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4诉讼法最新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30 13: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上诉人章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某市中级法院审理该案后认为,一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对章某的盗窃罪和抢劫罪判处的刑罚不当,一审判决两罪刑罚分别为2年和9年,合并执行10年,准确量刑应分别为5年和7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二审法院应如何做出决定? A.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合并执行11年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5年和7年,合并执行仍10年 C.维持一审判决 D.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答案:C 分析:上诉不加刑原则,不仅不加重数罪并罚实际执行的刑罚,也不加重数罪中个罪刑罚 2、甲、乙共犯抢劫罪,甲一审被市中级法院判处死刑,乙被判死刑缓期执行,检察院向高级人民法院抗诉,高院改判乙死刑立即执行,对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项正确(<!--sk--> ) A.甲由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乙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二审法院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 C.甲乙都先报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再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甲乙都直接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D 分析:知识点“死刑案件的报请复核”。根据《最高法院刑诉解释》第279条:“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罪中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必须将全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下列案件中不属于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管辖的是(<!--sk--> ) A.刘某为某国间*递送情况涉嫌泄露国家秘密 B.外国人许某过失伤害中国公民案 C.李某涉嫌贪污受贿达100万元 D.徐某涉嫌盗伐林木,数量特别巨大 答案:D 分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三)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刘某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B是外国人犯罪的案件,C案中李某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D中徐所犯盗伐林木罪最多判处有期徒刑,所以D不符合第20条的规定,不属中级法院管辖。 4、被告人王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人民检察院以量刑过轻提出抗诉,省法院改判王某死刑立即执行,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本案应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B.本案应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本案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本案应由中级人民法院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答案:A 分析: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由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改判死刑的案件,无论该案件的死刑核准权是否下放,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5、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的是() A.王某犯盗窃罪,但却被判为抢劫罪 B.证明张某故意杀人罪的证据不充分 C.发现原审法官吴某在审判该案时,有受贿行为 D.被害人田某认为原判过轻,但又无新的证据 答案:ABC 分析:《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A项属于(三)的情形,B项属于(二)的情形,C项属于(四)中情形,D项则不为法律规定。 6、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而被逮捕,王某被捕后聘请了律师田某,则田某有权<)A.会见在押的王某B.为王某申请取保候审C.向公安机关了解王某涉嫌的罪名D.在王某被羁押超过侦查羁押期限时,要求公安机关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 答案:ABCD 分析:《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受委托的律师有权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第7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7、下列证据,不能被作为定案根据的有() A.被告人被殴打才供出的同伙B.证人被引诱说出的证言C.原证物不便搬移,而对其拍摄的照片D.未经当庭出示、质证的证据<!--sk-->  答案:ABD 分析:《最高法院刑诉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则A、B入选。第58条第1款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则D项人选。第53条第2款规定:“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时,才可以拍摄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容许照片代替原物作为证据。 8、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的是()A.王某犯盗窃罪,但却被判为抢劫罪B.证明张某故意杀人罪的证据不充分C.发现原审法官吴某在审判该案时,有受贿行为D.被害人田某认为原判过轻,但又无新的证据 答案:ABC 分析:《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A项属于(三)的情形,B项属于(二)的情形,C项属于(四)中情形,D项则不为法律规定。 9、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在一审程序中下列哪些权利当事人可以行使?()A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依法口头起诉B.如为被告,可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30El内提出答辩状C.有权申请不公开审理案件D.有权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回避申请 答案:AD 分析:A对,《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人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据此,在一审中,当事人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依法口头起诉。B错,《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据此,一般情况下,被告的答辩期为15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8条“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三十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申请延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据此,如果是涉外民事诉讼,被告在中国领域内无住所的,其答辩期为30。C错,《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据此,在一审程序中原则上都必须公开审理,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无权申请不公开审理案件,只是对离婚案件与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才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 10、对下列哪些情况,人民法院应予受理?()A病人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医疗事故结论有意见的B.赡养费案件审结后一方因新理由要求增加费用的C.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D.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仅诉请离婚的 答案:BCD 分析:A错,《民诉意见》第149条规定:“病员及其亲属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医疗事故结论没有意见,仅要求医疗单位就医疗事故赔偿经济损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如果是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医疗事故结论有意见的,提起诉讼不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B对,《民诉意见》第152条规定:“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因新情况、新理由,一方当事人再行起诉要求增加或减少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作为新案受理。”c对,《民诉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D对,《民诉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12-2 01:50:0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哪个学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9:2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