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中美货币战争的双输远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4 22:0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人民币的灵活汇率机制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仅升值1%,大大低于美国的期待。8月份中美贸易顺差继续扩大,加剧了美方的不满。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9月16日在国会作证,明确地指出人民币升值速度过于缓慢,许诺要敦促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迅速、有意义和持续地升值。可惜这并不能平息众怒。纽约的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毫不客气地对盖特纳说:“在这间屋子里,你是唯一一个人还认为中国没有操纵自己的货币。”国会目前正磨刀霍霍,要对中国“控制汇率”进行贸易制裁。

中美货币战打了数年

  中美这场货币战争,打了已经有数年之久。也许还要再打十年二十年。这样打下去,前景可能是双输。对此,双方恐怕都有意识。但是,谁也难以解开目前的僵局。内中之要因,恐怕还在于双方采取了相似的货币战略。这种战略,又根植于各自的经济模式,要改也难。

  不错,中国确实有操纵汇率机制、以低币值刺激出口之嫌。美国又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几个数据。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时,一欧元兑换1.174美元,随后迅速下跌,在2000到2002年10月这一年半多的时间内,基本处于一美元以下,最低曾跌到0.84美元以下,随后就进入了近六年之久的欧元飙升阶段,2008年夏一欧元的价值接近1.59美元。即使因为最近的欧洲债务危机,欧元信誉大损,经过了两年持续下跌,到如今一欧元也维持在略低于1.3美元的水平。也就是说,即使在如今的低点上,欧元对美元的价值比起1999年来也上升了10%左右。日元对美国的汇率则上升得更快,如今正处于15年内的最高点。1999年一美元相当于110-120日元上下,2002年曾涨到132日元以上。日后美元基本上呈下跌之势,如今一美元仅兑换八十几个日元,比起1999年来贬值了30%上下。可以说,除了本世纪头两年外,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基本上维持着贬值的势头。

  中美都追求低币值的目标,和双方的经济模式相近有关。美国是所谓“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Anglo-Saxon Capitalism)的代表,调节经济以市场为最后的准绳,企业要在自由竞争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味压低成本,在此基础上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中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无疑也追寻着这一“盎格鲁-萨克逊”的模式。德国和日本,则属于“莱茵兰资本主义”(Rheinland Capitalism)。这种模式虽然也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但市场不是唯一的尺度。企业不仅要为股东负责,也要为职工负责。因此,企业不得随意为了成本竞争而压低工资。企业内由职工代表组成的“工作委员会”,也有巨大的权力决定工资,资方不能单独决断。在“莱茵兰资本主义”市场的许多领域,价格竞争的空间非常小。比如欧洲许多国家的保险业,全是统一定价,甚至同行业的工资标准也统一规范。在这些地方谁也别想占便宜。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进而转向了质量和服务。

两种资本主义模式

  这两种资本主义模式,培育了两种企业文化。在美国,从手机、有线电视网,到汽车保险、家用燃油等等,你都可以一年换一个公司。大家公开竞争。张家以100美元的价格提供服务,李家马上砍价到80美元……消费者由此获益,使美国的生活费用明显低于欧日。但是,企业为了在价格战中站稳脚跟,在经营中只有不断降低成本这一条路可走。美国男性工人的中等工资,在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比三十年前还低。不仅是劳动力成本要压低,在产品本身也经常要偷工减料。我去年买的房子,门窗本来全是Pella这一“豪华”牌子。这些门窗经历四十年的风霜雨雪几乎巍然不动,质量之好实在惊人。但是,我们最后发现厨房的拉门出现裂缝,需要更换。同样的公司,同样的牌子,四十年后经过各种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却差了一大截,刚安装好就出问题。最后修理人员告知,公司经营以削减成本为首要目标,许多昂贵的材料早被替换掉了,不管你买什么产品,很难指望四十年前的质量。豪华牌子都是如此,一般的品牌就更不用说了。

  在欧洲和日本,价格竞争有诸多限制,企业有着比较稳定的客户,进而可以集中精力提高质量和服务。这其中的代价是消费者缺乏讨价还价的余地,导致生活费用偏高。但是,在这种制度中,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产品质量也高。德国的人均GDP比美国低一万美元左右。但德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加福利,在2007年每小时超过50美元,比美国高出20美元!同时,因为不片面追求压低成本,产品偷工减料比较少,质量有保障。在美国的市场上,一台德国加湿器,动辄300美元以上。同类美国牌子,则经常在百元以下,活像第三世界的产品。你经常是先买了美国货,受不了其低劣的质量,最后只好高价去买德国货。

  这样不同的企业文化,自然影响了国家的货币政策。货币价值的核心问题是本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这是“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竞争的焦点。本国币值低,本国产品就相对便宜,刺激海外需求,出口跟着扩张。同时,进口货相对昂贵,抑制国内对外国货的需求。两者相加,最终创造外贸盈余。中国和美国同在这一“盎格鲁-萨克逊”的道路上赛跑,当然免不了要在货币问题上死拼了。

赢了货币战也只是短期收益
  但是,看看历史就知道,即使打赢这种货币战争,也经常只能收获短期的效益,长远看,对本国的经济未必有什么好处。提出“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和“莱茵兰资本主义”之分野的法国最大保险公司总裁阿尔伯特(Michel Albert),在1990年代初就分析指出,美国经常奉行压低美元的政策。这从1970年代年尼克松逼日本和其他工业国家的货币升值开始,一直到1985年以来的美元大幅度贬值,使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上升。同时,法国、意大利也不断贬值自己的货币。与此相对,西德、日本、瑞士都奉行强货币主义。结果怎么样呢?是后者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击败了前者,创造了大量的外贸盈余。在1985-1992年和1992-1997年分别担任美国对华贸易谈判代表的约瑟·马西(Joseph A. Massey)和李桑德斯(Lee M. Sands),最近也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自1971年以来,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一直随着日元的升值而上涨,而不是下降。在2005到2008年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但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仍然日日攀升。从两个例子中,都看不出兑换率对贸易赤字有什么影响。

  美国在“盎格鲁-萨克逊”的路上一走到底,一切遵循着最大限度地压低成本的市场铁律,进而只有将制造业外包,形成国内制造业的空洞化,乃至《华尔街日报》上曾有人撰文说,当今美国只剩下四大产业:硅谷的高科技、洛杉矶的好莱坞、德州的石油、与华尔街的金融。也许,我们还应该加上军工。应该说,这样的资本主义有巨大的创新和效益优势。但是,一个3亿人口的大国,其经济发展指望靠1亿个比尔·盖茨、巴菲特,以及另外2亿给他们提供无法外包的就地服务(如餐饮、清洁卫生、医疗健康、家务、教育等等)的劳动力来维持,那简直是童话。

  知识经济和高科技在理论上可以不断扩张。但是,根据普林斯顿前校长威廉·博文(William Bowen)领衔进行的研究,美国大学体系即使是世界第一,在未来几十年也很难培养足够的人才,来满足这种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扩张。人口中大多数还是平平之辈,要找普通的工作。另外,制造业的空洞化,使外国的制造业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不管什么价格美国人也得买。外国货币的升值,并不能抑制国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同时,美国也不可能仅靠上述四大民用产业外加军工的出口,来平衡如此巨大的进口。这才是美国贸易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中国须走日本道路

  那么,维持着大量贸易盈余的中国,是否证明了“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的竞争优势呢?也不是。“盎格鲁-萨克逊资本主义”的竞争优势,在于知识经济和高科技创新上。在制造业上,优势则多在“莱茵兰资本主义”一头。这种资本主义虽然面临着全球化的强烈挑战,但毕竟更习惯于在高成本的环境下竞争,更知道在没有价格优势的条件下,如何靠质量和服务取胜,最终化劣势为优势。比如,高昂的本国货币,使德日企业更集中于技术的专精,同时其手上的资本也有更高的购买力。这不仅体现在其进口的原材料相对便宜上,更体现在海外扩张上:德日企业在海外设厂,因为自己的货币硬,经常显得比美国企业更有钱。硬货币有利于其建立全球的制造业主宰。

  中国则大不相同。首先,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盈余,实际上包含着德国的高精机械、巴西、澳大利亚、中东的原材料和石油的因素。第二,劳动力供应的消减,生活费用的升高,使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小。试想,富士康今天从深圳向河南转移,明天从河南又能向哪里转移呢?第三,持续的贸易盈余必然带来贸易冲突。马西和李桑德斯这两位前美国对华贸易谈判代表引述日本的例子,指出化解这一冲突的关键,在于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大规模的投资。2007年,日本企业在美国投资2600亿美元,提供了60万个工作。你现在还听说过七八十年代日美那种剑拔弩张的贸易冲突吗?中国要回避与美国的贸易战,必须走日本的道路。

  但是,两人所没有考虑的是,日本遵循的是“莱茵兰资本主义”模式,在对美国投资以前,已经习惯在高工资、高福利、高技术的层面上竞争。加上币值坚硬,支付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非常轻松。中国长期追求“盎格鲁-萨克逊”式的发展模式,只懂得压低劳动力成本、建造价格优势,从来没有在高工资的规则下演练过,现在面对劳动市场的压力,大趋势是工厂从沿海迁到内地,怎么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向发达国家转移?所以,我们很难设想未来十年中国会在美国建立大规模的制造业基地、提供几十万个工作。中美的贸易冲突,也将是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不好好检讨各自经济的软肋,一味地这样打下去,美国将照样面临着制造业的匮乏和巨大的贸易赤字,中国崛起的空间也日渐狭窄,结果只能是双输。

作者是美国波士顿萨福克(Suffolk)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10-4 05:47:21 | 只看该作者
亨利福特的 太阳城娱乐网http://www.sun985.com T型车进入发达国家在1908年生产和2008年标志着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汽车100周年是一个生产线上生产。 福特汽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负担得起的群众,并通过这一目标的 T型车改变了世界,成为一个工业经济和社会的美国移动。 在1908年购买成本的一半,其竞争对手福特T型车的价格,将有助于推动汽车从马改变。 T型车的生产,直到1927年,届时1500多万车型已售出。
赛车
早期福特T型车的 太阳城娱乐网http://sc6668.com 没有门,挡风玻璃被掺进了皮带和样式是典型的正式和正直,同时也有这个时代的汽车如常。 有变化了,例如1915年的模型有一个乘客侧门但司机一边是由备胎在门口将被包括在内。 此外后座设置在后轴,允许腿部空间很大,但没有携带行李津贴的。
请问你的钱给你买
随着对汽车的 太阳城娱乐网http://www.sun985.com 状况有些16000000提出有来自当买一辆福特T型车的价格今日充足的选择取决于你可以预期支付大约5000美元一个项目的汽车和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汽车超过10,000元。 专业公司可以提供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也许对任何恢复或小的服务,也许必填部分。 在 1910年T型车价格为£ 220的价格由1919年已减少到170英镑。
重要的是要记住,你买在非常小的配件的方法有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基本电学和天气保护了一辆汽车。 不过,很难相信真皮座椅和木饰来作为标准。 1915年,如果你足够幸运拥有了一辆车,基本设备的福特T型车带着当时是一种奢侈!
驾驶体验
如果你打算买一辆福特T型车然后忘记 太阳城娱乐网http://sc6668.com 一切你开车的经验教训。 该控件看起来有三个踏板,手刹和转向柱标准有两个秸秆。 尽管表面上正常的成立,是刹车踏板右侧的唯一的东西就是隐约正常。 另外两个踏板控制的双速和反向传输。 中间的踏板选择开倒车,而左踏板 - 与手刹样杠杆 - 选择中性,低或高齿轮结合。 转向柱上的左手秸秆是没有回位弹簧和右手控制油门管理的点火时间。 该手柄有三个位置:完全回输电是中性,后轮制动器上。 在中间的位置是关闭的刹车和传动在中性的。 前沿给出了一个低或高齿轮的选择 - 按下左踏板为低波,释放顶级齿轮下来。
福特T型车旅游沿线约20三十零英里每小时。 这是第一次奇怪的经验,你对你的脚离开踏板驾驶。 在这些速度保持直立的挡风玻璃风起飞和排气作为在冬季条件下,司机脚加热器行为。
值得注意
当购买 太阳城娱乐网http://www.sun985.com 福特T型车是值得记住,这是一个大规模设计和建造不同的驾驶体验。 当时的道路回到轨道上最好的污垢,有明显减少对道路交通,驾驶是一种全新的技能和运动力学的薄地上。 刹车停在你的目的地为您设计,您需要的离地间隙和当地铁匠很多是当地技工。 鉴于这些细节时,你必须小心驾驶一辆福特以模型在现代交通T的历程是一个挑战,也不会回避,并通过像现代汽车交通编织。 高驾驶位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点,如果你打什么T型车是相当稳固。
在摘要
拥有一辆福特 T型车应给予满意年作为业余爱好 太阳城娱乐网http://sc6668.com ,很少车可以考虑这方面的经验相匹配的车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3-24 08:5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处有大量真实身份证办理的QQ:410104032 全国各地各大银行全新银行卡(工、农,建、邮、商、中、交、招)[网上银行(口令卡,电子证书,U盾) ]长期供应。 银行卡包括:{ATM密码,网上银行登陆密码,实物卡,银行回单。(网银登陆密码和ATM密码可以自行修改)}。 QQ:410104032  如客户有要求,可开通网上银行,全新卡,无任何交易记录。随意转帐绝无限制 ,是您理想的中转卡,如你正因为生意、业务等需要接受对方给你汇钱、转帐、消费,但又不想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证去银行开卡,请联系我,可根据客户要求开通网银服务,让你的财源更宽广,诚信是金,为你保密。非诚勿扰。本站所卖银行卡均为全新的,无使用记录,使用方便、安全。QQ:410104032  我们出售银行卡都是真卡,非复制卡,有银行的回执和开户人资料 重视信誉,在我站购买银行卡永远不挂失,一次购买,长期使用。QQ:410104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23:58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