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文学类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考试科:中外文学史<BR>招生专业:文学类各专业<BR>一、 填空(40分,每空1分)<BR>1、《盘庚》是《》中的一篇<BR>2、诗经原名《》,共收诗()篇,依()标准分为风、雅、颂<BR>3、“退避三舍”出自《》<BR>4、江西诗派的三位代表诗人是()、()、()<BR>5、是()首先在《》一书中称杜甫的诗歌为“史诗”的<BR>6、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三类<BR>7、《白石道人歌曲》是()的词集名<BR>8、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代表作家有()、()、(),海派代表作家有()、()、()<BR>9、干预生活的口号最初提出是在(),其主要锋芒指向,代表性作品有《》、《》、《》,()等作家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到了新时期,这类作品中小说、特写重新结集为《》出版<BR>10、《萨蒂里孔》是罗马小说家()的著名作品<BR>11、《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英国诗人()<BR>12、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是意大利诗人()<BR>13、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的著名作品<BR>14、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BR>15、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被认为是()<BR>16、班扬写的著名寓意讽刺小说是《》<BR>17、《克拉莉莎》是启蒙主义时期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家()的的作品<BR>18、荻更斯早期有一部描写孤儿生活的社会小说,这部小说是《》<BR>19、19世纪40年代俄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俄国自然派文学的“鼻祖”是()<BR>20、萨克雷无情鞭挞和批判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代表作品是《》<BR>21、艾米莉只给后世留下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BR>22、艾兹拉·庞德的创作对现代派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诗派的代表人物<BR>二、 解释(30分、每题5分)<BR>1、 楚辞2、西昆体3、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4、精神奴役的创伤5、骑士文学6、巴黎公社文学<BR>三、 简答(40分每题10分)<BR>1、 汉赋产生的渊源和兴盛的原因是什么?<BR>2、 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是什么?<BR>3、 如何区分前期新月派和后期新月派,各自的代表诗人有哪些,有哪些代表性作品?在诗歌理论主张方面有何承继关系?又有何差异?<BR>4、 简述《人间喜剧》的结构艺术<BR>四、 论述(40分,任选两题,每题20分)<BR>1、 比较分析柳永词与清真词的结构艺术<BR>2、 80年代初,汪曾祺发表《受戒》时曾说:“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主流。”到了80年代中期,汪曾祺朋友林斤澜说:汪曾祺的“行情见长”。请结合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的背景及汪曾祺的创作,说明这一现象及其原因。<BR>3、 论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社会主题<BR><BR>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R>考试科:文学理论<BR>招生专业:文学类各专业<BR>一、 解释各组中的术语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第个8分,共40分)<BR>1、 讲述与展示<BR>2、 意象与意境<BR>3、 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BR>4、 戏剧文学与戏剧<BR>5、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BR>二、 请写出提出下列观点或命题的作者(每题3分,共15分)<BR>1、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BR>2、 文学的第一要义是语言()<BR>3、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BR>4、 文变染乎世情()<BR>5、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BR>三、 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并阐释其含义(15分)<BR>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其情伪。<BR>四、 问答题(3选2,每题25分,共50分)<BR>1、 有人认为,通俗文学没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予以分析。<BR>2、 举例论述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对文学的影响。<BR>3、 评述西方文论中关于艺术本质观点的发展历程。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