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试中常遇到的国际组织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7 14:3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G8 Summit)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FaGuo、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FaGuo倡议下,197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在FaGuo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
1991年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期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在FaGuo的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将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Jintao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 -- ASEM)系亚欧25国和欧盟委员会的政府间论坛。1994年10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问FaGuo时,提出召开亚欧会议的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各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1995年3月,欧盟部长理事会正式通过了支持召开亚欧会议的决议。亚洲的东盟各国和中国、日本、韩国也对亚欧会议的构想表示赞同,并给予积极支持。 1996年3月,首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这是亚欧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共商亚欧合作大计。参加会议的26个成员包括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越南、中国、日本和韩国,欧盟的15个成员国以及欧盟委员会。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确定亚欧会议的目标是在亚欧两大洲之间建立旨在促进增长的新型、全面的伙伴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根据亚欧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亚欧会议的活动将以非机制化方式多层次地进行,主要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经济、财政和科技等部长会议,高官会议及其它后续行动。亚欧首脑会议每两年轮流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举行一次。亚欧外长会议是在亚欧首脑会议框架下设立的。自2001年起,亚欧外长会议由每两年召开一次改为每年举行一次。
亚欧会议的宗旨是通过加强亚欧之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建立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为亚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004年10月7日,亚欧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仪式,正式接纳13个新成员。至此,亚欧会议成员已由26方扩大到39方,包括13个亚洲国家、25个欧洲国家和欧盟委员会。扩大之后的亚欧会议成员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的一半。

亚欧会议进程应遵循以下原则:各成员国之间对话的基础应是相互尊重、平等、促进基本权利、遵守国际法规的义务、不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进程应是开放和循序渐进的,后续行动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扩大新成员应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协商一致决定;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以确定优先领域并共同合作。

亚欧会议成立以来,已召开多次首脑、外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科技部长、环境部长和移民管理部长级会议,通过了《2000年亚欧合作框架》、《亚欧贸易便利行动计划》及《亚欧投资促进行动计划》,成立了亚欧基金、亚欧会议信托基金、亚欧经济合作专家小组等。

亚欧会议还开展了包括政治、经济、金融、科技、环境、司法、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后续行动,使得亚欧间对话和交流不断深入。

中国重视和支持亚欧会议进程,并本着积极务实、求同存异、扩大共识、推动合作的方针,积极参与亚欧会议进程,充分利用这一对话和合作渠道,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LIPENG总理出席了首届亚欧首脑会议。朱镕基总理出席了第二、第三和第四届亚欧首脑会议。温Jiabao总理于2004年10月出席了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8年1月9日,科威特、利比亚和沙特阿拉伯三国在贝鲁特创建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APEC)。总部设在科威特城。

共有11个成员国,它们是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巴林、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其中,突尼斯自1986年以来在它自己的要求下,其成员国资格一直被冻结。

其宗旨是:协调成员国间的石油政策,协助交流技术情报,提供训练和就业机会,探讨成员国之间在石油工业方面进行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利用成员国的资源和潜力,建立石油工业各个领域的联合企业,维护成员国的利益
其原则是不干涉和不违背石油输出国组织权威性机构讨论决定的石油政策。

最高权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由各成员国的石油部长组成。理事会主席由成员国每年轮流担任每年召开两次会议;执行局由各成员国副部长组成;秘书处的秘书长任期为4年,按理事会和执行局制定的政策处理日常事务。由秘书长领导,下设经济、技术、石油开采和生产、新闻信息、公关管理和财政等部门。另设有仲裁法庭,由正副庭长和5名法官组成。主要出版物有:《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月报》、《能源观察》(季刊)、《石油与阿拉伯合作》(季刊)和《秘书长年度报告》。

它兴办的联合企业有:阿拉伯石油海运公司、阿拉伯船舶制造和修理公司、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和阿拉伯石油服务公司等。在巴格达还建立了阿拉伯石油培训学院。

该组织已与阿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欧盟、欧佩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贸发会议、伊斯兰发展银行等政府组织以及国际能源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建立了联系,参加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并与非阿拉伯国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讨论会。1973年年初这个组织成员国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约为3823亿桶,约为世界蕴藏量的57%。它们1973年的石油产量是8.82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1%。1974年,它们石油产量估计为8.63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2090亿美元,比1970年增加52%,阿拉伯世界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51.8%。到1994年底,阿拉伯国家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62%,天然气储量的21%。

主要活动:1996年12月14日,第57届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开罗召开。会议呼吁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在石油领域的协调与合作,通过了1997年度财政预算,探讨了定于1998年在叙利亚举行的第六届阿拉伯能源会议的准备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8 07:5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