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林の声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考研试题!!!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23:13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类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考试科:中外文学史<BR>招生专业:文学类各专业<BR>一、        填空(40分,每空1分)<BR>1、《盘庚》是《》中的一篇<BR>2、诗经原名《》,共收诗()篇,依()标准分为风、雅、颂<BR>3、“退避三舍”出自《》<BR>4、江西诗派的三位代表诗人是()、()、()<BR>5、是()首先在《》一书中称杜甫的诗歌为“史诗”的<BR>6、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三类<BR>7、《白石道人歌曲》是()的词集名<BR>8、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代表作家有()、()、(),海派代表作家有()、()、()<BR>9、干预生活的口号最初提出是在(),其主要锋芒指向,代表性作品有《》、《》、《》,()等作家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到了新时期,这类作品中小说、特写重新结集为《》出版<BR>10、《萨蒂里孔》是罗马小说家()的著名作品<BR>11、《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英国诗人()<BR>12、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意大利诗人()<BR>13、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的著名作品<BR>14、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BR>15、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被认为是()<BR>16、班扬写的著名寓意讽刺小说是《》<BR>17、《克拉莉莎》是启蒙主义时期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家()的的作品<BR>18、荻更斯早期有一部描写孤儿生活的社会小说,这部小说是《》<BR>19、19世纪40年代俄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俄国自然派文学的“鼻祖”是()<BR>20、萨克雷无情鞭挞和批判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代表作品是《》<BR>21、艾米莉只给后世留下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BR>22、艾兹拉·庞德的创作对现代派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诗派的代表人物<BR>二、        解释(30分、每题5分)<BR>1、        楚辞2、西昆体3、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4、精神奴役的创伤5、骑士文学6、巴黎公社文学<BR>三、        简答(40分每题10分)<BR>1、        汉赋产生的渊源和兴盛的原因是什么?<BR>2、        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是什么?<BR>3、        如何区分前期新月派和后期新月派,各自的代表诗人有哪些,有哪些代表性作品?在诗歌理论主张方面有何承继关系?又有何差异?<BR>4、        简述《人间喜剧》的结构艺术<BR>四、        论述(40分,任选两题,每题20分)<BR>1、        比较分析柳永词与清真词的结构艺术<BR>2、        80年代初,汪曾祺发表《受戒》时曾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到了80年代中期,汪曾祺朋友林斤澜说:汪曾祺的“行情见长”。请结合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的背景及汪曾祺的创作,说明这一现象及其原因。<BR>3、        论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社会主题<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考试科:文学理论<BR>招生专业:文学类各专业<BR>一、        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第个8分,共40分)<BR>1、        讲述与展示<BR>2、        意象与意境<BR>3、        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BR>4、        戏剧文学与戏剧<BR>5、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BR>二、        请写出提出下列观点或命题的作者(每题3分,共15分)<BR>1、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BR>2、        文学的第一要义是语言()<BR>3、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BR>4、        文变染乎世情()<BR>5、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BR>三、        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阐释其含义(15分)<BR>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其情伪。<BR>四、        问答题(3选2,每题25分,共50分)<BR>1、        有人认为,通俗文学没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予以分析。<BR>2、        举例论述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对文学的影响。<BR>3、        评述西方文论中关于艺术本质观点的发展历程。 <BR>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26:48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某年社会心理学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心理学<BR>一、名词释义(5’×6,共30分)<BR>1. 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2. 挫折与冲突<BR>3. 模仿与暗示 4. 群众与群体<BR>5. 管理与领导<BR>二、简答(8’×5,共40分)<BR>1.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内容。<BR>2. 简述S. E. Asch关于从众研究的过程和结果。<BR>3. 态度的测量有哪些可用的方法。<BR>4. 简述社会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及其原因。<BR>5.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BR>三、论述(15’×2,共30分)<BR>1. 论述中国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综述有关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BR>2. 如果要你研究“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一课题,你将如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的研究设计。<BR>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华中师大)<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BR>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BR>1. 自主神经系统 2. 布洛卡区 3. j. n. d.<BR>4. 后像 5. 三色论 6. 功能固着<BR>7. 比例智商 8. G因素与S因素 9. 自陈量表<BR>10. 自我效能<BR>二、简答(8’×5,共40分)<BR>1. 选择性交配实验及其结果解释。<BR>2. 关于遗忘原因的心理学解释。<BR>3. 关于成绩动机的主要理论。<BR>4. “测慌器”工作原理。<BR>5. Yerkes-Dodson定律。<BR>三、论述(15’×2,共30分)<BR>1. 分析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原因并谈谈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BR>2. 你如何看待智力发展问题上的天赋与教养之争。<BR>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BR>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BR>1. 平均误差法 2. 等距量表 3. 感受性<BR>4. 信号检测论 5. 泛魔识别模型 6. 系列位置效应<BR>二、简答(10’×5,共50分)<BR>1. 一个两因素的实验设计能否分解成两个单因素的实验设计,为什么?<BR>2. 有人想测量不同颜色的选择反应时,他研制了一种仪器,该仪器并排呈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灯,反应时都是一个键,且用优势手食指反应。请问该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之处?如 有,请指出。<BR>3. 在部分报告法中,为什么可根据被试对一行字母的报告成绩推算出整个识记成绩?<BR>4. 有一个研究想知道照明强度与阅读效果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较强和较弱的光照条件,结果发现,阅读成绩与光照强度无关。你同意该结论吗?为什么?<BR>5. Muller-lyer错觉量与箭头的夹角有关。有人选择了4种夹角水平,即30度、60度、90度、120度,16个被试均接受这4个水平的实验。被试实验的顺序是先做30度,在做60度,再做90度,最后做120度。请问该实验应该用什么统计方法?该实验设计有无问题,如有,请指出。<BR>三、论述(20分)<BR>选一个你熟悉的可以用实验法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解决之。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的操作方法,指出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被试的选择与分配,统计方法。 <BR>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35:16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文学”考研专业课试题

凭着记忆的题:<BR>1,有关新时期的戏剧创作  论述<BR>2,宪章运动,存在主义,还有个什么的根本任务等等  名词<BR>3,红楼梦的人物分析,有关凤姐,关于如何突出性格特征;希刺克厉夫的复仇, 论述<BR>4,建安文学,新写实小说,人间喜剧,等等,简答<BR>5,台湾文学的50年代的文学思潮是——  填空
3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35:47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普通生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 ,共40分) <BR><BR>1、 内吞作用 2、无限维管束 3、光周期诱导 4、氧化磷酸化 5、细胞分化 <BR><BR>6、 稳态 7、基因文库 8、菌根 9、生态位 10、光系统 <BR><BR><BR>二、简答题 : <BR><BR>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何区别? (本题8分) <BR><BR><BR>2、请叙述细胞有丝***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 (本题8分) <BR><BR><BR>3、请以体液免疫为例,讨论机体免疫反应的特点。 (本题8分) <BR><BR><BR>4、以生长素为例,说明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本题12分) <BR><BR><BR>5、请叙述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形式及其过程。 (本题12分) <BR><BR><BR>6、请论述陆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和机理。 (本题12分) <BR><BR><BR>三、论述题 :(每题25分,共50分) <BR><BR><BR>1、某河流受到有机污染,河水变黑发臭,请运用生物学知识为该河流设计一个治理方案 <BR><BR><BR>2、论述某种环境致突变污染物的长期作用可能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3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36:06 | 只看该作者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生态学试题

一、简答题 : (每题15分,共6题) <BR><BR>A、必答题 : <BR><BR>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 <BR><BR><BR>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 <BR><BR><BR>B、选答题 : <BR><BR>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 <BR><BR><BR>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 <BR><BR><BR>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 <BR><BR><BR>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 <BR><BR><BR>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 <BR><BR><BR>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BR><BR><BR>二、论述题 : (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 <BR><BR>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BR><BR><BR>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 <BR><BR><BR>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
3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01:43:10 | 只看该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1999-2002年中国古代史

<P>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古代史<BR>一、名词解释:(42)<BR>    周公旦      算缗与告缗      府兵制      猛安谋克       东林党      乾嘉学派<BR>二、问答题<BR>    1、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史的影响。(28)<BR>    2、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30)<BR>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古代史<BR>一、名词解释(35%)<BR>    夏商周断代工程       《论语》       土断          江都兵变 <BR>南衙北司之争          周世宗        胡蓝之狱<BR>二、论述题(50%,每题各占25%)<BR>    1、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R>    2、王安石变法,有的痛加诋毁,有的曲为辩护,或说都未免有偏。此说是否合理,请结合具体史实作一分析。<BR>    三、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就你所熟悉的领域或某一专题,请作一简要评述。(15%)<BR>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BR>一、名词解释(40%)<BR>    胡服骑射      董仲舒        河阴之变      府兵制          永贞革新 <BR>唐蕃会盟      绍兴和议      徐光启        萨尔浒之战      四库全书<BR>二、简述题(30%,每题各占15%)<BR>    1、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BR>    2、简论赵匡胤。<BR>三、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演讲,提出了“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老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请你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这一观点的理解.(30%)<BR>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BR>一、名词解释(30%)<BR>上计       盐铁会议       三通      羁縻州       内阁       厂卫<BR>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25%)<BR>三、从制度设置的立意精神和实际操作上比较汉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得失以及客观效果.(20%)<BR>四、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25%)<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08: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