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摘自留学小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xuexiaobao
万事开头难,PS的写作业同样难在开头。通常情况下,在写PS之前往往有两个极端存在,一是找不到东西写,脑子里空空如也,无从下笔;一是有太多的东西写,不知道如何选取材料,没有清楚的思路和头绪,篇幅事例众多,长篇累牍地没有重点。不管是上面哪种情况,笔者建议在写PS写作之前,先开展“头脑风暴”(Brainstorm),结合自己经历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经历都列出来,先不管是否有用,统统有系统地进行罗列。
在完成“头脑风暴”式的材料搜集工作后,下一步就要缩小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筛选,把较能突出自己特点的事例挑出来,让这些事例具备自我性和排他性,将自己和自己的同学区别开来,具备自己的个性,成为活灵活现的自己。要做好这个工作,留学小报专家建议申请人在选材时候要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一、主题相关原则,即所选的材料必须与申请人去留学的目的、选择该项目或者该学校有重要关联的素材。为什么留学,为什么选择该校,哪些事情让你产生留学的想法,尽量在文书间接地中体现出这些。
二、个性化原则(Make you difference on and off campus),即在选材时候,首先要想一个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你具备什么样子的特征,这些特征是能够体现你,而不是芸芸众生的事例。在筛选时务必要选择能够体现出自己个性的材料,也就是材料的排他性。所选择的事例不一定非要具备震撼世界的公益性,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我们大都是凡人。这些事例可以很小,但是对你或者对他人却很有意义。比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到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做志愿者,她跟当地一个小女孩照相而且一直保持书信联系。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对这个小女孩来说可能就是改变她一生的转折点,因为她以前从来没照过相,而且对外面的世界基本上是一无所知。这个志愿者的行为影响了小女孩的世界观,这就是一个很小却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去做义工的经历,同样也可以选择其他事例来体现自己。
三、情感原则,文字是一种工具,我们通过阅读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而教授也可以通过咱们的PS来感知到咱们对人对物对学习的一种情感,是字字饱满热情,还是敷衍了事,还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在撰写PS时尽量用平实且饱满情感的词语,将其溢于字里行间,让教授体会到你是一个充满热情、乐观的人,让自己的小宇宙得到教授的认可,让你最实在也最直接的求学目的得到教授的认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