烤牛肉和苹果派上面,一切社会主义的乌托邦都烟消云散了。”(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90、214页。)
第五,美国工人可以获得更大的向上层发展的社会流动机会。虽然桑巴特只是在该书最后一部分的一段话中直接论述了这个问题,但他强调这种更大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在解释无产阶级心理状态的演变方面是极其重要的。在美国发生的这种社会流动性抑制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发展。美国工人能够在资本主义的等级阶梯上爬到顶层或接近于顶层。同时,与欧洲工人相比,美国工人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小资产阶级企业主。有人甚至认为,这一观点是桑巴特这本书中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论点。
第六,开放的边疆地区的存在起到了削减美国工人战斗性的作用。桑巴特赞成著名的“边疆论”,认为由于大量没有资本或几乎没有资本的东部工人到西部的自由土地上定居下来,成为独立的农场主,这就起到了防止激进主义发展的安全阀作用。桑巴特把边疆地区的存在视为为美国工人提供了在资本主义劳动压迫过于强烈时逃往自由的机会。桑巴特的这一论点因为与他前面所说的美国工人“热爱资本主义”的观点相矛盾,因而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
令人费解但却值得研究的是,桑巴特在分析了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原因后,却在书的结尾处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有这些迄今为止阻碍了社会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因素都将消失或将转向它们的反面,其结果是,在下一代人那里,社会主义在美国很有可能出现最迅速的发展。”(注:[德]W.桑巴特著:《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90、214页。)这表明桑巴特完成此书时观点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尽管桑巴特的一些论点存在论证不严密和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但他对美国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的分析和解释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社会主义者和社会科学家。其中包括李普塞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